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sxxuejun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6-24 11:08:00 发表 原帖由 taibaerdi 于 2009-6-24 10:05:00 发表中国录音师不会录室内乐,录好交响乐等x年以后,估计我们等不到了,还是让鬼子们来玩吧。 录音其实不难,难的是后期编辑。如果用台数字录音座+好话筒,去交响乐演奏现场录音,回放的声音发烧友会听得目瞪口呆的。我当年就曾听过飞乐的那些家伙用抄家来的模拟开盘机现场
原帖由 taibaerdi 于 2009-6-24 10:05:00 发表中国录音师不会录室内乐,录好交响乐等x年以后,估计我们等不到了,还是让鬼子们来玩吧。
音乐文盲, 无任何音乐细胞
老浦东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09-6-24 15:58:00 发表录口水歌录音相对容易些,但录一些室内乐与大型交响则非常不易,几只MIC,距离的远近,MIC灵敏度的选择,现场残响的正确拾取等都对音乐的表现影响很大,如果是很失败的或是缺陷较大的录音作品,在后期是很难从技术上进行解决的。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6-24 18:47:00 发表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09-6-24 15:58:00 发表录口水歌录音相对容易些,但录一些室内乐与大型交响则非常不易,几只MIC,距离的远近,MIC灵敏度的选择,现场残响的正确拾取等都对音乐的表现影响很大,如果是很失败的或是缺陷较大的录音作品,在后期是很难从技术上进行解决的。 录音是个好玩东西,一般人玩不起。但是通过玩
Real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6-24 14:57:00 发表我不听口水歌和民乐之类的,这方面中国录音师如何不做评论,但仅就古典而言还差得很远。交响乐和歌剧就甭提了,中国录音师估计也没什么机会去录制,数量不多的独奏和室内乐也没一张可以和环球这样的大公司相提并论的。随便举个例子,像大家都很熟悉的EMI出的薛伟小提琴专辑《爱的致意》,就出自中国录音师之手,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其实音响属性方面也不错,就是听感上不好,话筒太近,都是直达声,缺乏必要的混响,貌似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