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462|回复: 130
31#

回覆

多半度兄說的小弟我也很贊同。

個人認為音響接地可貴於在於--獨立接地,而非和大樓其他用家、自己家電器共用一個地。

而建築物的鋼筯如果去掉水泥本身,是不是很像一個超大型的「雷達網」?會吸收什麼呢?

tianlang兄說的也是大家常說的方法,而個人曾聽過有建議挖到地下三層樓的深度,打個三根那就夠啦。

台灣音響前輩曹永坤先生,當年以其畢生功力和極嚴格的方式去設計其音響室時,接地不但是星狀接地之外,大家都知道獨立外加星狀接地好,但曹永坤前輩還是裝了一個開關,可以把地線關和開,來比較聲音之不同。
最后编辑abram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8 23:16:04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32#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防雷接地很多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的竖向钢筋,如不如此,就另有引下线。电阻一般不应大于6-10欧姆,用专门的仪表测量,而非普通的万用表。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01:20:01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3#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多半度 于 2007-11-8 20:20:00 发表
避雷针的引线是一定要有专用的引线连接至大地的,而且其接地电阻值一定要小于10Ω,
楼上有人讲到避雷针引线与房屋的钢筋连在一起,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因房屋的钢筋有机会与窗、防盗网、楼梯护手相连的,万一被......


现在一些专业设计都如此……。对这相关的行业规范应当是并没有禁止……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01:15:42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4#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10条角钢,再用钢筋串联起来,买几包盐用水泡好倒在每坑里并在每......


是这样处理的,所有钢筋与钢筋、角钢与钢筋都要焊接起来。如达不到要求可增加角钢。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5#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7-11-8 23:15:00 发表
而建築物的鋼筯如果去掉水泥本身,是不是很像一個超大型的「雷達網」?會吸收什麼呢?

tianlang兄說的也是大家常說的方法,而個人曾聽過有建議挖到地下三層樓的深度,打個三根那就夠啦。


1、凿出建筑物混凝土柱的竖向钢筋是为了焊接钢筋接地,完毕之后一定要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恢复、隐蔽。否则您想啊,呵呵!!钢材露在外面风吹雨淋,过三、五年会是什么模样啊!!??尤其南方天气阴雨、潮湿。

2、能够这样最好,但现在并非所有建筑都有可操作性,比如松兄的宝宅左右有房屋,无可操作性。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10条角钢,再用钢筋串联起来,买几包盐用水泡好倒在每坑里并在每......
对,就用铜棍。
高以下为基,
TOP
37#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蚂蚁新手 于 2007-11-9 1: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


盐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土壤潮湿的南方或地区,最好不用;木炭是“好”导体,而且没有腐蚀性,可混入土中增强导电能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8#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小心中毒。;P
TOP
39#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蚂蚁新手 于 2007-11-9 1: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

对,就用铜棍。


铜棍自身的导电性是好,但是你能打多少支呢?
地线最终目标是接地阻抗要小,可土壤的导电性远远小于我们常用的金属导体。
导体导电能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土壤的“导电能力”则与接触面积有关。
接地阻抗的大小,关键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导电性能和金属导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小相关。地极金属导体是铜还是铁,其实影响已经相对不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松兄说的是,如换成铜的,那价钱?!:'( 即使铁不如铜, 也远不及多打几根角钢作用大。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