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沙咸迷不容错过;《梁祝》迷不可轻视;古典迷不能忽略的CD―... [复制链接]

1#

一直以来,《梁祝》在国人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连我这个崇洋眉外的人都未能把这首优美哀怨的曲目排除在我的CD柜中。但真真正正使我“带着想听的心情去听”的《梁祝》版本是由沙咸(也有人称他作“沙汉姆”)开始。

冲动地想拥有《梁祝》是由柴亮+范焘的组合,一张24K日本版金碟,高频凌厉延伸十分出色………..哈――这张帖只讲演奏,录音不是主要,不说了!!――柴亮在二十几分钟的演奏里面,开始段还非常出色,有一贯的《梁祝》风格,内中夹杂着个人对这首曲目的理解,中后段可能因技术或者体力所限,有一些技术层面要求较高的段落老是觉得他有点力不从心。对于柴亮,我只能简单、肤浅、片面地一笔带过,毕竟,已经是3、4年前的印象了。

马勒交响曲之于伯恩斯坦;正如《梁祝》之于西崎崇子一样,倘若在《梁祝》的专帖里不提她,很多《梁祝》迷一定有意见。《梁祝》得以为国人甚至为世界所认知,西崎崇子绝对不可或缺,功不可没。17年前首次在被动的局面下在音乐课中听《梁祝》,依稀还会记得是西崎崇子的版本(老师讲的,我可听不出来),17年后的今日我也很难想像一个高中老师还可以拿得出什么版本出来,西崎崇子版应该是没有错了。今日再听西崎的《梁祝》,当弓弦相触的瞬间已经洋洒着哀、凄、恸三种感情,女性的演奏家一贯的个性特点在西崎身上是一个写照。我还未有机会听过西崎的其他曲目,不了解她其他的演奏是否都与《梁祝》一致――阴柔的运弓,像是刻意地营造出《梁祝》的故事内容上的特点。我由头到尾几乎都没有听过西崎对《梁祝》刚强的一面,乃至到“抗挣”段,梁祝二人也只是默默地、平静地抗;化蝶,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其实我只是从《梁祝》的编排标识上“听得出来”这段是化蝶,之于我自己对化蝶乐段的理解,我个人感觉西崎由开始已经在化蝶――即一开始已经进入故事的结束,之前已经说过,西崎一触弓的瞬间,已经预视着《梁祝》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可能是情绪上被调动出来过于过于地早,听到最后我连一丝丝的“悲”也悲不出来;最后不得不说一说乐团的表现力,出彩的部份是还是有的,乐团越到最后越是入态,弦乐部比较薄弱是我比较不满的地方;




很多《梁祝》迷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是谩骂声不绝了,这也是我写帖前可以预见的,倘若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性格,《梁祝》版本何须有如此多呢?艺术本身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关键是大家如何去理解。

言归正传,沙咸,是国际级小提琴手,大家不会否认吧?沙咸今次对《梁祝》的灌录,引用艾格蒙特A-1胆机总设计师梁庆森先生的一句话:“沙咸找来一个中西文化结合的国家作为《梁祝》伴奏的乐团绝对不是出于随便!”。梁生的话我很是认同――新加坡交响曲团。新加坡的确与香港、澳门等地相似,一个中西文化结合的城市。《梁祝》是我们音乐史上的瑰宝,现由一个世界知名的美籍小提琴手亲自操刀主理,很多铁杆的《梁祝》迷或者讲是西崎崇子迷还未听演奏已经想学一学晋文公遇秦穆公――退避三舍。我绝对理解大家的心情的,但不抱肯定的态度,不过退一步讲,一个国际级的演奏家,演奏一首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曲目,不正是对我们艺术文化的推广吗?不正是对我们文化艺术的肯定吗?沙咸演奏没有中国气息?不要忘了,这是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是西方的乐器!!

