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637383940414243»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29682|回复: 574
391#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okey2 于 2008-10-12 16:2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一点 于 2008-10-11 12:03:00 发表
松香大哥客气了!如果单就所谓宽松来说,静电的相对比锥盆的来的宽松,虽然静电不存在口径,但存在面积,面积大的比之小的来的宽松。在这里我不清楚以上各位所说的宽松的定义,在我的理解中,宽松也应该是从容的一部分,如果一只8寸单元它的低频下限在35HZ(大部分达不到),那么我想它表现200HZ应该很从容,也很宽松



                跟着再顶!!!!
TOP
392#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我在梧州、在南宁就听过把3/5玩得比较出彩的声音,虽然低频下潜多少有些不足,但是播放绝大多数唱片基本没有问题。相反许多价格相当甚至更贵的大箱子却放不出那个声音(特别是中频)的密度感和宽松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3#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ibm 于 2008-10-12 14:58:00 发表
数主在带大家游花园,一会儿说口径,一会儿说重放,一会儿镜头透视焦距。
言归主题吧,请楼主不要游花园,直接回答——用同一部功放推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大口径喇叭与小口径喇叭,哪个低频更宽松?


        首先,所谓宽松并不单就低频表现而言的!
        其次,您上述之假设“用同一部功放推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大口径喇叭与小口径喇叭”,口径大的其低频更宽松。若要成立,那么就会有多项必须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而其一,就必须是:这台功放首先须保证能良好的驱动那只更大口径的喇叭(因为大口径单元的振动质量更大)。其二,就必须是:这台功放的峰值输出电流足以克服这两只单元在最大振幅处所产生的电流反馈。第三,就必须是:这台功放在克服单元产生电流反馈峰值之余,还能保持足够低的失真(因为小口径单元的折环与定心支片之间半径差相对较小,其振动体系的刚度则大;所以对失真的敏感度则远高于半径差之大者,也就是口径更大的单元)。第四、第五…………
        还需要继续研究一下您这台功放吗?
        当然了,若放大器能无限满足于功率、失真、阻尼等等必要的因素。而同时,单元方面也能够完美地解决口径与灵敏度、声压;灵敏度与音圈、磁路;声压与冲程、分割失真等等错综复杂的这些个矛盾关系。那么我会说这宽松的声音将来自于振膜的面积总和(在无产生明显可闻失真的前提条件下),与聆听空间内空气容积以最适当的一个比例相互契合并共同作用(调制)的结果。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前提则是那个聆听者——可千万别是个聋子。至于“聋子”一词再广义下去嘛?想想,还是算了。一个透视就倒下这么多了,更何况是个聋子?
最后编辑大城小事 最后编辑于 2008-10-12 21:38:47
TOP
39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2 16:36:00 发表
我在梧州、在南宁就听过把3/5玩得比较出彩的声音,虽然低频下潜多少有些不足,但是播放绝大多数唱片基本没有问题。相反许多价格相当甚至更贵的大箱子却放不出那个声音(特别是中频)的密度感和宽松感…………   

中频以至泛中频做好真的不易,大多数的乐器声都集中在这段频率。
做好了,宽松感自然就出来了。
TOP
39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TOP
39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2 14:36:00 发表
....如果技术等级相同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CCD是个做不大的东西. 一做大, 好多问题就来了.所以到现在都基本见不到全幅120尺寸的CCD. 相同的技术等级, CCD的面积过大了, 效果是直线下降的! 喇叭也一样. 大小其实是有个度, 在保证质量的范围内, 做大了就无所谓, 如果做大了导致品质下降, 那....
逗你玩儿
TOP
397#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ibm 于 2008-10-12 14:58:00 发表
数主在带大家游花园,一会儿说口径,一会儿说重放,一会儿镜头透视焦距。
言归主题吧请楼主不要游花园,直接回答...[



你不觉得逛花园的时候多了解了很多东西吗. 我发这帖,自己都已经学习到很多东西. 关键还是看阅读者的心态.

水平有限, 是说得比较散, 有心之人仔细看, 不难体会到其中的内涵. 不少DX帮我补充得更完整清晰, 这帖也不算水.

说重放并不脱离主题.

透视的事情, 本来是打个比喻, 但被人挑起来了, 事实上照本宣科的我是对的, 拍砖头的是没读书或书读歪了的, 我书也抄了, 歉也道了, 到现在还S拍砖的也就剩下一两个.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2 23:24:09
逗你玩儿
TOP
39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2 21:48:00 发表
CCD是个做不大的东西. 一做大, 好多问题就来了.所以到现在都基本见不到全幅120尺寸的CCD. 相同的技术等级, CCD的面积过大了, 效果是直线下降的! 喇叭也一样. 大小其实是有个度, 在保证质量的范围内, 做大了就无所谓, 如果做大了导致品质下降, 那....  



CCD和CMOS做到全副就差不多够用了,除非是特殊设计,剩下的就是提高性能的问题了。就像单元,家用的做到15寸就足够了,再大没有意义,应该是注重提高单元的性能。当然还是存在18寸和20寸的单元,来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

目前主流的家用相机配备的都是1/2.5和1/1.6尺寸的CCD,就好比主流的音箱用的低音单元基本都是6.5和8寸一样。在技术等级相同的条件下,1/2.5和1/1.6的成像素质是肯定赶不上入门级单反所用的APS-C系统和高级单反的全副CMOS。同样的,6.5和8寸的单元,其声音的宽松度(注意是宽松度,不是瞬态响应等其他指标)是赶不上同档次的12寸和15寸的单元。

至于做大了品质下降了,那是另外一回事情。12和15寸的低音肯定比同档次的6.5和8寸低音贵,就像全副的CMOS和APS-C系统的CMOS肯定比1/2.5和1/1.6寸的CCD贵,一样的道理。象JBL 4312A上的12寸低音就是成本妥协的产物,就像手机上的相机已经有500万像素的,但其成像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TOP
399#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135全幅真的不够用. 但120全幅现在几乎做不到. 郁闷啊!

如果有4X5全幅, 我第一个去买
逗你玩儿
TOP
400#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看来CCD也有“宽松”的问题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