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中国被推介得最多,第一个介绍贝多芬的是李叔同,而后鲁迅、蔡元培等都有推介……演出得也最多,研究得也最多。为什么?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关。正因为那么多的推介、研究、演出,也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与中国社会现实的那层关联,使我们最容易“听懂”贝多芬。贝多芬在我们的眼里一直是位“斗士”,即便是晚期不那么“斗”的曲目也自然理解为斗士斗了一辈子的极致境界。但有可能这根本就是误解甚至是歪曲了贝多芬。
然而巴赫是为隐士,是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自得其乐的隐士。大隐隐于市,这位生了20个孩子写了成百上千首曲子然后在教堂里弹给大家听的当年的键盘演奏家是不折不扣的真隐士。在中国文化中隐士太多了,毫不陌生,因此跟巴赫产生共鸣也不难。
莫扎特是天才,是神而不是人。莫扎特的音乐最容易也最难共鸣。我有位朋友曾说,只有两种人能弹奏莫扎特,一种是小孩,还有一种是老人。还就我们中年人最不容易亲近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