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839404142434445»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望勃拉姆斯(第45页有小克莱伯指挥布拉姆斯录影)!! [复制链接]

查看: 67820|回复: 524
411#

回复:回望勃拉姆斯!!

克莱姆配勒这两个录音,速度很慢,音感很 重,节奏自由,带有一种孤高之情,这正是饱经世事,历尽沧桑的人生写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2#

回复: 回望勃拉姆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3#

回复:回望勃拉姆斯!!

Gesang der Parzen,命运之歌,是一首为大型管弦乐团及六声部合唱所写的作品。歌词载自歌德诗「Iphigenie auf Taurus」的段落,歌词中描写命运的无情冷酷。布拉姆斯时以狂暴的乐音来隐喻命运力量,以低沈的音响来描写命运之残忍冷酷,使全曲充满恐惧及悲伤的气氛;直到音乐的最后,以圣咏般的旋律来申述命运,亦安慰卑微的人类,予人希望。全曲的和弦织度富变化,节奏具敲击感,半音阶的旋律,再次显示布拉姆斯掌握音乐与文字的绝妙!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4#

回复:回望勃拉姆斯!!

说明:本贴有一些资料是引用书籍和网上资料的,特此说明。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5#

回复: 回望勃拉姆斯!!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3-31 20:13:00 发表
瓦尔特的《德意志安魂曲》效果并不好,乐队很糟糕。最不喜欢的一个版本。倒是那首女低音狂想曲精彩之极!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125777984.jpg[/upload]


这首《女低音狂想曲》,是布拉姆斯为女低音独唱、男中音合唱团和管弦乐队而作,OP.53,作于1869年。歌词是用歌德的诗《冬天的哈尔茨之旅》。《女低音狂想曲》乃英语曲名,德语曲名为《歌德的冬天的哈尔茨之旅狂想曲》。《冬天的哈尔茨之旅》按冯至的译文,大意为:“像苍鹰在早晨浓厚的云端,展平柔软的翅膀寻索捕获物,翱翔吧我的歌,因为一个神给每个人注定了他的道路,幸福的人迅速奔向快乐的目的。但是谁的心若被不幸消耗,谁就挣脱不开铁丝编制的栅栏,直到无情的剪刀最后把铁丝剪断。粗暴的野兽挤入阴森的丛莽,富人们久已跟芦雀一起沉入他们的渊薮。幸福女神驾驶的车容易跟随,像从容不迫的随从,在修整的路上尾随公侯的队伍。但是谁在偏僻处,他的狭路消失在丛林,灌木在他身后,紧接着又合在一起,荒凉把他吞没。啊,谁医治这人的痛苦,他把香膏当成毒药,从丰富的爱里,吸吮人的憎恨:先被蔑视,如今是个蔑视者,在不满足的个人欲望中,他暗自耗尽自己的价值。爱的主宰,从你的诗篇若有一个声音灌入他的耳里,你就使他开怀,打开云雾迷蒙的目光,看见千股清泉,涌在沙漠中焦渴者的身边。你带来许多快乐,对每个人都超过限度,你赐福给狩猎的弟兄,踏着野兽的踪迹,以乐于屠杀的年轻人的高昂气概,他们是迟来的除害者。农民多年来用棍棒,无祛抵御这些灾害。但是你把这个独行人裹入你的彩云里。爱啊,你用冬青围绕你的诗人的湿润的头发,直到玫瑰又成长开花。你用朦胧的火炬照耀着他,在夜里涉过浅水,在荒凉地带,走过泥泞的道路。你用千红万紫的晨曦愉悦他的心,你用凛冽的狂风把他吹向高处。冬日的河流从岩石倾注他的赞美歌。你可怕的山峰上,白雪皑皑的峰顶,成为最亲切的感谢的祭坛,过去百姓似曾想象巫婆和妖魔在那里狂舞。你以尚未探索过的胸怀,秘密而公开地矗立在惊奇的世界之上。你从云端眺望,在你身旁,从你弟兄们的血林里,灌溉世上的丰饶和壮丽。” 米勒的女低音虽 然不能说是最好的,却也相当出色,她的音色本来就有点儿虚茫茫的感觉,十分对景。乐队演奏也有细腻入微的心绪刻划和氛围烘托。录音更是精彩,人声和乐队饱 满透彻,正如刘名振所言:“这可以说是录音中的典范级作品,不但女低音录得好,管弦乐部分更是惊人,各声部清清楚楚,在CD上听来甚至比那张最有名的贝多 芬第六还好上一截。”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6#

回复: 回望勃拉姆斯!!

卡拉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7#

回复: 回望勃拉姆斯!!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4-25 18: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3-31 20:13:00 发表
瓦尔特的《德意志安魂曲》效果并不好,乐队很糟糕。最不喜欢的一个版本。倒是那首女低音狂想曲精彩之极!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125777984.jp......


S兄,瓦尔特这个《德意志安魂曲》你觉得不佳我相信是受了录音的影响,此外他的单声道和立体声录音差别较大,特别是低音部分,立体声的这部分表现可以让人沉醉其中,你看后面的《女低音狂想曲》是立体声,那种效果就出来了.如果是单声道,可能就是一团雾蒙蒙的声音.瓦尔特的录音极少有让人失望的,特别是重头戏,基本上不会,我听过的他的录音中,目前只有单声道的R.施特劳斯让我觉得他不在状态,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TOP
418#

回复: 回望勃拉姆斯!!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7-4-25 18:5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4-25 18: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3-31 20:13:00 发表
瓦尔特的《德意志安魂曲》效果并不好,乐队很糟糕。最不喜欢的一个版本。倒是那首女低音狂......


谢谢桂猪兄!好多天不见,挂念。论坛不能少了你。谢谢你的提醒。我很久不听这张唱片了。当初只是觉得德意志安魂曲录音很糟糕,对这首作品谈不上有比较深的理解,看来有必要重温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19#

回复:回望勃拉姆斯!!

看到S兄引了《女低音狂想曲》这么大段资料,我想应该是比较喜欢这部作品,我曾经听过一个罗斯鲍德的版本,让我侧目,那个女声非常动人,我以为比米勒这个好,当然是出于我个人的喜好,供S兄参考.
此外,瓦尔特的布鲁克纳《感恩颂》、莫扎特《安魂曲》好象都是单声道,同样受了录音影响,合唱团不变,听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殊为遗憾.
最后编辑桂猪 最后编辑于 2007-04-25 19:18:01
TOP
420#

回复:回望勃拉姆斯!!

想当初萨尔兹堡音乐节的黄金时代就是瓦尔特创造的,他的水平当然不容怀疑。我也知道兄台特别喜欢瓦尔特及他的理念,期待你谈谈瓦尔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