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听感。
目前我的系统基本调整到位,线材部分没有下很多功夫。
整个系统表现为:
人声非常漂亮迷人,播放蔡幸娟的经典曲目,让人眼睛一亮,深情富有韵味。人体形象触手可及,整个音场塞满我的小屋,舞台前后左右延伸,闭上眼睛,R1SC会完全消失,你感受不到环境的存在。
穆特的《流浪者之歌》只会让你心口发闷,甚至有点无以名状的郁闷难受。身心完全融入音乐之中,小提琴柔美而有力度的表现,让你不会在一曲终了,有起身换唱片的想法。
速度,力度,分析力是我对系统的基本要求,这套系统给了我要的一切。不要说R1SC没有低频,这个低频是恰到好处的量,太多会喧宾夺主,太少会缺乏音乐的震撼。听交响乐的动态是给R1SC的一个挑战,可贵的是R1SC虽然不能给你落地箱的地动山摇,但是也不会让你感觉少些什么。我不是低音狂,我要的是音乐的真实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我不再渴求。
我个人也喜欢听听摇滚,记得以前有烧友说过PROAC听JAZZ不错,我想无非是PROAC的音场不错。用当下流行的汪峰的专辑,以往摇滚音乐的乱不见了,乐器的分离度还是很高的。汪峰磁性又不失柔情的声音,确实刺激了我的神经,一套4张的合辑,一口气听完,没有觉得累。
系统的缺点暂时没有非常深的体会,感觉控制力没有完美表现,可能因为我的环境吸引板用的太多,消耗了很多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用NAIM 5ICD,是NAIM里面最低的型号,原来一直有换机的打算。但是在这套系统里5I的表现没有成为瓶颈,反而把他的优势發輝出来了。5I是台性价比不错的机器。
曾经非常自豪的LP音源,在整个系统的提升中明显落伍,甚至不如CD的表现。看来唱头放大器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