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5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剑胆琴心:谈谈几位钢琴家 [复制链接]

查看: 109617|回复: 515
111#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mzt 于 2007-10-12 23:55: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7-10-12 23:14:00 发表
可惜这套舒伯特里缺了我最喜欢的664, 那是最遗憾的。我崇尚美感而不是复杂的和声,664太美了。




我喜欢优美的旋律,听你这么一说这套我也不......


m老师别,我是钢琴菜鸟,现在管弦乐是俺主攻方向。听过一版664,美。
我觉得664这种曲子谁弹都会美的,曲子好。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7-10-13 00:06:35
TOP
112#

回复:钢琴家杂谈

迷       途
TOP
113#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mzt 于 2007-10-12 23:55: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7-10-12 23:14:00 发表
可惜这套舒伯特里缺了我最喜欢的664, 那是最遗憾的。我崇尚美感而不是复杂的和声,664太美了。




我喜欢优美的旋律,听你这么一说这套我也不......

664建议听听lupu的,那跑动和音色,录音稍微差些
TOP
114#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mzt 于 2007-10-13 0:25:00 发表
迷       途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不只有一个罗马。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7-10-13 12:27:33
TOP
115#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alma 于 2007-10-12 23:19:00 发表
老一辈钢琴家最老喜欢到老霍和阿老,最年轻喜欢到奇莫尔曼,比较偏爱女钢琴家如费雪、拉罗查、皮尔斯。太早了录音就不那么好了。我听着拉赫马尼诺夫的纸带钢琴录音,按理说应该录音效果相当好了,可是就没有感觉,心......


可以听rca10张一套的拉赫全集钢琴唱片,就可以领会拉赫马尼诺夫作为一个作曲家的风格来演奏理解钢琴,我认为是有录音以来水平最高的了,可以听他和克莱斯勒的室内乐还有演奏的巴赫还有自己的协奏曲全集,看看那些后备是不是都跟着拉赫走的,只有霍老的拉三有超越拉赫的本事,其他的演奏家都是平平的没有性格。
TOP
116#

回复:钢琴家杂谈

钢琴家霍洛维茨的触键技巧
  声音的掌握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首要的一个,因为声音就是音乐的素材本身,使声音悦耳动听,就能把音乐大大提高,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无论你弹音阶、琶音、练习曲还是乐曲,其声音质量是需要特别下功夫的。如何演奏出另人感动的旋律,如何将钢琴的声音表达到淋漓尽致,这才是一个音乐家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成功的关键。著名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无疑是一位成功的演奏家,他演奏的每一首曲目,无论从声音和技巧上都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对旋律的演奏更是完美。正是由于他的独特的触键技巧和别致的处理方法,给于我们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在霍洛维茨生前所有的录音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独特的触键技巧,他运用特殊的手腕高度和指法,弹奏时手指运动的方向以及力度的控制,弹奏出了奇妙的音响,使他的音乐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霍洛维茨青年时代,他非常热中于声乐,他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要去欣赏声乐,我认为这对于一个钢琴演奏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声乐艺术无疑是音乐中最容易打动情感的艺术,最容易使听众接受的艺术,由于声乐是发自人的身体,由人类的语言作为其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贴近与人类的情感和内心。而钢琴不然,它的音响是完全新颖的,是抽象的,它需要演奏家高超的技艺和较深的艺术修养等等,才能将钢琴艺术充分的发挥出来。霍洛维茨就是充分的吸收了声乐艺术的精华,将其运用于钢琴领域,尤其是钢琴演奏旋律的领域里,使钢琴演奏出的旋律更加感人和生动。




