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人类听觉系统是如何对声音的定位进行判断的?(已有的部分结... [复制链接]

查看: 7462|回复: 42
31#

原帖由 我信神话 于 2009-6-18 21:34:00 发表
实践中2声道系统的结像高度感觉还是能形成共识的。

这个是对的,是“听觉错觉”的体现,也是广大发烧友乐此不彼的源泉啊!总之一句话:好玩!!
TOP
32#

我的听感和海阳兄一样,也经常用"皇帝位"试音,我认为二声道是可以再现声音高低的,不是心理作用.有一阵子很迷小提琴奏鸣曲,集中听了好多碟.小提琴手多数都是站着演奏的,所以琴声都要高于钢琴很多.而有一张碟小提琴的声音很低,感觉有点怪,再一想就明白了,因为拉琴的是帕尔曼,他是坐着拉的.如果"高频率的定位要比低频率的定位普遍上觉得高些",那么是否会产生钢琴是斜放的感觉,从低音部向高音部逐步抬高?显然不会啦.
TOP
33#

回复 31# auragon 的帖子
是的,好玩。就是玩好不容易。
最后编辑我信神话 最后编辑于 2009-06-18 21:49:06
TOP
34#

录音中有许多自然信息同样会被有意无意地合成进去,音场的三维重建搞得好也许会暗笑可能当初连录音师都未必能感受到。
TOP
35#

原帖由 houwei 于 2009-6-18 21:47:00 发表
我的听感和海阳兄一样,也经常用"皇帝位"试音,我认为二声道是可以再现声音高低的,不是心理作用.有一阵子很迷小提琴奏鸣曲,集中听了好多碟.小提琴手多数都是站着演奏的,所以琴声都要高于钢琴很多.而有一张碟......


可能,我要说多一些实验的前提条件,这样大家都会更了解:使用2扬声器,在同一个预设的位置和方向重现虚拟声像,扬声器信号的分配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不同频段的信号。高频定位比低频要高些的结论,也仅仅是高些而已。

现在很多的录音都使用比较多的话筒,然后在后期花大量的时间和手段来进行缩混,变数太多,跟实验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人在心理上会有一个先导作用,有先入为主的感觉。我们在研究声音定位的时候,就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我们建立了一个多扬声器的全空间球型的环绕阵列,然后通过数学的方法,将一个虚拟声像绕听众按照某个预定的轨迹做旋转运动,结果是,大部分人都能分辨出声音最后停留的方向,而且比较精确。但换一个方式,声像不运动了,而是静止在最后预留的方向,结果大部分人都觉得声像变模糊了,定位不准确了。这说明,声像运动时,人脑会产生一个与运动相符合的轨迹印象,从而能准确判断出最后声像停留的位置。钢琴是水平放置的,这是发烧友都知道的,是否就会产生一个先导作用呢?这是有可能的,而且,说不定真有人听到钢琴是斜的也不一定。
最后编辑auragon 最后编辑于 2009-06-18 22:20:05
TOP
36#

原帖由 我信神话 于 2009-6-18 21:51:00 发表
录音中有许多自然信息同样会被有意无意地合成进去,音场的三维重建搞得好也许会暗笑可能当初连录音师都未必能感受到。


是啊,有很多听音的感觉都是发烧友发现的。我曾经也跟一些比较有名的录音师交流过,他们都承认这点。所以,有些专门为发烧而制造的音乐,混音时的监听扬声器的位置就开始有些改变了,故意与家里的摆放基本一致,当然,混音控制室的声学环境都是比较好的。

以前只有卡带、手提录音机流行的时代,音乐的高低频都比较夸张,那时的录音师不是没有水平,而是故意的。现在很多汽车音乐的制作也是这样,由于汽车在运动时会产生比较夸张的低频掩蔽效应,所以,这类音乐的低频一般都比较夸张,当然也是故意制作的。
TOP
37#

回复 35# auragon 的帖子

调校良好的系统听钢琴由于高低音的共鸣区不同可以听到结像点的位置是不同的。
TOP
38#

很多时候在系统里听到的高低度, 我想都是相对的高度,有时单一声源时,就很难判断高低了.举个例子,就是听电子音乐时,你又该如何去定位?乐器独奏时可能产生一种高度,但这种"高度",只不过是系统还原立体声的所谓高度,其实不一定是真实的高度.照样是同样的音源,我们戴上耳机,它又应该是什么的高度呢?它不是一种信息吗?可能它的信息量远远不及现实的亿万分之一吧?相对平面的层次,一般调教得不错的系统听起来就很明显了.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39#

在音响系统里,人耳判断乐器的定位,并不是单纯依靠声音是由那个单元发出来判断的.
TOP
40#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9-6-19 9:26:00 发表
在音响系统里,人耳判断乐器的定位,并不是单纯依靠声音是由那个单元发出来判断的.

对!人的听觉系统真的太复杂了。比如说,人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只选取感兴趣的声音聆听,其他就自动抑制了,这个自适应的过滤功能,导致了现在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非常热的课题——语音识别,但到目前为止,用科技的能力来进行语音识别,其效果跟人听觉系统比起来,真的太可怜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