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迷糊 于 2008-2-3 21:08:00 发表 M大侠早点回来啊!呵呵~ |
我不当大侠很久了!现在最多算是个Hi-End旅程中的迷途小书童。
解决一。我楼上的一位大侠已经说了出来;看看人家这等风范:
原帖由 whiting 于 2008-2-3 23:14:00 发表 迷糊兄,你这样叠起来,上下的两个高音的相位镜(是不是这么说的?)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上面的向上下面的向下),可能会造成你的声音不够幼细,声音粗。你要不要试试将他朝向一个方向或者干脆拆了它,也许有帮助也说不定的 |
绝对值得我辈学习,平凡、含蓄中一语中的,又是那么不经意还很谦虚。用商酌的语气将自己的成熟观点娓娓道来,又不失合理的假设逻辑与必要的平等礼貌…… 别的就不说了,一个字——赞!
这种解决方法行之有效,但稍具破坏性!因为要拆!可将上面的一只4344的2308声学透镜拆掉不用,或将其反装。以降低两份(2307+2425J)之间的相互干涉,以及2308因调转使用,指向天花板后所制造出的反射混合失调。
解决二。这个就没有什么破坏性了!不过要调,很有难度;因为这要求调整者对音触有着良好的反应与训练,能够从多种音乐体裁里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与关键所在。不然的话,那些旋钮不都成了摆设了吗?而原则则在于,拿上面的一只“开刀”,但用下面的一只作辅助。综合而言——上衰减,下补强!简单地举个例子,将上面的一只的Ultra High调控旋钮归零后向负衰减,而下面的那只相同调控则相应进行增加;而对于主要产生硬质、偏粗主观感觉的Mid-High段,上面的一只则需较大幅度的进行衰减,但下面的一只的相应增加幅度则需谨慎控制…… 还是那四个字——直路开得好不好,主要凭感觉;倒车倒得好不好,“基本靠听”。
解决三。其实这并不算是解决,充其量也就是靠蒙,全凭力气加运气。在两只音箱之间夹垫,材质主要是两种;碳素纤维混合石墨,或相似内耗与密度的杜邦可丽耐(就是橱柜商作展示用的那种五颜六色的四方小切块大小即可)。另外一种不花钱几乎是得不到,球墨铸铁块。每对音箱(上下)四至五块,目的在于控制箱体谐振,有限度地降低箱体因振动而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互调失真(这也会响应至整段高频5120Hz - 10240Hz,以及部分的极高频;从而造成偏粗、较硬质的主观听感)。
以上三方法其实并不孤立,应是相辅相成的。若能融会贯通并熟加运用,再举一反三的话;说不定一犯迷糊,下次就搞4355巴黎铁塔反转再翻转了。那对似乎更适合折腾并迷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