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248# ghr2499p 的帖子
先生好,久欲探讨,终未果,今相见,兴然!先生疑惑之事:“没有伟大的人格怎有伟大的思想?没有伟大的思想怎有伟大的作品?”现解答如下:
1.中国人把孔子的哲学思想视为正统,其核心为“仁”的思想,“仁乃人也”,并崇尚修身养心,经孟子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翻阅中国哲学史便会发现,儒家思想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卷中虽经汉“黄道学说”之提倡,唐有“佛释“之兴起,然其终结者—朱熹,以其过人才智集儒、释、道思想精华使儒家成为道统,详见《朱子全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子语类》(商务印书馆出版),故此国人道德教育观是修身正己,求得人格上的高尚。
2.我们知道“人格”一词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因此你看到表象后面并非真实自我,即真实的人格,为此黑格尔曾说:个人是最好的自身演员。西方人的先哲苏格拉底亦云:认识你自己;其弟柏拉图提倡“至善”郡主和“白板”、“摹本”、“灵魂潮湿说”,为此苦心经营它的“柏拉图恋爱方式”,详见《巴曼尼得斯篇》(商务印书馆出版)和田苗力主编《柏拉图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他们的思想核心是探求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统治,而不注重修身(那是做给人家看的)。
3.先生如去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这些欧洲国家,便会理解贝多芬是真实之人,因为你从现代年轻人身上找到贝多芬性格之弱点:鲁莽而冲动;他们白天无聊的工作时间长久会憋坏,为此有时晚上去酒吧寻找释放口和刺激点(和我们茶楼截然不同),双方合适带着酒意或去男方或去女方家中激情迸发一下,完后了事,没有约定俗成的金钱往来,感觉好或需要下次再来。君知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披头士音乐风行之时,那些歌迷们在露天公园内歌唱疯狂之后,男男女女们一丝不挂的倒在绿林之中打夯,远处望去白茫茫一片蠕动,几日后这片草地特别繁茂。同样贝多芬年轻时代也是狂飙主义者,他不是天资愚笨,而是起初他以钢琴家身份立足于音乐界,三十岁之前也疯狂,其处女作离发表时间为何时隔多年?这期间就是在玩,所以他早就不是童子之身了。
4.最新科技、医学证明,贝多芬之死的病因是:性病引起的;该观点已成学术共识。我们思考问题尤其是人性上,不能简单的1+1=2这种数学方式;人是立体而多面的,他的思想和人格会在失去、牺牲很多东西之后得到升华,加法固然重要而高级的负负得正能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皮尔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能做出慈善行为绝非头脑发热,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此境界而已。对于贝多芬而言音乐才能是其技术,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潮在他身上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是他的艺术源泉和动力,知道这些就能把问题想清楚。
5.对于好声的理解同样如此,毕加索把女人下肢画得粗壮有力,为何?他对女人的审美观是:肥臀圆腰象征多子多产,能干农活,勤劳素朴;先生如想在音响器材上听到这种健康的美声,我可以配:第一音响的转盘+DCS解码+WAVAC功放,保证把童丽的声音播成“身心健康(充足的肺活量)、脸色绯红(血气方刚)、波挺臀翘(有活力和爆发力)的美女。
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