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5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复制链接]

查看: 109603|回复: 515
131#

回复: 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原帖由 vivaldi_gu 于 2007-10-14 20:30:00 发表
我来贴一个我最近迷上的古钢琴家
Jos van Immerseel,他的莫杂特钢琴协奏曲,允为善本演绎.
等你贴图。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2#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前面谈了李云迪,现在谈谈郎朗。最近郎朗老挨骂。我先转一篇个人认为比较客观的文章,是一位朋友推荐的。说实话,我很少听郎朗,只是觉得这篇文章比较有趣,所以发给大家看看,最好大家也谈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3#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作者:周可

一些混进演艺圈的选秀小明星在刚出名那会儿,都会编故事说自己当初是“陪朋友来的”,不料后来朋友早早被刷掉,而他们却“一不小心笑到最后”,成了最后的赢家。郎朗现在的地位和那些小明星显然不能同日而语,不过他的出名,按照目前的标准版本,同样也带有这种“一不小心”的偶然性。1999年他17岁那年在芝加哥,因为临时顶替一位临场身体不适的二流钢琴师演奏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出名,那次为郎朗担任指挥的正是后来对他多有提携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埃森巴赫。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4#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按照埃森巴赫的说法,郎朗崭露头角是“运气好”,但他真正的好运气,还真不是这次偶然的顶班事件。郎朗今年才25岁,出道却已经8年了,以8年这个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时间看,他在国际古典乐坛的履历并不是十分显赫。郎朗就读的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是所规模不大的音乐学院,据说有点贵族学校的味道,但在名声上并不像朱莉亚音乐学院或者欧洲的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那么显赫,很难拿来做炫耀的资本。和干这行的很多大师不同,郎朗没拿过什么特别著名的钢琴比赛的大奖,像肖邦钢琴大赛和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一类造就了许多的钢琴大腕的著名赛事,基本和他无缘。但他现在声名日隆,而且以后可能会更厉害,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他走了与那些拼命去比赛拿奖,拼命录唱片的同行不同的另外一个路线,那就是社交路线。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5#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如人们所看到的,郎朗具有极高的舞台表演天赋。郎朗曾表示:“我希望做一个大师而不是一个天才。”对于一个才出道七、八年的年轻人来说,能否成为“大师”还是个未知数,但他作为一个“天才”的表演才能,应该说得到了充分发挥。有一回,郎朗在回答关于他对霍洛维茨看法的提问时说:“哦,他很厉害,”不过,他没忘记补充道:“我也很厉害”。他没有具体说自己的“也很厉害”所指何物,但根据常规推测,还不至于狂到觉得自己的技术可以和霍洛维茨一决高低的郎朗应该指他作为一个钢琴表演艺术家的才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6#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凭着郎朗的这种舞台表现,要征服那些去音乐会现场找刺激的观众应该不是难题,事实证明,郎朗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那么 “热情奔放”、“火爆异常”地成功。而实际上,郎朗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却是他总能够得到一些包括国家元首、王室成员、商业大亨在内的一众当今世界有头有脸的政要、权贵及名流的赏识,并获邀在其半公半私、亦公亦私的各类派对或重要节庆典礼仪式上抛头露面,以一个艺术社交明星的身份,大出风头,以至迅速变得大红大紫。加上郎朗性格乖巧,模样俊朗,衣着时尚,做派得体,一点都没有那些老派艺术家身上常有的坏毛病,又身怀绝技,深得社交界的宠爱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7#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或许,郎朗履历表中的那些与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合作的先进事迹,以及每年150多场演出的超额业绩,都不足挂齿,这些对于一个职业钢琴家来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难事。的确,能和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钢琴家不在少数,但能进美国白宫、德国夏洛滕堡王宫或欧盟总部举行专场音乐会的琴师却实在不多;能出席一些的重大节庆活动在万人瞩目中登台献艺也算是一个钢琴家的家常便饭,但是能与英国王室共进晚餐并和查尔斯王子成为朋友的艺术家却实在不多;能拿到各种名目钢琴大赛大奖的钢琴家这么多年来也实在不在少数,但是能被委任为联合国国际亲善大使、为一些奢侈品品牌做形象大使的钢琴家也委实不多,而郎朗,恰恰就是极少数这样的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8#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每次当我看到郎朗或者他的粉丝们津津乐道又有某某国家领导人出席他的专场音乐会,或是刚刚又和某某大人物共进晚餐这类消息的时候,我深深感到这个喜欢音乐的大男孩同样也喜欢出席各种派对、结交各类名流,他和他的粉丝们对此都觉得很有面子。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布什,觉得这个牛仔出身的总统品位欠奉,对于古典音乐完全是外行,但郎朗被他邀请去白宫开一场音乐会还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此事与音乐无关却有极高的社交含金量,名利场指数绝对是五颗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9#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从古到今,钢琴家一直是高级社交圈的宠儿。这个传统,早在莫扎特身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到了18、19世纪,则在李斯特、肖邦等人身上发扬光大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他们在公众眼里是钢琴大师,是艺术家,而在宫廷王室、贵族沙龙眼里,则是钢琴宠儿。很难想象,像李斯特、肖邦这样的艺术家离开巴黎奢华的沙龙而能存活一天,而他们不同凡响之处,除了无人能望其项背的高超琴艺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凭着与自己琴艺不相上下的社交技巧,利用了在贵族沙龙里积累的资本,成就了自己可堪炫耀的世俗之名。进能讨权贵名流宠爱,退能博大众百姓欢心,能混到这个份上,对一个弹钢琴的来说,应该是最高的荣耀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0#

回复: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当然,对于一个钢琴新人来说,光想着往权贵圈里扎也不是正道,专业上也得有自己的靠山。当今的钢琴乐坛,大师辈出,名家林立,但说白了,这个坛子其实也是个巨大的名利场,如果没有靠山,傍不上一个大腕(说得好听点叫伯乐),再有能耐也是白搭。当年如果阿格里希没有米开朗杰里给罩着,而后来吉辛如果又没有阿格里希提携,那当代钢琴界的格局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郎朗1999年与埃森巴赫的那一场偶然的合作,成就了两人之间非常频繁又默契的老少配,但真正星运亨通,还是2001年被身为柏林国家歌剧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巴伦伯伊姆看中并收为关门弟子那时开始。从郎朗的音乐履历看,他和一些著名的乐团及指挥合作,基本上都是跟了埃森巴赫、巴伦伯伊姆以后的事情。他们两人虽算不上当今的乐坛强人,但怎么说也是实力派。机会随人,加上郎朗还算争气,于是,去各种场子抛头露脸的机会多了起来,名利双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