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459|回复: 130
41#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顺便再多说两句,即使在导电方面钢不如铜, 可刚度方面铜则远不如钢铁。从原地面将铜棍打下去两米有可行性吗?要不就开挖土壤,也并非都有可操作性。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13:15:17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42#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土壤的导电性能除了和潮湿程度有关,还与土质有关。沙质土的导电性能就非常差。二十支角钢打下去,往往还不如潮湿的普通土壤里打三支角钢的效果好。
哈哈!要学习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还是咨询当地气象有关人士可靠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我估计松兄那里的地址是粘性土,而非砂土,含水率较高,用常规的方法应当能够解决问题。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44#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其实松兄只需在屋前、屋后分别挖一个30-50厘米的小坑下去瞅瞅就可以了,你屋前的那条道路看上去是天然的原状土开挖而成,如果这样更好办。10欧姆比较容易达到的。既然想到了就好办……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45#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7-11-9 13:13:00 发表
我估计松兄那里的地址是粘性土,而非砂土,含水率较高,用常规的方法应当能够解决问题。


地基就建在原来的大鱼塘里,TMD,当时花掉我不少银子。直到现在,地下不到一米仍然是取不完的水。这下可好,充分利用起来了,接地效果非常理想。原来计划第二步再并加几条角钢,现在看来不用了。建基础花去的银子没想到今天还能继续“开发利用”,高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那么,关于“地线”的引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好呢?

避雷针的引线大多数用镀锌低碳钢钢筋连接。地下部分也是用低碳(角、扁)钢。这样,低碳钢钢筋与低碳(角、扁)钢就可以直接焊接在一起,由于他们的金属电位相同,不容易起金属电位锈蚀反应,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能够较长时间里不被腐蚀。

有的发烧友为了追求尽量小的接地阻抗,直接用铜线、或者铝线,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将两种金属电位不同的金属连接起来。刚刚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几天过后它们之间就发生了明显的金属电位锈蚀反应,接触电阻迅速增加。挖出来一看,呵呵!锈蚀的不成样子了。

两年来不断有朋友就来电话问我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不同金属电位的金属连接在一起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加快了锈蚀反应。高中化学里就讲到过,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金属电位,大家应该还有印象的。在潮湿的环境下这种金属电位锈蚀反应会“非常”快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17:13:17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7#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比较好的“地线”引接是:用相同的金属导线将“地极”从地下引出地面以后,选择恰当的位置,再使用铜或铝等金属导线连接到器材使用的位置,并做好连接接点的防潮、防锈蚀保护。如果是铁质(钢筋)材料,上些机油或者黄油后再用绝缘胶包严即可。

如果地极是采用铜(拄、板)材料,当然可以直接选用铜线引出地面并连接到器材使用位置就行了。

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千万不要用与“地极”不相同的金属导线去“引接”“地极”;
2、不主张“地极”周围加食盐水;
3、可在“地极”周围填充些木炭提高土壤导电性;
4、“地极”“引接”以焊接为首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8#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比较好的“地线”引接是:用相同的金属导线将“地极”从地下引出地面以后,选择恰当的位置,再使用铜或铝等金属导线连接到器材使用的位置,并做好连接接点的防潮、防锈蚀保护。如果是铁质(钢筋)材料,上些机油或者黄油后再用绝缘胶包严即可。


PICT1111.JPG (, 下载次数:105)

jpg(2007/11/9 18:19:08 上传)

PICT1111.JPG

PICT1105.JPG (, 下载次数:42)

jpg(2007/11/9 18:19:08 上传)

PICT1105.JPG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9#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看帖后感觉做地线太复杂了,测量也是个问题,反正我是不懂了,感觉有比没有要好些,但好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TOP
50#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接地线的连接焊接是首选。一般表面刷防锈漆。;P

松兄的图片原来的建筑用钢材是普通的低碳圆钢,ф10或者ф12,怎么连接没看出来。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