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人类听觉系统是如何对声音的定位进行判断的?(已有的部分结... [复制链接]

查看: 7457|回复: 42
21#

原帖由 海阳 于 2009-6-18 1:40:00 发表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09-6-18 1:19:00 发表
支持楼主的说法,如果录音时可以定高低位地混音的,请做录音的朋友教教我!


我的看法录音时就高低,又何必等混音时再搞,为什么可以肯定说有高低之分,因为早有LEO录测试高低的碟片。不相信的请用用皇帝位这张调整摆位碟试,里面有一首就是试高低位置的,里面的一段人声就是坐着,站着,还有站在


你看这样解析是否可以?象LEO的这种录音一般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录制的(废话),而这个环境我可以肯定不是消声室,因此,发声时的高低不同的位置,如果分别测量的话,其脉冲响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环境对声音的贡献是不同的。另外,也请注意,高低不同时,声源相对于话筒的指向性也会有不同。总之,就是不同。然后,在聆听时,人自动加上自己的听音经验,就好像感觉不同了。
我没有听过这个软件,但估计LEO的这个软件也是有要求的,我猜应该是对扬声器的位置也有要求。怎么要求我就不知道了,但我想,要听到好的结果(注意是心理上的,不是物理上的),经过摆位后的用家的整个音响系统(房间+扬声器=整个音响系统),在物理特性上应该与LEO的原始环境有些相似(但不是相等)。
我们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消声室录制这个高低的声音(同样的声源、同样的指向,同样的距离,全指向话筒),在重放时,是比较难区分高低的。
环境的声音对生物的感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天发现有一只猫居然在我们的一个半消声室内呆了一个晚上。打开门让它出去时,感觉它好像站不稳了,一时也找不到方向的感觉。另外,很多从来没有进过消声室的人,进去时100%都说非常不舒服,出来时基本都会说:啊,总算回到真实的世界了!
最后编辑auragon 最后编辑于 2009-06-18 08:35:36
TOP
22#

原帖由 auragon 于 2009-6-18 8:34:00 发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消声室录制这个高低的声音(同样的声源、同样的指向,同样的距离,全指向话筒),在重放时,是比较难区分高低的。


同意. 高低的定位更依赖于录音空间和重播空间. 如果乐队坐热汽球在半空录音, 应该是没有高度定位的.
逗你玩儿
TOP
23#

玩音响不能找搬书上的理论.
TOP
24#

回复: 38度5线材及配件专栏(802页新到丝带高班信号线芬丽)

[quote] 原帖由 auragon 于 2009-6-18 8:11: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海阳 于 2009-6-17 23:27:00 发表
玩音响最怕的就是想当然而然。如果认为频率高所以听感才觉得高,那真的错得厉害。建议到调整到位的系统听听,小孩,**,男低音,女高音的定位,可以说多数的碟片,都可以听出不同乐器的高度。都可以颠覆频率高所以听感高的论调。


高频率的定位要比低频率的定位普遍上觉得高些,这个结论不是想出来的,是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的。我们的实验对象包括经验很丰富的音响师、录音师,也包括很多不懂发烧是什么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当然,我指的是大部分。然后,经过科学的统计得到的结果。
                                                                                                                                                                                                             小孩,女生的频率,比男生高,可是结相位置却不如男生高。为什么说不是心理作用,因为很多系统都听不到应该有的结相高度,相反音场好的系统多数可以听出分别。
最后编辑海阳 最后编辑于 2009-06-18 13:09:16
TOP
25#

我总是感觉高低位置不明确,不明显,这回看到理论根据了!!!
TOP
26#

[quote] 原帖由 海阳 于 2009-6-18 13:06:00 发表

你说的没错,定位过程本身就是心理作用的过程(我也没有说不是),不过,我想解析的是,有很多受试者根本就没有理会频率的高低,只是凭直觉进行声像位置的判断。也就是说,频率的高或低并没有在实验前引导他们,因此实验结果是比较客观的。
回到HI-FI系统,发烧友对声场的要求是没有错的,听到或听不到好的声场,在我看来都没有错,都是客观和主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能听到好的声场是很多发烧友的愿望,我的贴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研究的结论而已,信与不信都没有关系的。
TOP
27#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9-6-18 11:13:00 发表
玩音响不能找搬书上的理论.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不仅仅是声学,所有学科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且互相论证的一个过程。只看书的研究不算真正的研究,幸运的是,我们实验室没有人是书呆子,嘻嘻。
还记得,曾经有些比较古板的教授,居然不相信换电源线所带来的音响系统声音的某些可能的改变,我虽然没有挑战他们,但心理确实鄙视了一下。
最后编辑auragon 最后编辑于 2009-06-18 20:54:31
TOP
28#

2、关于人对声像高度的感知问题:
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明确的是,人耳对水平面的声像位置判断比较准确,但对垂直面(也就是高度)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在水平方向上人有2只耳朵,但在垂直上就只有1只,当然,耳廓的形状对分析高度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
在自然环境下人也是可以仅靠双耳(或者还有骨骼传导)来感知声音的高度定位的。
不同的人声像高度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只有听力正常哪怕是先天眼盲。客观来说盲人的距离感在他的感觉范围内跟明眼人是一样的。
TOP
29#

在自然环 [/quote]

对于真实存在的声源,人耳感知它的高度是基本没有问题的。不过,能否准确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人对真实声源的位置感知的精确度,声源位于前半球面时要比后半球面精确,其中,水平面又是最准确的。有空的时候,你可以试试,闭上眼睛,看能否准确说出声源的位置,尤其是后方附近,挺有趣的。

对于利用“听觉错觉”来产生的虚拟声像(现在的2声道系统就是),人耳对垂直高度的感知的精确度就要比真实声源的差多了,但水平面上的差别,相对而言就少些。
TOP
30#

实践中2声道系统的结像高度感觉还是能形成共识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