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教堂 在 2006-9-9 4:04:27 发表的内容 * 帖子主题 * 如何回避DIY或者“摩机”过程里的误区?
如何DIY或摩机回避误区?答案是根本没得回避 唯一办法就是不要DIY,不要摩机。
如果DIY和摩机不是为了兴趣,最好不要摩了。 如果摩机是为了理想的、忠实地还原录音,我看也不必摩了,因为声音根本没有标准。 你的器材和环境跟录音师的不同,你听到的东西不是录音师听到的。而录音师听到的会是现场的声音和自己制作的声音。
而“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我的观点就是转盘能正常读取信息,DAC正常做DA转换,功放能正常工作使喇叭发声,仅此而已。 |
恰恰相反!
首先我们对“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的理解就存在根本的区别。你的理解是所谓的“能正常工作”;我的理解是具备“完成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性能。
什么是“完成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性能?就以你上面说的为例:转盘能正常(并按照理论研究结论完整地)读取信息,DAC能(按照理论研究结论完整地)正常做D/A转换,功放能(按照理论研究结论完整地)正常工作(放大信号)使喇叭发声。
那么;如果理论研究结论转盘应该能够完整地读取信息,结果只是所谓的“正常读取信息”而且丢失了部分数据信息;理论研究结论DAC能完整100%地做D/A转换,结果只是所谓的“正常做D/A转换”而且丢失了部分数据信息甚至引入噪声;理论研究结论功放能完整地放大小信号,结果只是所谓的“正常工作”而且丢失了部分大、小信号甚至引入失真和噪声;…………。如此这些偏离了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现象,能够说它的“基本性能”合格吗?
正因为如此这些偏离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现象普遍存在,“摩机”——就有了必要性、方向性,同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必要性——是因为如此这些“偏离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现象”普遍存在;
方向性——就是如何尽量减少和避免如此这些“偏离理论研究结论定义的基本使命任务的现象”发生。偏离了这个方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误区。也是我强调“高技术指标”这个“基本门槛”的基础依据。
这些问题解决了,声音的相对标准就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