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johnleeh
原帖由 ECC32 于 2011-3-10 20:14:00 发表 原帖由 小丫 于 2011-3-10 11:18:00 发表试音室装修应该多扩少吸,特别是家用小箱能量不多,过多吸是耗功率的,很可惜。不要一次到位逐步增减扩散吸音材料,直到找到最平衡最好的结果,花点功夫调整听音环境很值。 房间的建声是可以通过计算,施工、测试来达到合适的混响时间、频响曲线和各点比较均衡的声压,在这种前提下,再根据个人的听感和音响
原帖由 小丫 于 2011-3-10 11:18:00 发表试音室装修应该多扩少吸,特别是家用小箱能量不多,过多吸是耗功率的,很可惜。不要一次到位逐步增减扩散吸音材料,直到找到最平衡最好的结果,花点功夫调整听音环境很值。
难忘的战斗
leslie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3-10 22:44:00 发表这一派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最终要求就是RT60指标,认为要达到0。4秒左右就好,另外隔音有一定要求,美观也要一点。不过RT60达到0。4-0。5声音就准确好听了吗?我听过的未必如此。今后有机会还要多听。广州自文那里四壁光光,什么吸收也看不见,扩散也没看见道具,声音也很好啊。比死命吸收的要自然很多。
耕砚斋
peter331
原帖由 狐狸糊涂 于 2011-3-10 22:47:00 发表我听过18米的房子 摆10个二次余数扩散板 效果要比不摆强太多了 但同样也听过28米的听音室不放扩算 只软包并且放低音陷阱 声音发软 没动态 很难听 我觉得前者多放扩散还是效果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