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复制链接]

查看: 32990|回复: 134
81#

回复:"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呵呵,非常有意思的帖子!!!;P
TOP
82#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首先祝:祖国万岁!
国庆节让人暂时放慢匆忙的脚步,闭门听2二天音乐,今早习惯地又打开了音响。回头发现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贝多芬,跟着是Kreisler, Sarasate,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小品让人留恋忘返,突然想起瓦格纳的“旋律是不道德的”,让人乐不思蜀的东西果然“不道德”。这不,脖子肩膀“嘎吱”直响,酸疼酸疼的,中午赶忙完成一组哑铃操,睡了3个小时,睁开双眼,翻了几页书,发现RACHMANINOFF又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肩上又是一阵酸疼…
不管怎样,国庆就是好,天天国庆多惬意啊。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83#

回复:"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真巴不得天天国庆,可是只怕无米寻求音乐了;P
TOP
84#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原帖由 novak 于 2007-10-4 15:45:00 发表
真巴不得天天国庆,可是只怕无米寻求音乐了;P

想起二件事情:
1、DG出版的王鍵“大提琴和吉他”这张CD,里面有一张香港电台制作的DVD,介绍了王鍵的成长之路,很感人,因无米,王鍵的第一把大提琴是他父亲手工给他做的。
2、多年前公差到广州,晚上到东山口一夜市逛,在一排专卖盗版CD摊档中见一老者肩上挂个帆布书包,里面装满了CD,感觉很有意思,在老者离开后,借和摊主聊天时打听刚才所看到的老者。摊主满脸的敬意,向我热情地介绍这位老人。原来这老者是一位老音乐发烧友,这里的老板都熟悉他,老人因钱不多,家里也没什么高档器材,但酷爱古典音乐,经常到夜市来购买廉价的盗版CD,即使是同一个曲目,只要是不同的演奏家、指挥家或者是不同的出版商。他都要买!据说家里的CD已快千张了。我离开夜市时,还看到这老者的身影依然留恋于CD之间。这事给我极深的震憾,想起自己家中的CD,几乎都是些音响“效果”碟,精选节选居多,天天和烧友们抱着器材比HIFI,追求的是动裤褪,高低延伸的快感,买回1812只播放其中的几十秒,雨果的梁祝也只是想听听什么是松香味,悲情城市是为了听低频!……突然发现“改正归邪”是正道。
现在好多了,什么单声道老录音,通吃!单声道还有黑胶味呢。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85#

回复:"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德彪西也发表过对瓦格纳的评论:

“喇叭的强音……特里斯坦野蛮的嚎叫……佛坦毫无人性的夸张……吵吵嚷嚷的音乐不停地喊着,‘我是最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瓦格纳多一点人情味,那他是真了不起的。”
TOP
86#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继续享受国庆长假,今天下午和晚上,换个口味,暂时放开自己喜欢的小提琴和管弦乐,泡上铁观音,打开还没吃完的“趣园”月饼,真心诚意地“专题”聆听了由Richter,Gilels,Rosenberger三位大师演奏的钢琴“新约”――――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真是赏心悦耳,清脆圆润的琴声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悲怆”“月光”“热情”……不愧是乐圣,乐思绵绵,首首不同,勇猛精进。在钢琴奏鸣曲这一领域,有人说就是贝多芬的自传真是一点不假。
在这庆典的日子里,还有特意多听了几次乐圣最喜欢(他说过的)的“热情奏鸣曲”,比较了一下Richter和Rosenberger二位大师的“热情”有何不同,Richter的是DECCA现场版本,在音效上当然比不上Rosenberger的TopMusic版本,不论是“前戏”或是“高潮”,毕竟男女有别,立判分明。Richter的双手始终从容地控制住这热情奔放的音流,他的热情是外向而直率的,相反,Rosenberger的感情表达相对内敛些,特别是在舒缓的“前戏”部分,她的触鍵细腻而轻柔,只有在乐曲“高潮”来临之时,你才会知道什么是热情似火!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轻易想到一个金刚怒目的战士形象:矮小精壮,脸色通红,一头暴乱的头发,那双小眼睛里永远透着既崇高又忧伤的感情。
聆听《热情奏鸣曲》时,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起贝多芬从伯爵宅邸奔出时的留言:‘你是一位伯爵,这不过是天生的偶然。相反,我在用自己的力量筑造自己。虽然世上有成千上万个伯爵,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87#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原帖由 zuoyi 于 2007-10-5 23:51:00 发表
德彪西也发表过对瓦格纳的评论:

“喇叭的强音……特里斯坦野蛮的嚎叫……佛坦毫无人性的夸张……吵吵嚷嚷的音乐不停地喊着,‘我是最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瓦格纳多一点人情味,那他是真......

瓦氏的‘参照系’也真可谓多矣……说实感,要论宏大深沉,比才难与瓦格纳争个高下……听瓦格纳的音乐,有时像庄严端丽的大理石雕塑,手触是冷的,一旦激情喷涌则又像病人高烧升火了。比才的歌剧、戏剧配乐与唯一的一部交响乐,却是健全的生人肉体散发着的体温”----辛丰年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88#

回复:"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有些很过瘾的东西!
TOP
89#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原帖由 爱hifi 于 2007-10-5 15:18:00 发表
想起二件事情:
1、DG出版的王鍵“大提琴和吉他”这张CD,里面有一张香港电台制作的DVD,介绍了王......


好文,好文!祝贺你从器材发烧进步到音乐发烧。不过呢,听音乐也希望器材的重播能力更好些啊!
TOP
90#

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原帖由 novak 于 2007-10-6 21:41:00 发表
原帖由 爱hifi 于 2007-10-5 15:18:00 发表
想起二件事情:
1、DG出版的王鍵“大提琴和吉他”这张CD,里面有一张香港电台制作的DVD,介绍了王......


好文,好文!祝贺你从器材发烧进步......

谢谢支持,大家共勉。
当然要承认,有一套符合自已喜好要求的器材来听音乐确系件好事。常想自己玩HiFI是为了什么,应该要为自己服务才不枉所付的时间和金钱。
15发烧,30人声,40古典,50而立,60不惑,70耳顺,80随心所欲不逾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