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42443444445446447448449»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621546|回复: 9777
4451#

回复 4448# 中山张 的帖子

我的听感是:首小提琴(阿卡多:瓜内里)左中前;大提琴在首小、左斜0.5米、后1.5米左右;次小提琴比首小提琴要后50CM左右,在右中间再靠左一点点位置;底音大提琴在右后,大概距离次小提琴2米左右,比左大提琴要后一点。(位置我大概说得比较准确的了)
对于这句话,先生是否能画个示意,我有点不明白。
TOP
4452#

老大们,讨论站在什么位置有那么重要啊?看到“三洋”这2个字,心里就冒火,NND,磨好刀去中山兄家抢劫。
TOP
4453#

回复 4453# 670707 的帖子

我等一下再听,听完后做个图吧,这样比打字更好,反正我打字太慢了........哈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454#

回复 4455# 中山张 的帖子

算了,先生不用辛苦,有些事情不用订正。
TOP
4455#

先生们晚上好!
TOP
4456#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31 13:08:5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457#

香港歌手发行的CD可划分为早期和后期。94年前制作和发行的CD称为早期CD,94年后制作和发行的CD称为后期CD。因为在94年出现了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那年开始,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正版CD都必须在光盘内圈上打上IFPI码,94年前的CD内圈上是没有IFPI码的。因此,鉴别一张CD是早期发行还是后期再版,其中一点就是看它的内圈上有无IFPI码
二、多版本CD种类:

早期制造、发行的CD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同一张专辑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从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香港唱片公司为旗下的当红巨星制作CD是从85年开始的,之前只有卡带和黑胶。早期CD版本主要分日本三洋版、日本SONY版、日本天龙版、日本东芝(TO)版、日本三菱版、西德版、法国版、美国版、澳洲版、韩国版、香港本地版几个版。其中制作、发行年份大致是:“三洋版”为86-87年间;“SONY版”为85-88年间(分为细圈英文字版、普通版、无星版);“天龙版”为86-91年间; “东芝版”为87-92年间;“三菱版”为88-90年间(分为内圈有MT版和无MT版);“西德版”为88-89年间(主要以银圈版为主);“韩国版”为88-94年间(其中分为韩国银圈版(早期韩国版)、普通胶圈版、T113版、PAN ASIA版);“法国版”为89-91年间(其碟面大多为红色,又叫做红色法国版);“澳洲版”为89-91年间;“美国版”为90-91年间;“香港本地版”在92-93年开始生产。

早期的不同版本中,究竟谁的音质最好?这里面有没有排名?一些收藏家的说法为:西德版排第一,三洋版、SONY版并列第二,天龙版第三,法国版第四,东芝版第五,韩国银圈版第六,三菱版第七,美国版第八,澳洲版第九,香港本地版排最后。我个人认为西德版和SONY版音质最好,其次是三洋版,第三是东芝版,法国版和天龙版并列第四。
香港本地版虽然从总体上说达不到国外制作的水平,但是当中也有音质非常好的。
TOP
4458#

回复 4457# 红茶 的帖子

前辈晚上好。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07-26 22:56:32
TOP
4459#

回复 4457# 红茶 的帖子

晚上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460#

回复 4459# xin889 的帖子

我最近对WAVAC MD-805m 后级颇感兴趣,不知先生是否了解该胆机线路,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