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巴赫PK莫扎特!! [复制链接]

查看: 36009|回复: 199
151#

原帖由 metalfan 于 2009-9-7 10:59:00 发表
经历了太多波澜壮阔的生离死别的人,需要的正是(莫扎特式的)优美、恬静抚慰那受伤的心灵。
我认为不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2#

原帖由 zxl999 于 2009-9-7 7:31:00 发表
学习了,到目前,我对莫扎特一点也听不进,听音乐是因人而异的
我认为这位老兄说的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3#

我以为无论什么经历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无论多么同等的波澜壮阔,还是有人需要巴赫,有人需要莫扎特,有人需要重金属,或者都需要。
TOP
154#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5 19:21:00 发表
我再说一点个人的“孔见”,希望高者校正。我觉得乐圣在写没有主题的音乐时,就有点不知所云——也许只对我是这样。他的乐思极不流畅,就像一个磕磕绊绊前行的跛者,只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像他的钢奏,我听着就是这样的,还有弦乐四重奏,——据说这是乐圣退回到内心的作品。当他试着表现“纯粹”的音乐时,他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我只在他的音乐中听到蛮大的“劲”,听不到美,更听不到江月兄的心旷神怡,我只感觉到心情一步步地沉重下去,在挺好的地方也弄得别别扭扭的,或者要生生发挥想像力,——可那就不是听音乐了。田园确是很美的,但很简单,每当想重听时,那调子自己就出来了,也就不想听了。乐圣之乐只有骨架,没有细节;如果莫扎特是很大的淋浴头,那乐圣就把所有的音乐都集中在一个橡皮管子里喷出来,劲倒是不小,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很需要那么大的劲?而且它喷在身上是不是舒服?

贝多芬有骨架也有细节,细节还很丰富,我们形成了聆听定势,也可能选用的版本不够清晰,所以才造成这样的印象。
TOP
155#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9-5 9:55:00 发表
    各位都说的精彩。每个人站在不同角度才百花齐放哟。

  可是,我等必竞仍凡夫俗子,毕竞有自已的局限性。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甚至讨厌也好。那是自已的问题。如果将自已的局限或浅见误认为是真理便沦为无知了。

  几百年来的历史淘出了三位圣贤:巴哈、莫扎特、贝多芬。历史不管我们的好恶,将这三个人高举。也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因为历史不是某些人“不管他多伟大”。也不是某段时间。历史是长河。只有历史最有权下结论。

  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明白了、感觉到了,历史的公正不倚。那么祝贺你。你是幸运的,因你有了美食家的好胃口。希望施兄能有此口福,现在不喜欢莫扎特,无妨。但你还不能对你六十岁时喜不喜欢做断言。

  三位先师已经给多少代人以真善美。相信不会不给我们。就看你的缘份了。
其实不是我不喜欢莫扎特,只是做不到象喜欢巴赫那样喜欢莫扎特。前面我也说过莫扎特和巴赫是并列第一的伟大音乐家。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6#

基本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人排前三名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唯一的问题是怎样排?
这也是历史证明的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7#

我觉得搞排名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任何音乐比赛都是没有意义的,音乐又不是田径,可以用数据来比赛。
TOP
158#

表面是排名,实质说明这三位大师的重要地位。
我还不至于那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9#

贝多芬是永远的第一,看看欧洲在非常重要的演出上全是贝多芬。
TOP
160#

在作品上看也是巴赫和贝多芬的作品比较完美,莫扎特基本属于过渡性的,贝多芬的音乐开创了很多后面作曲家都引用强烈的对比性,巴赫莫扎特都是比较平和的,一听开头后面的就知道了,看看贝多芬的四重奏就知道贝多芬是最好的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