更可能是耳濡目染、也更可能是先入为主。《梁祝》迷已经对西崎版《梁祝》顶礼膜拜。我可能是少数先听沙咸再听西崎的人,我以事论事,以演奏论演奏;就技巧,沙咸是技术性击倒西崎的。沙咸的《梁祝》,你可以完全感受不到他在拉弓的时候有一丝丝的犹豫、莽撞,是一种张力、章法上的美学。西崎是一开始就结束,沙咸则是娓娓道来,在不经意之间结束。

开章。无疑,在熟悉《梁祝》故事的乐迷来说,100%是西崎好,西崎体现了祝英台在故事中的弱,但有时我觉得西崎的弱实在有点过火。沙咸不同,与西崎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的性格,非常中性地开章。沙咸是把你慢慢地带进《梁祝》的世界,有起落、有跌宕、有高潮、有感情色彩,你一路沿着沙咸的思路下来会不知不觉被他带进一个“现实主义”的《梁祝》故事;而西崎则是《梁祝》的另一种表达――“浪漫主义”。西崎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梁祝》中表露无遗,西崎是一种以“化蝶”为依归的艺术表现体;

沙咸对《梁祝》化蝶段的处理手法其实很内敛,那种悲的情绪你一定要用心去感受,当你听到沙咸招牌的呼吸声,再联想《梁祝》本应的故事的时候,你的灵魂之窗不知不觉会填上一层厚厚的水帘。化碟段可能是沙咸与西崎对《梁祝》最见分野的地方,可能是大家文化背景所致吧。

沙咸是一种慢慢地把你的情绪带向高潮,英台山伯相识、相知、相爱、相分,泾渭分明之中又透出环环相扣,使你感到他的《梁祝》越来越恸(没有打错字)人,这种情感的堆砌、叠加的处理手法都不是最醉我的地方,最使我迷醉的是沙咸的情感仿佛无限,到最后化成蝶仍然使你自由飞翔于一个3D的空间;西崎崇子打一开始就营造出《梁祝》最颠峰的情感一面,颠峰以后无力再吸引我(只能讲我)去细细口味后面的内容,到最后高潮也只能草草。不过我是一个天生喜欢女演奏家的人,无论是钢琴、小提琴、二胡、高音。粗听,西崎崇子是我的选择,她的用力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同于沙咸的张狂;但细听,沙咸是我不二之选。




沙咸与西崎对《梁祝》的“构图”大相径庭。我总是觉得大家不应该带着情绪去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梁祝》故事与演奏家气息相结合去理解、去重新认识我们的《梁祝》。

最后说两件事,乐团。其实新加坡交响乐团和名古屋爱乐乐团,表现力大家也在伯仲之间,但我更偏向于前者。就乐团与小提琴手(沙咸和西崎崇子)的水乳交融性,大家各有千秋。但沙咸和西崎两把小提琴,沙咸太突出了!!

小弟浅见,请各位指正!!
分享 转发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2#

无论是哪个版本,哪个人去演奏(绎),最后还要跟西崎崇子的版本作比对,西崎崇子已经俨然成为《梁祝》嘅标尺。这张帖,重点不是讨论哪个版本好,主旨在于要《梁祝》迷跳出水井,看看外井以外还有其他东西。我并不是《梁祝》迷,听过的版本也只有三个,我觉得沙咸好,所以就罗西崎崇子这把尺来度。
最后编辑仁厚里权少 最后编辑于 2012-07-16 15:38:32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3#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7-17 9:14:00 发表
多谢楼主分享心得,找张来听听。
建议持反对意见的具体说说理由,让我们增长一下见识。

昨晚再细听西崎崇子与沙咸的版本各一次,觉得西崎崇子还是过于柔弱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4#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2-7-17 9:58:00 发表
听过沙涵姆版本,再听其它版,总感觉技术拖累了艺术。
其它版本多少都有自己去演一回历史的负累,人物情感多一点煽、一点腻。
沙涵的至少把故事看得清了些,人人都把马少爷当坏蛋,沙涵的马少终于是个正常人。

