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667686970717273» / 8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喇叭pk平板喇叭【结果来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80902|回复: 846
691#

原帖由 JWang 于 2009-5-18 12:46:00 发表
既然名琴LP老兄针对我的发言回复,我就再讲几句。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争下去没有意义。为什么没有意义?这是Megneplanar在全世界范围很多烧友的认可,单要靠你们几个以个MG12来否定它们产品的优秀之处大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TAS是本优秀的杂志。TAs的HP对于MG20.1一直给于很高的评价。HP虽然写文章啰嗦点, 但华人中包括香港,台湾及大陆还没有人达到他的水平和权威性。更不要说象你我这些

那天确实是这个听感,刚接触Megneplanar,不知道还有那位多的秘笈
有机会想听它更高一级的,有好的摆位,出好声的场面.
TOP
692#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9-5-24 23:19:00 发表
高人。

质疑是对头的,等有机会听听就没有质疑了。

富盛兄,是否可以这样说,现在你的摆法听过的人(强调是听过的人)都说不错,但是否现在也只表现了9成功力,把丹拿拿开的话,会有10成功力?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693#

回复 691# 名琴LP 的帖子

还要多谢这次PK,不然还没有充分讨论和研究的机会。
我啊,还是相信群众。
TOP
694#

想知道把那大喇叭放在斜后方向1M左右的地方是什么结果
TOP
695#

原帖由 eric 于 2009-5-25 9:55:00 发表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9-5-24 23:19:00 发表
高人。

质疑是对头的,等有机会听听就没有质疑了。

富盛兄,是否可以这样说,现在你的摆法听过的人(强调是听过的人)都说不错,但是否现在也只表现了9成功力,把丹拿拿开的话,会有10成功力?


前面有没有这对大证据,对音场和定位都没有大的影响。因为这对喇叭是在摆位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不想动,所以可以理解成它们已经成为聆听环境的一部分(包括那堆器材)。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69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科研级旗舰 最后编辑于 2009-05-25 14:03:05
TOP
697#

平面扬声器振膜非常轻薄,在有效频率范围内,能够非常完美地跟随音乐信号变化起伏驱动空气发声,瞬态良好,因此信息量相对要丰富,音色饱满。

但是目前电声转换效率还比较低,需要较大面积的振膜才能获得足够的动态范围,这与理想的“点声源”扬声器出入较大。它的工作结构方式是平面整体驱动空气,振膜非常轻薄,瞬态良好失真小等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当它的电声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后,振膜面积就可以大幅度减小,或者利用“哑玲结构”解决近似“点声源”问题,整体效果才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的问题是振膜面积大,是普通扬声器振盆面积的数十倍,因此受外来声波(包括室内界面反射声)干扰严重,摆位要求“特殊待遇”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优点”,因为这样一来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要受到很多限制,有些环境里它根本就不能得到良好发挥。但是它的优势是明显的,扬长避短发挥好它,声音音质表现应该非常不错(三维立体声像声场表现一般),【马田卢根】平板箱的中高频也是同样的利用大面积轻薄振膜推动空气发声,我在发烧友家里听过两次,声音音质表现非常不错,立体声像声场表现就不要太苛刻了,因为它是面声源而不是“点声源”,想要他的“音质表现”,就要接受它【相对的】的“聚焦不良”,至少目前只能这样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98#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5-25 14:05:00 发表
因为它是面声源而不是“点声源”,想要他的“音质表现”,就要接受它【相对的】的“聚焦不良”,至少目前只能这样了。

用MG听人声,基本都是血盆大口
TOP
699#

面声源和线声源都是理想的点声源,因为你的耳朵就那么点大。

线声源就是排列成线的“无数的”“点声源”,你也不是在听“柱面波”。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700#

原帖由 科研级旗舰 于 2009-5-25 14:01:00 发表
另外令我感兴趣的是新晋的屏风Podium,为何灵敏度如此之高而且无分音器?暂时想不出在振膜,驱动单元和发声结构上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个问题问得好!

中间用一个较小区域负责中高频,上、下两个较大区域负责中低频,利用“哑玲式对称结构”解决近似“点声源”问题不是很好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