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29893|回复: 574
401#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2 23:23:00 发表
同样的,6.5和8寸的单元,其声音的宽松度(注意是宽松度,不是瞬态响应等其他指标)是赶不上同档次的12寸和15寸的单元。


首先,声音的宽松感一定与瞬态响应有关;其次,大口径扬声器(如兄说的12或15吋)是为还原低频设计的。
但是许多低频下潜较深的箱子听感上声音并不宽松;许多低频下潜并不怎样的箱子听感上却比较宽松。为什么??个人认为,听感上宽松的声音并不由低频下潜深度决定;当低频能够平坦延伸到40~50Hz,声音的宽松感就主要由中低频到中高频这些频段决定。
40~50Hz这样的低频延伸,6.5~8吋是完全可以轻松胜任。

另外,兄弟这样抛开影响声音宽松感最主要的中低频到中高频频段来谈宽松,是不是有点不妥?大口径扬声器是为还原低频而设计的,他的优势是在低频下潜能力上。当你需要40Hz以下的低频下潜时,8吋以上的大口径单元就如鱼得水了…………。但是,设计优秀的8吋单元,在三十几赫兹的下潜范围内仍然可以与大口径单元抗衡, 这样的例子很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2#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其实到了32Hz再往下的低频,想要往下再下潜一个赫兹都是要付出相对很大代价的,这些数字说起来轻松,看起来区别不大,要做到平坦下潜真不容易。

另外,口径大小与低频下潜能力也不是绝对成正比关系。低频下潜能力上,有10吋比不上8吋的,也有10吋超过12吋的…………。为什么??品质不同,或者设计目标不同,再或者设计水平差距…………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继续顶
如果您只想永远做个雇工, 下班的汽笛可以让您停下手中的工作, 如果您想开创一番事业, 那汽笛仅仅是您重新思考的信号.
------亚靈
TOP
40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没有人质疑我上传的a   b  喇叭那个是大单元吗?

都不好玩的。再贴一遍:


a喇叭





b喇叭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40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哈哈!!!!
a是大单元无疑,而且和中低频单元衔接设计有明显问题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6#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TOP
407#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2 23:27:00 发表
135全幅真的不够用. 但120全幅现在几乎做不到. 郁闷啊!

如果有4X5全幅, 我第一个去买




4×5全副肯定能做到,只不过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能达到商业化的阶段而已。
现在连2亿像素的机背都有了,问题是30多万的价格,家用谁会去买?
TOP
40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0:16:00 发表
首先,声音的宽松感一定与瞬态响应有关;其次,大口径扬声器(如兄说的12或15吋)是为还原低频设计的。
但是许多低频下潜较深的箱子听感上声音并不宽松;许多低频下潜并不怎样的箱子听感上却比较宽松。为什么??个人认为,听感上宽松的声音并不由低频下潜深度决定;当低频能够平坦延伸到40~50Hz,声音的宽松感就主要由中低频到中高频这些频段决定。

40~50Hz这样的低频延伸,6.5~8吋是完全可以轻松胜任。

另外,兄弟这样抛开影响声音宽松感最主要的中低频到中高频频段来谈宽松,是不是有点不妥?大口径扬声器是为还原低频而设计的,他的优势是在低频下潜能力上。当你需要40Hz以下的低频下潜时,8吋以上的大口径单元就如鱼得水了…………。但是,设计优秀的8吋单元,在三十几赫兹的下潜范围内仍然可以与大口径单元抗衡, 这样的例子很多…………



大单元的低频下潜一定比8寸的好么?不见得吧,许多12寸低音的箱子,低频只下到40-45Hz而已,8寸的低音一样能做到。而大单元的就是为了能够以较小的冲程推动较多的空气,在中低频和一部分中频频段上能够有更宽松的表现。

另外,我什么时候抛开中低频和中高频频段了?中高频频段用4-5寸的单元就够了,主要看单元的设计是否合理(比如用布边的单元声音会比用橡胶边的宽松)。但对于中低频段和一部分的中频频段,绝对是大单元的声音宽松,12或者15寸低音的号角箱,通常分频点在800Hz左右,说明12寸的低音单元是负责中低频段和一部分中频频段的。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08-10-13 07:21:27
TOP
409#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3 7:12:00 发表
大单元的低频下潜一定比8寸的好么?不见得吧,许多12寸低音的箱子,低频只下到40-45Hz而已,8寸的低音一样能做到。而大单元的就是为了能够以较小的冲程推动较多的空气,在中低频和一部分中频频段上能够有更宽松的表现。

另外,我什么时候抛开中低频和中高频频段了?中高频频段用4-5寸的单元就够了,主要看单元的设计是否合理(比如用布边的单元声音会比用橡胶边的宽松)。但对于中低频段和一部分的中频频段,绝对是大单元的声音宽松,12或者15寸低音的号角箱,通常分频点在800Hz左右,说明12寸的低音单元是负责中低频段和一部分中频频段的。



没错,看看这篇文章“看似相同,却好听了许多”章节
http://audioart.audionet.com.tw/0Review2002/115/Eguipment/09Klipsch.htm
http://shop33881454.taobao.com/
QQ:305501652
Msn:zytkk@hotmail.com
TOP
410#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3 7:1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3 0:16:00 发表
首先,声音的宽松感一定与瞬态响应有关;其次,大口径扬声器(如兄说的12或15吋)是为还原低频设计的。
但是许多低频下潜较深的箱子听感上声音并不宽松;许多低频下潜并不怎样的箱子听感上却比较宽松。为什么??个人认为,听感上宽松的声音并不由低频下潜深度决



大单元的低频下潜一定比8寸的好么?不见得吧,许多12寸低音的箱子,低频只下到40-45Hz而已,8寸的低音一样能做到。而大单元的就是为了能够以较小的冲程推动较多的空气,在中低频和一部分中频频段上能够有更宽松的表现。
…………………………………………………………………………………………
另外,我什么时候抛开中低频和中高频频段了?中高频频段用4-5寸的单元就够了,主要看单元的设计是否合理(比如用布边的单元声音会比用橡胶边的宽松)。但对于中低频段和一部分的中频频段,绝对是大单元的声音宽松,12或者15寸低音的号角箱,通常分频点在800Hz左右,说明12寸的低音单元是负责中低频段和一部分中频频段的。



前面说了:口径大小与低频下潜能力也不是绝对成正比关系。低频下潜能力上,有10吋比不上8吋的,也有10吋超过12吋的…………。为什么??品质不同,或者设计目标不同,再或者设计水平差距…………

冲程长短与失真大小是有一定关系,但是也不是绝对的4mm冲程的单元一定比3mm冲程单元失真大;2mm冲程的单元一定比3mm冲程的失真小。造成扬声器失真的要素很多,冲程大小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单元的技术含量、设计水平、品质高等等,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想想“冲程”一词是怎么来的,你就会发现大小口径的优势区别…………
如果大口径没有弱点,为什么不生产40吋、50吋、甚至100吋以上的扬声器单元??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10-13 08:55:17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