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巴赫PK莫扎特!! [复制链接]

查看: 36008|回复: 199
131#

原帖由 mzt 于 2009-9-6 0:44:00 发表
感谢alma的转贴,杨教授从这一角度又将莫扎特塑造成了神。


mzt老哥好。
TOP
132#

回复 24# shinelb 的帖子

re
彻底听懂时就老了。。。
TOP
133#

回复 51# shenming 的帖子

re
莫扎特的音乐是美的化身,而美是一切艺术的最终目的。
TOP
134#

回复 131# alma 的帖子

谢阿尔马转帖,我没看过杨教授这篇文章,但我觉得我的观点与他的在很多方面完全一致,——我完全同意他的论述,到每一个标点符号。莫扎特就是音乐的代名词,音乐不能没有莫扎特,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5#

莫扎特的歌剧是最纯正的歌剧,只以音乐本身的美而吸引人的,不靠情节或其他的什么东西。近来读了两篇论述莫扎特的好文,一为《歌剧与观念》中的第一章,将莫扎特的《费加罗婚礼》与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对比论述,读来丝丝入扣,让人印象深刻;二为萨义德《晚期风格》中以《女人心》解析的一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必能大幅提升聆赏音乐的层次。另,第一个书中的第二章是论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长篇大论,实在精彩,作者是把舒伯特的歌曲提升到歌剧的层次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6#

莫扎特的歌剧是最纯正的歌剧,只以音乐本身的美而吸引人的,不靠情节或其他的什么东西。

shenming老师此说是不是意味着“最纯正的歌剧即非歌剧”,若为“歌剧”必倚赖于情节,否则焉能谓之为“歌剧”?若谓不拘情节,歌剧脚本则不须有任何具体的内容,如圆周率亦可充之,或只是作无谓之呢喃,披以管弦,调以宫商,只求声调谐美,即曰歌剧,不知然否?
TOP
137#

巴赫,除了他的大无、哥德堡、平均律我可以从头听到尾之外,其他的都没办法再翻第2面~~~~

莫扎特,当我开始听之后~~~就没办法停下来~~~~他是我认为最好的背景音乐~~~~
音乐与生活

TOP
138#

另外,莫氏固是美仑美奂,但依晚生之间,似乎与唯美还有距离,何以故?莫氏之剧“戾气”还是嫌多了些,戏剧性有余,优美不足之处委实不少,如Idomeneo,Don Giovanni,若论纯粹的音乐之美,即使将范围限定在十八世纪末,亦即莫氏的同时,胜之者恐怕不少,晚生略有涉猎的便有Cimarosa,Gretry,Soler三家,不知者想必更多,若扩大时限,入围者将不计其数。故以莫氏为唯美的典范,未免稍嫌牵强,出此论者,或于Cimarosa,Gretry,Soler等略无所涉,见闻囿于莫氏之美,既叹旷绝古今,陋矣。
TOP
139#

拉缪、巴赫更象“作曲科学家”—— 精力主要放在发掘音乐的各种可能性上,尽可能将自己能找到的路全都走绝,让别人无路可走;

泰勒曼、亨德尔都是“作曲活动家”—— 意图发掘音乐的社会实用性,能量超人;
以上两类现象都可以解释~

而莫扎特则是一“作曲大玩家”—— 看起来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异常敏感,而用音乐表达对他来说就象生理本能一样,所有的新意、创意似乎理所当然一般。
这类现象基本没法儿解释,可以羡慕嫉妒恨~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40#

其实这种争论没什么意思!

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人生阅历、生活习惯,对同一首曲子都有不同的认知。如有人视邓丽君为最爱,也有视周杰伦为最佳。

音乐之所以成为穿越时光的思想,就在于听者的再创作性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