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的录音师棒得很!!! [复制链接]

查看: 19164|回复: 82
41#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6-24 11:08:00 发表
原帖由 taibaerdi 于 2009-6-24 10:05:00 发表
中国录音师不会录室内乐,录好交响乐等x年以后,估计我们等不到了,还是让鬼子们来玩吧。


录音其实不难,难的是后期编辑。

如果用台数字录音座+好话筒,去交响乐演奏现场录音,回放的声音发烧友会听得目瞪口呆的。

我当年就曾听过飞乐的那些家伙用抄家来的模拟开盘机现场


录口水歌录音相对容易些,但录一些室内乐与大型交响则非常不易,几只MIC,距离的远近,MIC灵敏度的选择,现场残响的正确拾取等都对音乐的表现影响很大,如果是很失败的或是缺陷较大的录音作品,在后期是很难从技术上进行解决的。
TOP
42#

中国录音师应该在每台设备上加清洁工
MIC线都缠胶布, 不行上卫生巾也行
保证好声音, 反正鬼老不用, 你一用, 保证技惊天下, 一步登天见上帝
录音是一个行业, 有理论加实践的, 不是喝点酒就可以吹的
如果都那么简单, 大家都不用上学了, 学啥文化知识, 买胶布去就行了

逆天行道的言论比三鹿奶粉害人更深, 毒药只会毒一部分人, 但精神毒害是一代人算的

168的言论自由世界第一
TOP
43#


168的言论自由世界第一
=================================================
这样不好???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44#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09-6-24 15:58:00 发表
录口水歌录音相对容易些,但录一些室内乐与大型交响则非常不易,几只MIC,距离的远近,MIC灵敏度的选择,现场残响的正确拾取等都对音乐的表现影响很大,如果是很失败的或是缺陷较大的录音作品,在后期是很难从技术上进行解决的。


录音是个好玩东西,一般人玩不起。

但是通过玩音响,会觉察到CD片的制作为了迁就普通家用音响器材而对声音做了很大的修饰,使得高质量的录音变得不“HI-FI”了。

中国很多CD片制作人不太会玩“修饰”,所以声音比较原生态,其实更HI-FI。

随着音响技术的进步,录音--软件的“修饰”将会越来越少。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45#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6-24 18:47:00 发表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09-6-24 15:58:00 发表
录口水歌录音相对容易些,但录一些室内乐与大型交响则非常不易,几只MIC,距离的远近,MIC灵敏度的选择,现场残响的正确拾取等都对音乐的表现影响很大,如果是很失败的或是缺陷较大的录音作品,在后期是很难从技术上进行解决的。


录音是个好玩东西,一般人玩不起。

但是通过玩


同感!很支持不断地思考与创新地“捣鼓”!
TOP
46#

到CD片的制作为了迁就普通家用音响器材而对声音做了很大的修饰

===========
可惜JS的手段还是不争气,大多数音响(家庭/试音室)还是不好听
TOP
47#

随着音响技术的进步,录音--软件的“修饰”将会越来越~~越~~~~~~越~~~~~~~~~~~~~~~~~~~~~~~~~~~~~(对比50、60年代和当今的软件)
TOP
48#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09-06-24 19:16:06
TOP
49#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6-24 14:57:00 发表
我不听口水歌和民乐之类的,这方面中国录音师如何不做评论,但仅就古典而言还差得很远。交响乐和歌剧就甭提了,中国录音师估计也没什么机会去录制,数量不多的独奏和室内乐也没一张可以和环球这样的大公司相提并论的。随便举个例子,像大家都很熟悉的EMI出的薛伟小提琴专辑《爱的致意》,就出自中国录音师之手,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其实音响属性方面也不错,就是听感上不好,话筒太近,都是直达声,缺乏必要的混响,貌似高分

肖邦太老实,不知道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醉翁之意............................哈!
TOP
50#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哈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