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复制链接]

查看: 8963|回复: 49
21#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0-14 13:48:00 发表
是的!低频段的“两峰一谷”楼主怎么说?难道电流倾注功放可以把所有的箱子都推出20Hz声压衰减很小的低频?电声学的理论要改写了么?


电声学不用改写,因为这些都包括在现有的电声学中。

“两峰一谷”是指电压输入的情况下。

以8欧音箱为例,假设20Hz时动态阻抗为16欧姆。以正常状态功放输出为8V信号形成1A电流。

电压功放:在20Hz时,因为电阻变大为16欧姆,因此电流只有0.5A,结果在20Hz时功放只用了4W的功率来驱动音箱。
电流功放:在20Hz时仍然保持1A电流,因此压降变为16V,因此最后功放输出了16W的功率来驱动音箱,结果如何可想而知,电流功放在20Hz的驱动力比电压功放强得多的多。当然用16W来驱动音箱也不正确,低频肯定能出来,但是低频的质量就不行了,而且容易把扬声器推飞。
TOP
22#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了解箱子低频段的“两峰一谷”,以8欧音箱为例,这个"假设20Hz时动态阻抗为16欧姆"基本就不存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20Hz时大多数箱子的“动态阻抗”已经基本接近标称阻抗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4#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4:32:00 发表
电流功放:在20Hz时仍然保持1A电流,因此压降变为16V,


输入电压不变,输出怎么变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对这就是恒流输出功放的特点,当负载阻抗变化的时候会自动改变输出电压值来使得输出电流保持恒定。

说个吓人的,如果输出没有接负载,那么你测量到的输出电压为最大电源电压。
TOP
26#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关于音箱阻抗变化的问题,可以了解一下音箱的阻尼系数。
TOP
27#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7:32:00 发表
对这就是恒流输出功放的特点,当负载阻抗变化的时候会自动改变输出电压值来使得输出电流保持恒定。

说个吓人的,如果输出没有接负载,那么你测量到的输出电压为最大电源电压。


是交流吗?静态而已!加隔直都一样,对于交流放大器而言,没有恒流和恒压的,不要把直流的概念移植过来,如果恒压和恒流的话,对复阻抗如何?功率因数如何算?
TOP
28#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7:34:00 发表
关于音箱阻抗变化的问题,可以了解一下音箱的阻尼系数。


音箱阻抗变化我测量的不多,几十个吧,所以不好把话说死。老兄是不是测量过标称阻抗8欧姆的箱子20Hz时阻抗达到16欧姆的情况?说说是什么箱子,有这样反常规的现象?
音箱的阻尼系数不就是声顺性吗?等于0.707时频响曲线最平坦,如果还有别的解释,洗耳恭听。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0-14 23:16:4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10-14 18:06:00 发表
是交流吗?静态而已!加隔直都一样,对于交流放大器而言,没有恒流和恒压的,不要把直流的概念移植过来,如果恒压和恒流的话,对复阻抗如何?功率因数如何算?


回答:是交流。所谓恒流指的也是交流,我所说的不论是输入功放的电压信号,还是功放输出的电流信号都是交流的。只恒流不恒压,功率因数是变化的。


不必有什么奇怪的,并不是我第一个提出的,业内也早就对恒流输出功放有了评价。在“单拿52SE对比ATC SCM7”帖子的第30页31页已经讨论过了,大家也认可了。

转贴:

原帖由 musicmad 于 2007-10-12 20:31:00 发表
转贴

关于恒流功放的一点看法


恒流功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扬声器的动态阻尼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谐振频段,(注意,是动态阻尼)还有1个作用,这里大家好象都疏忽了,就是可以提高功放的容性负载驱动能力,这点其实比前一点更重要。这2点是比恒压功放优秀的地方。但是,单纯的恒流功放在驱动扬声器的时候,缺点比恒压功放更多更致命。
    
    1。可惜,扬声器/音箱的测试,是以电压/响度来描绘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的,这就会使用恒流功放驱动的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曲线和其阻抗曲线相似,所谓小音量低音丰满,高音通透,就是这个缘故,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2。扬声器的低频谐振,主要靠声学阻尼系统来抑制(如果是号筒,密闭结构的箱体,其阻尼特性就要好于倒相结构的),电阻尼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过的去就可以,主要是拿来微调音色的。而大多数的时候。用了恒流功放,反而破坏了声学系统的阻尼效果(改变了Q,顺性等参数)。

    3。在高阻抗的位置,象谐振位置附近,因为是恒流的缘故,扬声器极容易过载,放出来的声音失真非常大,小音量还马马虎虎。

    4。说到底,这里看见的所谓恒流功放电路,不外乎是电流取样,电压负反馈的结构,对第二点提高容性负载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因为放大器的反馈方式还是电压型的。

    综合上述几点,我个人认为,在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特性测试条件没有改为电流/响度或者功率/响度的情况下,恒压功放的整体性能远胜于恒流/恒功率功放,这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成品功放几乎全是恒压型功放的原因。
如果你仅仅对恒压功放的电阻尼特性耿耿于怀的话,不妨做带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倒并不是说加了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就是恒流了(只是用了大电感做负载,电流不能够突变,电压变化大,电流变化小,所以说有恒流特征,这个和纯甲类功放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是恒压输出的功放,不管输出电压怎样变化,工作电流基本不变),而是用了输出变压器可以带来2个好处,1是可以隔离扬声器产生的自感应电动势,2是有极佳的静态阻尼。这也就是1台阻尼系数高达1000的晶体管功放,对低频的控制能力,往往还不如一台阻尼系数为10的电子管功放(带输出变压器)来得更好的原因。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4 23:31:32
TOP
30#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松香味,我并没有说就是到16欧姆,我只是假如。假设以下音箱阻抗的动态变化,借以说明恒流输出功放的特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