兄长还是一个比较看得客观的人。《梁祝》一直被人们扣上“应该带着伤感”去演绎、去欣赏的帽子,好像一“违背”这个原则就不是《梁祝》的本意,昨晚我特别特别地注意西崎崇子和沙咸运弓嘅流畅性。觉得沙咸还是相当地大胆和肯定,该如何就如何。最后一段化蝶,倘若不是俺女人开门的锁匙声我已经控制不了流下眼泪;西崎崇子打一开始就令我心酸,最后10几分钟,我根本静静地坐下来听的心情也欠奉,点解??吸引不了我,西崎崇子的高潮是在开头5分钟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5#

哈!!各位终究还是脱不了对《梁祝》的版本讨论,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无论是哪个国籍的没有家,除了亚洲裔的,好像还没有一个纯“外国人”演奏过《梁祝》,就沙咸来说,他演奏《梁祝》,算不算得上是对我们祖国的曲目的一种推广呢??
说一下琴--小提琴,就沙咸的那个《梁祝》版本,他的琴音实在是太抢耳,可以说得上是“小提琴与乐团平衡”或者更甚。甚至到最后一段有一小截的大提琴也觉得大提琴无比地弱!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6#

原帖由 东方路人 于 2012-7-17 11:47:00 发表
西崎崇子的演绎也有很多版本,时间跨度也较大,演绎也应该有所不同吧?
其他人如俞丽娜、吕思清也有不同时期不同的版本。

兄,您好!!您说的情况我有所了解,帖中主要是说西崎崇子与林克昌那个版本,甚于其他版本,就要靠其他兄弟指点了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7#

原帖由 ABING 于 2012-7-17 12:11:00 发表
楼主的乐感乐思能力很强,西崎崇子的分析很贴切,我个人最喜欢西的演绎。沙汉姆的版本没听过,担心他会像吕思清一般将梁祝演绎成学院教学版,因而也就没留意去收听了。

沙咸的演绎没有你担心的情况,我完全感觉不到是一种“教科书式”的演绎。我觉得兄真是要听一听沙咸的版本,除了买CD外,其他途径也非常多非常方便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8#

原帖由 东方路人 于 2012-7-18 8:58:00 发表
我也喜欢沙汉姆的梁祝。转一文:《关于专辑的说法》
  和沙汉姆合作的是新加坡交响乐团,他们已经为《梁祝》排练过多次,该团音乐总监、指挥家水蓝在演出前透露,“沙汉姆经常和乐团的演奏家讨论这部作品,他熟知每一段音乐背后的故事,对《梁祝》的理解比我们很多人还深刻”。
  一位专业人士对沙汉姆的演奏评价说:“他是完全按照总谱来演奏的,他和乐队一起挖掘出了很多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速度不是很快,不急躁,

十分感谢东方兄引此一文!!!同时多谢东方兄对该帖的支持和回复!!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9#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2-7-18 10:49:00 发表
这张唱片出来二年多了吧,感觉一直是水波不惊的,且不论《梁祝》、沙涵姆、小提琴……
爱乐人,要的就是动听,她有!

很想和时光兄交个朋友,一边饮茶一边听下音乐!!时光兄是哪里的??我是中山石岐!!
要进一步了解沙咸嘅《梁祝》,尤其是传统的《梁祝》迷,一定要摒弃以前固化在脑子入面的思想,以一个全新的感受去欣赏。我开始听阿巴多的时候也遇到一些困难,因为要抛开卡拉扬,最后才知道世界上除了卡拉扬,还有更多好的指挥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0#

原帖由 guoki8 于 2012-7-19 0:23:00 发表
听过沙喊的不是太喜欢,总感觉情感不是太到位,还是喜欢雨果孔朝辉的多点。。

其实不是情感不到位,是十分内敛,只有听沙咸我才有“想哭出来”嘅感觉!兄长可能要多用点时间品一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1#

没想到沙咸的《梁祝》还真有一些人知道、支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2#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7-21 6:31:00 发表
很久没听西崎崇子的版本了,虽然多年前玩佛山钻石888套装音响的廉价LP机时就买了她的梁祝,也是家中梁祝的唯一LP版本。
从仁厚里权少的文字中看,西崎崇子的演奏更象电影配乐的手法,一开始就预告了音乐故事的悲剧结局。这令我想起了《铁达尼号》的电影配乐,在前面启航的章节中即使营造了“JACKEY赢了船票成功登船,铁达尼号盛大启航”的欢庆氛围但音乐中却总有低沉的音调潜伏在里面暗示这骄傲的处女航最终的悲剧

