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RC推PROAC R1SC带来的惊喜! [复制链接]

查看: 49727|回复: 154
1#
和众多的烧友一样,一直喜欢PROAC这个品牌,喜欢这个品牌是因为喜欢他的音色和音场。最早认识这个品牌是1992年,当时刚毕业的我,凭着对音乐的喜欢,刚刚进入HIFI领域。第一次认识PROAC是在济南一家音响店里意外听到的,记得当时是PRIMARE 推 PROAC 书架箱,型号忘记,音源忘记。其中一段JAZZ萨克斯风(选自金弦天碟精选)的音色和空气感让我驻足良久,不肯离去。但是对月薪几百元的我,无疑一种奢求。于是,只有忘记他吧。。。
后来有了点经济基础,向上PROAC,刚好到广州工作,环境也非常适合玩HIFI,开始考虑上一套好点的器材。首先想到的就是PROAC,试听当时的流行PROAC2000书架箱,听后大失所望,完全不是记忆中的PROAC。决定放弃该品牌,听了其他品牌的音箱,包括单拿。。。。感觉都不是太喜欢。
偶然的就会接触了R8S找到了一些当初的感觉,于是上了R8S,当推出了该音箱的8成以上功力的时候,因为有了PROAC书架箱的信心,所以当机立断上了R1SC.
真正的痛苦这时候才开始了,正如你终于找到了你喜欢的女人,可是你无法打动她,她给你的反应太冷,太无情,没有回报。
最后编辑DKNY 最后编辑于 2009-02-10 12:28:2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2/28 13:24:1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最愛音樂并因音樂而發燒!
TOP
2#

顶一下贵族党!!!
TOP
3#

她给你的反应太冷,太无情,没有回报?给她钱!!!看她叫得好听么
TOP
4#

继续......
音源:拜事通BDP-2数字转盘+wadia27解码
          WIN7台式机+逸恒金魔方USB处理器+山寨数字界面+wadia27解码
功放:Audio net Sam V2
音箱:雨后初晴COMPACT 7ES-2
TOP
5#

客观讲,R8S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我用过几款功放伺候它,感觉NAIM推她的印象比较深,尽管当时是NAIM5I,功率才50W,推的还是有声有色,尤其是音乐的韵味,至今还有余味。缺点是声音有点单薄,音场下潜不够,低频也是少的可怜。围绕NAIM5I+PROAC R8S配置了NBS MONITOR 1电源线和NBS 喇叭线,还有FOUDATION DESIGNER2音箱架,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于是,最终找到了GRYPHON 2100,感觉基本可以發輝R8S的潜力,控制力好,音色甜美润泽,低频也有改善。问题又出现了,缺点是R8S的高频不够飘逸,音色缺乏贵气,活生感倒是不错。

于是又有了换喇叭的想法。我的空间不大,20多平方,而且是长边摆放。所以升级的方向还是书架箱,关键是我感觉书架箱的性价比比较高,容易玩好。升级的首选目标当然是R1SC,这是因为我在多种场合听过R1SC。R8S是每只箱4KG,R1SC是8KG,看看R1SC沉重高贵的高音单元,绝对是信心的保证。很多玩落地旗舰的烧友,还是愿意保留一对R1SC就是忘不了她迷人的音色和精准的定位。
最愛音樂并因音樂而發燒!
TOP
6#

我可以提供功放一台,一定推得呱呱叫,要不要试试???
TOP
7#

要用胆的 845  805等等~
TOP
8#

上了R1SC后,感觉系统整体是上了一个层面,高低频的延伸,音色都提升很大。问题也明显的出现了,GRYPHON2100搞不定R1SC,感觉高音有点吵,音场不够宽广,声音有点生硬。但是,找到了我要的音箱是我坚定的信念。
烦恼的出现基本是在意料之中,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显然不是换换线材。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乐林8等众多网友,和奚秀兰等用家一样,也有《怎样搞定R1SC》的热切渴望。最终搞清楚了,PROAC老板试音用的功放是AUDIO RESEARCH,而且大家都说PROAC喜欢胆机。喜欢胆机我很早就知道,但是我一直是个石机派,喜欢石机的速度和力度,包括分析力,所以一直没有进军胆机,这就是我们烧友折腾的理由。有自己的理由,不盲从。但是不盲从的代价就是付出多的学费。可能是殊途同归吧,最终还是打算放手一搏,上AUDIO RESEARCH前后胆机。