   对于霍洛维茨的触键技巧主要有三种特征,这三种特征是比较新颖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钢琴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与手触键时使用力量的来源、力度的支配、触键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生理学角度把人的上肢划分为手、前臂、大臂、肘部、腰部等几个可以独立活动的部分,正确运用力量是学习钢琴基本技能的关键,力的运用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决定所弹作品的成败[1]。首先是他的手腕的高度是比较低的。运用低手腕的演奏方法能够比较轻松的演奏快速的音阶型技巧,同时能够使掌关节得到很好的支撑,还能够使演奏家在弹奏和弦时能将其的爆发性充分的演奏出来。在霍洛维茨的唱片中录制于1972年7月6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A大调波兰舞曲》July 6, 1972: CBS 30th Street Studio,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tudio) - Sony Classical: S2K 53468。和弦的弹奏就是运用了降低手腕高度,使手掌得到较好的支撑,进而使得乐曲和弦得到较好的爆发力。其次是他的手指触键部位,他将手指大面积的触键使的人们有些难以接受,并认为那样的演奏会是浑浊的,不清晰的,更是容易出错音和碰音的,然而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改变手指尖的坚度---从相对放松的指尖到相对牢固的指尖,每一种变化层次作为触键技巧熟练运用,都可以改变键盘动作速度和击弦速度,对声音的变化产生影响。改变手指触键面---从指尖较直立的形式到指面较平坦的形式。每一变化层次又可以形成指尖坚度的改变,从而引起声音的变化,例如:在弹奏歌唱性的连音句时,可用手指肉垫较厚的指面,以发出柔和细腻的声音效果;在弹奏清晰、颗粒性强的乐句时,可用指尖进行弹奏。改变手指第一关节或第三关节的牢度---从第一、第三关节较柔顺到较牢固坚挺可以改变手指传力的支撑强度,也是寻求声音变化的有效手段。霍洛维茨演奏的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Islamey - Oriental Fantasy)January 23, 1950: Carnegie Hall, New York City, New York这部录音作品可以说非常精彩,由于乐曲的技巧非常难,大量的无调性的双音半音进行,多声部同时演奏的技巧,使这不作品充满了神奇的色彩。霍洛维茨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手指触键的方法是变换多端的,随时跟随音乐进行而变化的,尤其是旋律的连奏上,更是非凡的。最后是关于臂的力量协调运动,其发力之源来自腰部,换言之,腰部力量是钢琴弹奏的发力之源,"人之驱,腰为中",腰部在行走、端坐时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而发力时,则反映在大脑指挥下的力量储备,在钢琴演奏中,经常遇到乐谱所规定的力度记号,如f,ff,fff等。这些记号的弹奏,虽然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的要求,但都是表现力的强烈程度,这些弹奏力度必然要腰部力量为发力点。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最后结束句由两个f的一串下行音型直到3个f的4个和弦构成,气势有力,雄伟,特别是4个和弦,若不是靠腰部发力,仅靠手臂挥动无法达到作品所要求的爆发性音响[ii]。贝多芬的奏鸣曲《黎明》Sonata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 December 23, 1944: Hunter College Auditorium,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tudio)第一乐章结束处,双手反向,十六分音符是两个f的强度到sf的特强和弦,不运用腰部发力是不行的。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双手八度上行和第二句双手交错的八度,也只有灵巧主动地运用腰部力量,才能表现出黄河那怒潮般的汹涌气魄。故而腰部力量是钢琴演奏的发力之源。对与他的这些演奏技巧,以上这些特点是我们应当借鉴和学习的,更是值得研究的,是能够演奏出精彩音乐的最基本的步骤和方法。
  当然,以上我们研究的钢琴家触键技巧仅仅是最基本的,是通往完美音乐的一条捷径和道路,所以,最重要的元素应在高深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演奏经验,这些内容是不宜学到的,而需要坚持不屑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吸收各种风格的音乐和素材,来丰富自己的演奏[2]。霍洛维茨正是如此,他不光在基本的演奏技巧上运用了独特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吸收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尤其是声乐,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霍洛维茨的魔法演奏”。我们在研究伟大艺术家的时候,一般条件下是要从其文献和录音中进行研究和学习,由于霍洛维茨的文献教少,大多只有一些改编曲,因此我在这里只阐述一下他的录音资料。“霍洛维茨的魔法演奏”[iii]是一套相当伟大的录音资料其中收录了范围广泛的曲目,主要是他1985-1989年间录制完成的,其中浪漫派的曲目最为突出。例如此唱片中的a小调玛祖卡舞曲作品17 第4首Frédéric Chopin4. Mazurka in A minor, Op.17 No.4 - April 21 & 28, 1985 (studio),旋律的演奏实在另人叹为观止,伴奏声部和旋律声部的对比非常明显,就如同刚刚调对好鸡尾酒,颜色分层明显,而且色彩丰富。在国际琴坛,尤其是20世纪这个钢琴黄金年代里,所有世界一流的演奏家对玛祖卡舞曲的演奏是有争议的,并且认定玛祖卡舞曲是相当有难度的乐曲,更是学习和研究如何演奏出高艺术感音乐的理想文献。霍洛维茨可以说在玛祖卡舞曲的演奏上,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首先,对乐曲所在民族的详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美国,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和自由繁荣的城市里,想了解到地道的波兰民间习俗不太可能,因次,就需要运用新的方法和捷径。霍洛维茨就从玛祖卡舞曲的意境出发,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就是暗淡忧伤的色彩,与此同时再运用旋律歌唱化的演奏技术,伴奏弱化和层次化的方法,使得玛祖卡舞曲充满了感人的魅力,和独特的音响效果。其次,对于一种小作品的演奏,要有一整套独特的方法,才能演奏出与众不同的音乐。霍洛维茨的演奏小作品音乐的方法是固定的,演奏快速和诙谐作品时,或是稍微有点技术难度的小作品音乐时,他总会将作品夸张,例如运用极板presto tempo的速度来演奏快板allegretto,有人会说如此不负责任的演奏音乐是不对的,但是霍洛维茨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处理音乐,他的目的是创造出新的听觉世界,给听众最有新鲜感的作品,追求一种音乐会效应[3]。另外对于旋律的演奏也是如此,将旋律声部完全的突出,和伴奏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是他的特点之一,充分的连奏技术是关键,特殊的指法技术也是关键。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对与研究大师们的演奏技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从中学到是知识是很有价值的。


--------------------------------------------------------------------------------

资料来源于美国耶鲁大学,霍洛维茨的录音及文献均保存在此大学图书馆。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888 最后编辑于 2007-10-13 11:02:31
TOP
117#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0-12 10:55:00 发表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我最喜欢这套:
P1000518.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7/10/13 17:27:37 上传)

P1000518.jpg

TOP
118#

回复:钢琴家杂谈

这张是黑胶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9#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0-13 17:31:00 发表
这张是黑胶吗?


是啊!再借用一下交易区某位大侠的图片。
P1010055.jpg (, 下载次数:50)

jpg(2007/10/13 17:38:43 上传)

P1010055.jpg

TOP
120#

回复: 钢琴家杂谈

原帖由 古典音乐888 于 2007-10-13 10:54:00 发表
钢琴家霍洛维茨的触键技巧
  声音的掌握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首要的一个,因为声音就是音乐的素材本身,使声音悦耳动听,就能把音乐大大提高,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无论你弹音阶、琶音、练习曲还是乐曲,......


初哥学习的好文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