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VTA的方法除了微调唱臂高低,微调针压同样可以改变唱针VTA,根据阿杰兄建议,今天微调了唱头针压,将针压从0.65g到原来的1.50g每改变0.3~0.5g就试听一次。小结一下:SMEIII唱臂与F3唱头配合的情况是,针压0.85g以下,声音发飘、散焦,不饱满,明显缺少重量感;针压0.9g~0.96g时,声音基本正常,仍然感觉声音不够饱满;针压1.0g~1.25g声音正常比较全面,细节丰富;针压1.28~1.35g,声音表现最全面;针压1.4g以上声音细节减少,鲜活度下降,情感内涵表达能力也下降。现在针压从原来的1.50g调整在1.32g,声音表现可以说有相当全面明显的提高。(注意:这是我这里的实际情况结果,当你的唱臂VTA位置不同时,情况肯定不一样。)
上面说的情况,表面上看是针压改变的效果,但是,调整过程中我注意到了针杆(VTA)变化的情况,即:针压减小,VTA变大;针压增加,VTA变小。因此在不调整唱臂VTA的情况下,调整针压同时实际上也起到了“调整”唱针VTA的效果。这个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当针压大小足够跟随大动态信息坑纹获得饱满的声音后(我这里是从1.0g开始),就要开始十分注意唱针VTA的变化对声音表现的影响,并根据自己系统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就行。
这个“自己最满意”的针压(也关系VTA)效果,针压值只要落在厂家推荐的针压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的,例如F3唱头厂家推荐针压是1.25~1.75g,不一定1.5g就会有最佳表现,因为这时候唱臂的VTA位置配合1.5g针压时,唱针不一定能获得最佳的VTA。
我非常同意阿杰DX的观点,在不影响寻迹能力的前提下,另外就是针压大小足够跟随大动态信息坑纹获得饱满的声音后,针压应该尽量适当地调低些,这样对唱针、唱片的寿命延长都有好处。如果能够调整到唱针VTA又正好“适应”这个“适当低”的针压,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声音效果,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结果。我这里现在唱针VTA就在1.32g针压下基本取得了较好的相互适应,声音效果提高明显。
个人肤浅体会,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