但是具体哪个型号呢?查询了AUDIO RESEARCH的资料,都已经是天价了。让我一掷千金玩,还是很难的。追求性价比是我玩HIFI的基本教义,否则感觉玩的过程的了趣就被金钱淹没了。呵呵,穷人HIFI之道吧。经过大量的功课之后,确认上成色状态好的二手机。

最后决定上AUDIO RESEARCH LS2前级,VT130后级。其实看过我帖子的烧友可能有印象,这两部机器已经上了1个多月了。为什么没有早点上听音结果,是因为我在调整整个系统和沉浸在音乐之中。
最愛音樂并因音樂而發燒!
TOP
9#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2-9 19:41:00 发表
我可以提供功放一台,一定推得呱呱叫,要不要试试???

非常愿意试试,不过前提是打败我目前的配置。哈哈
最愛音樂并因音樂而發燒!
TOP
10#

AUDIO RESEARCH LS2+VT130是什么东西?

且看台湾音响前辈的评价。器材評論/鄭澤孝
混血前級典範
Audio Research LS-2
高電平前級

100
LS-2Balanced Out,可惜沒有Balanced In
聲音特色:真空管的中頻和FET的低頻溶合。細部表現:Superb~Good‧製造品質:Superb‧滿意程度:衡量使用功能與售價理,Good~Superb
Audio Research在推出受到國內、外相關雜誌有著相當評價的LS-1近兩年後,全新設計製造LS-2高電平前級。顯然的,LS-2在設計理念上能夠與LS-1沾上關係的,就是當初去掉SP-9前級的唱頭放大部分,將機內零件、線路稍作修改的試驗性市場探索的回應。除此之外,LS-2可以說是Audio Research第一次正式以Iineamp為設計目標的前級製作了。
LS-2在外觀造型上與LS-1不同的地方是其修圓邊角的灰色厚鋁面板,於這塊沒稜沒角的長方形平面上,Audio Research只提供了訊號增益與訊源選擇兩個旋鈕,及四支分別控制電源、輸出和靜音、訊號輸出的DefeatRecord、「一檔」訊源直通Direct和五檔普通Normal輸入的選擇撥桿,由這些使用功能上看來, LS-2的設計者意圖已明,沒有錯,這對於Audio Research所有的前級來說,是功能最簡單的產品設計。
LS-2在機內線路的誧陳上,顯然和其面板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與LS-1相較,本機在整體各方面都有著更高的完成度,打開機身頂蓋鐵板,我們可看到LS-2內部所有的零件被分置在四塊大小不等的長方形印刷線路板上,這些寬幅銅箔的線路板分別負責本機的音控、平衡式訊號的輸出、一般非平衡式訊號的輸出、入以及主放大部分。與以往不同的是,Audio ResearchLS-2裡面,以最短的配線來連接這些線路板,而且,所有的訊號端子都是直接與電路板焊接。看到這裡,我想不少發燒友們必定會說那一定衰聲……,我不予置評,但是有一點我能肯定的告訴大家,就是本機後方那些Audio Research特別訂製的RCA端子:對於WBT插於插、拔時候的揉躪,比起一般的RCA端子更具免疫力。
內部結構
LS-2在訊源輸入部分一共有六組,其中五組的Normal端子,是在線路板上由一長軸型的選擇器來取決,與Direct直通輸入端子的差別,就是Direct端不經過這些選擇器,同時在電路板上鋼箔的距離也較短:這部高電平前級在訊號輸入時,以一個緩衝線路直接與一支6DJ8真空管連接,這支雙三極管經FET、交連電容、電阻各一與RCA電路板上的輸出端子處連接,再由左、在聲道端子的「+」端,各以一單蕊短裸綠,接至兩組XLR平衡式輸出端子電路板上的Pin 2位置,而此線路板上的Pin 3接點,是和真空管輸出電路上的另一接點:左、右聲道各一的反相電路輸出連接,XLR端子中的Pin l地端,則是於此線路板上集結於一點,以一短單蕊裸線和RCA線路板上輸出部分的一端連接。由電路板上看,LS-26DJ8真空管後的輸出部分,都是以左、右對襯線路來處理的。