我自己个人喜欢一种“慢慢地带你入局”嘅方式;正如体育比赛,结果让你我想不到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3#

好的版本1个起2个止,我的贝多芬交响曲版本,也只有3个;卡拉扬60年代版,买回来几年也没有心情去拆开来听;有一个是旺德的版本,觉得一般般;
上面“莱纳”兄说看半天不知道沙咸是谁,证明你没认真看帖子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4#

原帖由 潇湘水云 于 2012-7-23 23:06:00 发表
口味和楼主不一样 喜欢4个版本 俞 孔 西崎崇子和吕,手上也就这4个人的CD,各有千秋,其它的不喜欢,刘和盛的版本原来有,外国人拉的我认为西崎崇子无出其右者

兄长这句:“外国人拉的我认为西崎崇子无出其右者”,你听过沙咸啦?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24 17:01:00 发表
原帖由 大枣 于 2012-7-22 18: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2-7-17 11:27:00 发表
哈!!各位终究还是脱不了对《梁祝》的版本讨论……

说到音乐演绎,肯定离不开演奏版本,国外好的古典音乐,都会有不同的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演绎出不同的音乐版本的,并且还有许多的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不同的年代的

多谢张兄支持本帖。刚才读了张兄的回复,只有首个自然段是对《梁祝》版本的理解,其他都是对《梁祝》曲目的解释。其实无论是《梁祝》还是其他曲目,最令我接受不了就是这个地方“.......演绎细腻动人,音色表达很女性化,句法亦很好。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音准方面不大好”。有一种情绪,当你知道你要“仰后跳投”的时候,技术动作你也知道,但你就是做不到。这种情况很是常见,尤其是柴亮&范焘的版本。无可否认,这个是演奏家的则重点,或者说避重就轻。沙咸没有这种情况,要技术有技术,要细腻有细腻,要造句有造句。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6#

在这里插入一句:请大家不要把自己没有听过的版本用一种,“我想”,“我认为”,“他(她)应该是这样的方式去作抨击。但,倘若某个版本你听过后,可以各抒己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7#

原帖由 chenjl65 于 2012-7-20 14:09:00 发表
      刚才又读了众位的帖子才发现,你们都是下载来听的,而且都是用耳机而不是用音响铭器来听的。听音乐还是要听原版的。
   对于梁祝版本的理解,限于每个人欣赏水平、个人爱好、音响器材及音响软件质量的不同,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不能一味地就下结论就是那个版本最好,也不要听介绍说某某的版本怎怎强力打造等等。要靠你自己去理解,比较。这个需要你反复听!听得遍数多了,听得版本多了,你自然就明白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下载来听的,我就肯定不是,我是通过合理、合法途径买正版碟听的!!其实你说的下载来听,我一直有注意这个问题,用耳机、听下载与用音响听碟感觉是不同的,我没有提出来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而这帖子只讨论沙咸版大家接不接受,其他问题就被忽略了!!
强调一下,我听《梁祝》,判断“好坏”,不是看制作的牌面,是实际出来的效果的!!沙咸是令我感动的一位!!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8#

原帖由 reed 于 2012-7-21 0:38:00 发表
原来权少在中山石岐,难怪在广州地图上找不到仁厚里。

我不是梁祝迷,手上只有西琦这张,听感与权少类似,但以前没有深究,听权少这一分析,的确有同感。

哈!俺是地道石岐仔!!有机会兄长到中山可以找找我一起听听音乐,我电话是一三六零零四个三七零,24小时开机
不敢讲什么分析,只是讲讲个人感受,谢谢兄长支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9#

哈哈哈哈!!!真是高兴啊!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当然也有人中立!!真感谢各位捧俺的场........俺?不是俺,说错了,俺有多大能耐要人家捧场?都是捧《梁祝》的场!!!俺正在积极找一找俞丽拿的版本回来听呢,可是都没有朋友有这个版本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