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讨中高档CD机的差别 [复制链接]

查看: 45464|回复: 145
61#

哈市韩 在 2006-11-15 8:18:4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部分室内乐也需好的CD系统,如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我买的是爱莫森版,以前有网友评价录音干涩,我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不那么柔和,但质感不错,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些早期的数码录音,虽然比现在新出的品质差,但好的音源放出来,也是可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想起许多网友对EMI的ART技术很排斥,认为新出的唱片品质不如以前了,这点可议。
我的意见是,现在无论唱片也好,器材也好,都在往全频的平直上努力,表现在听感上就是中频段没有以前饱满了,也没有以前温暖了,而如果整套系统偏于明亮,略瘦,那么新的EMI唱片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单薄,不那么舒服,而以前的声音似乎更讨好一些。我记得台湾音响论坛对EMI唱片的评价是,极为出色的透明感,极为纤细的高频,恐怕许多人感觉不到了,很可惜;原因他们也指出了,"在一套偏薄的系统中是感觉不到EMI唱片的美的"。但话说回来,如果系统略肥,恐怕DECCA的饱满感也会由于过于宽大而使听感打些折扣。

很有些水准。
CD系统有信息量丰富和相对不够丰富的区别;箱子同样也存在还原信息量丰富和相对不够丰富的区别;功率放大器也一样。最重要的还是信息量丰富加平衡,(除了两端延伸外)其他方面都基本包含在内了。
TOP
62#

好久不见,哈兄进步神速,发烧友买二手器材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花钱少,进步快。
TOP
63#

野火春风 在 2006-11-14 16:20:54 发表的内容
好久不见,哈兄进步神速,发烧友买二手器材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花钱少,进步快。


野火过奖了,不知现在老兄玩什么?我们的工作季节性很强,3-10月很忙,11月后就没什么事了。
TOP
64#

前面说过,中高档CD机的两种论点,即超值论和物有所值论,我偏于物有所值论多一些,一是好出来的那部分声音很难量化,而且做到这一点的机器很少,如果不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个品质,那它就是物有所值的。而我支持超值论主要原因是:在播放很多类型音乐,较便宜的机器也能播的很好。所以如果CD收藏不多,又不想尝试复杂音乐,一台5K-1W的机器也能基本满足要求。不见得更贵的会好出多少。

我常用ATOLL CD100听的音乐是一些旋律性比较强的,如海顿,莫扎特的(除安魂曲等合唱外)的所有类型,部分巴洛克音乐,陈洁丽。。等的流行音乐,部分录的比较好的室内乐,基本能满足我现在的听音要求。
而有些音乐就不行,以马勒为例,腾斯泰特86年录制的第八交,评价很高,认为是EMI的录音杰作,但只是PART1的25分钟我就无法听完,这也是我收藏唱片中最难播好的一张,以至一年都听不上一回。前两天拿出来听,竟然让我感动了。原来合唱与重唱录的那么美,再用ATOLL播,依然不能接受。
所以如果你还想听斯特劳斯,听听斯特拉文斯基。。等一些近现代作品而又不想吵闹(原本就不应该吵),还是往高级的CD上努力吧。
最后编辑哈市韩
TOP
65#

这么老的贴子都翻出来了,作为楼主再不出来说说就不像话了啊!我现在用的是G08+ARC LS2+BRYSTON4BST(新版),感觉分析力较以前的508.24高出一截,特别是LS2前级花800银子上了一个基本全新的德根E88CC,这个搭配用来推我的瑞宝银参考也相当不错,特别是低频的质感和速度尤胜大情人一畴.惟独推贵族的1SC却是一踏糊涂,有一说一,呵呵
TOP
66#

看到写得这么好的贴,我在尽情的享受......
TOP
67#

贴错地方了,挪到"大情人的经济搭配",顺在此请教一下G08同588.24对比试听到底有何进步或根本不如?
TOP
68#

关于玩音响还是听音乐,不断有这方面的争论,包括台湾的音响论坛,英国大名鼎鼎的留声机;如果我们大家静下心来分析这件事,其实是争不起来的,因为无论偏向于哪点,都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快乐,况且,好多玩音响的人也在慢慢喜欢上音乐,喜欢音乐的人也在慢慢追求好的音响效果,只是由于不同的音乐修养和不同的经济条件,达到不同的阶段而已。
我的观点是,只要它能带给你快乐,而又不损害他人利益,那就可以追求,其实我很羡慕那些只用简单的收音机就能陶醉在音乐中的人,我也羡慕那些听听1812的炮声就能心满意足的人,都很好,只要快乐。
TOP
69#

LP的魅力在于各频段的密度很高,听感上感觉有力有形体有重量有肉(尤其是历史录音)。而且由于全程模拟,即便信号有损失也是慢慢衰减,不像CD存在的数字压缩信号损失是一截一截的尖峰削平或者跳跃式变化很不自然(所谓的“数码声”),故而LP可以真实反映音乐的微秒变化,听感上十分的自然,有时候被称作“活生感”或者“现场感”,虽然它的高低频延伸指标比CD差多了。这一点的对比犹如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对比。

但是高级的CD机完全可以做到接近LP那样的全频段密度,和通过新式解码算法或者高级材料的使用和线路的改进达到接近模拟的信息量。(这两点很难,也很关键,同时也很费钱。也解释了为何有这么多差价的CD机存在)。而CD机或者说数码音源固有的高低频延伸好的优点,使得高级CD机在兼顾了形体感重量感的同时,可以做到更好的透明感层次感以及低频极低频的真实感,更为真实细腻的质感,同时还有接近任何极限工况的速度反应。尤其在钢琴的重播上,高级数码音源是占据优势的。

SACD和DVD-A商业上的失败有其特殊的原因,但它们的声音的确比CD提高了很多,尤其是DVD-A,它们的声音走向思路是沿着CD的优点加以提高,并且融合了LP高密度高能量和声音自然的优点(没有压缩自然就没有损失了,DVD-A就是硬碰硬用海量容量来无限接近模拟)。从而做到用比较低的硬件成本,声音就能轻松超过原来的天价CD机。可惜,推广失败了。。。
最后编辑scfan
TOP
70#

好文!受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