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音响未必有这些听感,转一文,许多听感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23151|回复: 75
31#

回复 30#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朋友的语意很深沉啊
TOP
32#

也来看看,顶。
TOP
33#

回复 31# artme 的帖子

何以见得?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34#

回复 3# artme 的帖子

嗯,对的
一听到巴赫的复调音乐,就会想到高高的教堂,以及同样的崇高感。西方音乐本来就是源于宗教的,之后才慢慢世俗了。
我想到了08年柯南剧场版里那个管风琴家说的“应该像祈祷那样去唱”,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个尖尖的顶我觉得应该是让人们自下而上去仰视的,让人自然想到天堂的方向,上帝的宽容,然后得到普世的慰济.
画满油画的穹顶,还有七彩的琉璃玻璃窗,四处响起的和声,这就是我对古典音乐的第一印象,觉得和你帖子里的描述很像,呵呵.
最后编辑kurakenshin 最后编辑于 2011-02-24 23:21:40
TOP
35#

回复 34# kurakenshin 的帖子

朋友提到的教堂,使我很感兴趣,有机会我的话,我想试下在教堂里听音乐是什么感受。相信一定使人难忘
TOP
36#

看过的朋友来签到哦
TOP
37#

严重赞同!确实古典音乐入门的指引。看过就会受益。
TOP
38#

近日看到音乐频道的讲古尔德的记录片,,看他投入的样子,真是令人着迷啊
TOP
39#

这就是音乐从神性到人性的过程嘛,说的这么复杂。20世纪以后的音乐我也基本不听,因为人性已经太过泛滥。
人既非神,亦非魔,人是神魔的结合体。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调整这个神魔的比例,努力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但是如果刻意扬神抑魔,又会走入另一个误区,比如遁入空门之类。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是个人所好,但是这并不利于社会、民族的发展。
回到音乐,正如我现在最喜欢的是贝多芬、舒伯特。而年轻时候我更喜欢瓦格纳、德彪西和拉赫玛尼诺夫。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回归一个神魔的理性结合点,这就如贝多芬的音乐,保持着古典主义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里面又蕴含着极其浪漫的人性色彩,这种浪漫是很含蓄的,不张扬的。这就是我认为的人类最高境界的美。
现在最让人扼腕的是舒伯特,他死的太早了,如果他能活到50岁,他的成就将不亚于贝多芬。他的“未完成”交响曲,已经大致摆脱了贝多芬的主题性交响曲,转向一种更大更宽广的纯音响和谐的无标题交响曲。他以后的瓦格纳开创的交响诗,布鲁克纳、马勒等人的大型交响曲,我认为无不以其为宗。。。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40#

回复 39# steveh 的帖子

     高人之见!阅完君之贴受益匪浅!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呵呵
音乐是人生的好伴侣,聆听音乐使人生变得很放松、很享受、很惬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