LS-2在電源部分,使用了一個環型變壓器和一個傳統鐵芯變壓器,於提供全機晶體電路所需要的+15 V電壓之外,更提供+274 V電壓給6DJS真空管,這支管子同時得供電給本機輸出部分的正相級和反相級,因此,本機在電源穩壓的部分,除了以一個IC穩壓級供電給控制電路外,更用了FET晶體分別以三段獨立的方式穩壓給放大和輸出的電路。另外,與DAC 1-20數/類,轉換器相同,本機也採用了一種叫Decoupled Electrolytic Caaacitor的電路,Audio Research稱此種專利的電路,可以增強傍路電容的功能。
LS-2在內部零件的用料上,是典型的ARC模式,WimaRel CapPoly-propylene電容、Wonder CapPolystyrene電容、金屬皮膜電阻口大型的濾波電容在機內的電路板上隨處可見,其中,值得一提的有二:一是本機在回授環路中用有一枚運算放大器(op amp):二是負責音控的Alps電位器改用了較以往Audio Research前級上使用31格精細的41100 KAX4。這一點,對於只聽數位音源的使用者而言,於音量增益的選擇上,LS-2在微調時較其他所有Audio
Research前級可以取得一個更佳的結果;第三點就是本機在反相電路設計上的重視,這個由FET、電容和電阻所組合而成的部分──AD本機的正相級,都是以A類的方式工作。由上述這些特點,我們似乎見到Audio Research對於LS-2使用者的一種「去除不必要功能,用優質的元件,以適當的代價換取Hi-End聲音」的訴求,另外,我也意識到「如果沒有使用平衡式傳輸,就等於只發揮了半部 LS-2」這樣的警語一直在迴盪耳際。
我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來試聽LS-2,時間並不算短,可是有兩件事頗令我感到遺憾:其一是於試聽期間,我手邊的後級擴大機沒有一部有平衡式端子,二是代理商送來這部樣品機時並沒有附上本機所使用的6DJ8真空管,主編只好將他私房所珍藏的一支南斯拉夫製6DJ 8給插上,始得進行本次的試聽工作,這支管子是主導此次評論結果命脈的中樞,其與Audio Research所使用的中國大陸管,對LS-2所造成聲音上的差異,本報導概不負責。其他試聽時相關的器材如下:CD轉盤:Krell MD-10Krell MD-1;數類轉換器:Audio Research DAC 1-20 Krell Stealth:數位線:Kimber Digital LinkSaec OPC380;轉換器至前方訊號線: Kimber Kable KCAG;後級擴大機:Klimo MerlinVTL 225 WECAW 250;前、後級訊號線:van den Hul MC Silver ITAudioquest Diamond:喇叭:Magnepan Tympany IV aQuad ESL-63 ProMagnepan MG3.3R;喇叭線:Space Time Phase II+TFA Return;前級的參考標準是:Audio Research SP-11 MK II SEYBA Signature
聲音不同於傳統
LS-2在整體音色的表現上很使我驚訝,原本已逐漸植入我腦中對於新一代Audio Research擴大機一種明亮音色的印象,並沒有發生在這部高電平前級的表現上,或許是我自己的SP-11 MK II SE上真空管早已老化,也許是南斯拉夫6DJ8與蘇聯6DJ8先天體質上的不同。與參考的兩部前級相較,LS-2在這方面的表現最為「飽滿」,,但是也少了一些SP-11 MK II的那點兒通透的刺激,與YBA Signature的溫和頗為接近,我想電位器的增益可能是原因之一,由於YBA Signature的電位器被黑色矽膠結封死住了,我無法得知其使用的是何種電位器。但是,由音量的增益上比較,LS-2YBA Signature的增益值都不似SP-11 MK II SE那麼大。雖然,SP-11 MK II是藉由GainLevel兩個增益旋鈕的相互調整,來取得一個彼此間對訊源增益的最佳差點參數值。可是,長久以來的使用經驗告訴我,SP-11Gain上的犧牲頂多兩三格而已,否則,我就得妥協聲音的透明度和動態,當然,這也與我使用的喇叭效率不高有關,而Audio Research DAC l-20的輸出電平又較Krell Stoalth小很多,我更感受到SP-11 MK II SE的聲音增
最后编辑DKNY 最后编辑于 2009-02-09 19:58:58
最愛音樂并因音樂而發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