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专家"对“专家”的看法----乐界趣闻多
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乐史上“老柴”说人,当然被说也就在所难免了。
大家稍安勿燥,以下就是“老柴”背后有人说了:
“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像出麻珍,人们在青春期以前总要出一次,过了就没事”
“他的《冬之梦》梦太多。但冬太少。”
“他的第二号交响曲《小俄罗斯》脆弱、可怜、粗糙、平庸、幼稚、浮跨,终乐章更是怎样批评都不为过分”----(Cesar Cui,1835-1918)
“他的末二首交响曲庸俗、低级、下流、可笑,是一派地'假悲伤'”
“他的'悲怆'交响曲根本就是'断袖的悲歌'”----汉夫洛克.艾里斯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发出阵阵扑鼻恶臭,令人作呕”----Eduard.Hanslick,1825-1904,全欧州最尖酸刻薄的奥地利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