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发烧的边缘上行走 [复制链接]

查看: 119357|回复: 162
121#

上面图片中,图1上镜的是我其中一块水田,面积1亩2分税。

一畦春韭绿,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黛玉这几句诗,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坛子里耕过田犁过地的人应该不太多吧。即使同龄(我奔4,不算太老)。我小时候早就和平了,就还算不上盛世呢。有时甚至还是“饥馁”的。跟着父母耕田种地,建一间瓦房,很长时间一天只能中午吃一顿饭,早晚餐喝粥。

劳力上我与母亲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17/11/8 11:19:34
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很有道理的。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22#

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很有道理的。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老浦东 发表于 2017/11/8 16:31:38

浦东大侠早!没有那严重,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只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普通经历。那个年代,多数农村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只不过怎样去对待与理解这份经历而已。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3#

老浦东也在农村玩过几年。

现在你家一亩二分地种稻一家人吃不完。

以前是不够吃。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24#

田地田地,田与地是不同嘀,这一句暴露了浦东大侠只是个伪农村人。
家里共有4亩田,另有几块地。留下那片水田是最近家的,其他的无偿借给邻居耕种了。

留下的这一亩二分也是请人耕种,费用相抵用母亲的话说是种一造赚一造。这样既有好米吃,又不用自己劳作太多。十几年前,出来工作后就让父母不用再耕种了,但他(她)们闲不住,就留下这小块,粗重活请人做,小意思他们自己折腾下,当活动身体。这边好十来八年前就开始逐步机械化了,现在从犁田、插秧到最后收割都是机器操作了。上周末载家回家问了下,一亩收割机的费用是120元。

山边的旱地早就不种了,小时候是种花生、玉米、豆类、蕃薯的,那时可是重要的粮油来源。现在是回乡镇买乡亲种的花生,去机房以传统方式榨油食用。
生花生(指拔回来带壳直接晒干,不经任何处理)一直很喜欢吃的。母亲就时常买一些乡亲们的生花生回来给我。每晚泡茶听音乐,就着茶水吃一些,满口的芳香。
同样处理的生葵花籽,各种瓜子,都是喜爱的。吃着最是原汁原味。

这味道里,是老家的乡土芬芳。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1-09 17:47:19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5#

田地田地,田与地是不同嘀,这一句暴露了浦东大侠只是个伪农村人。
家里共有4亩田,另有几块地。留下那片水田是最近家的,其他的无偿借给邻居耕种了。

留下的这一亩二分也是请人耕种,费用相抵用母亲的话说是种一造赚一造。这样既有好米吃,又不用自己劳作太多。十几年前,出来工作后就让父母不用再耕种了,但他(她)们闲不住,就留下这小块,粗重活请人做,小意思他们自己折腾下,当活动身体。这边好十来八年前就开始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17/11/9 11:07:44
看来老浦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失败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26#

好文!
TOP
127#

看LZ佳文,感慨颇多。七零年代初热衷装半导体收音机,到处淘处理的便宜零件,从单管机装到六管机。电烙铁当然有,万用表可是一直向往而没能实现。记得有一次,母亲单位的同事来家里,母亲有些骄傲地说:我儿子喜欢装收音机。谁知母亲同事却恶狠狠地说:我儿子要弄这个我打死他!听了这话,我和母亲面面相觑。
TOP
128#

看LZ佳文,感慨颇多。七零年代初热衷装半导体收音机,到处淘处理的便宜零件,从单管机装到六管机。电烙铁当然有,万用表可是一直向往而没能实现。记得有一次,母亲单位的同事来家里,母亲有些骄傲地说:我儿子喜欢装收音机。谁知母亲同事却恶狠狠地说:我儿子要弄这个我打死他!听了这话,我和母亲面面相觑。
ganke 发表于 2017/11/19 20:06:13

这个邻居母亲也真是奇葩了。好在你母亲没有受到她影响,哈哈。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9#

昨天一位医术了得的中医朋友带了一位钢琴老师来访。交流之下是一位很有水平的朋友。她的亲戚是国家歌剧院的管风琴手(居然也是个女生),分享了一些难得的管风琴的资料。后来我们也播放了一些管风琴作品。
很投契,从器材音色、平衡度,到演奏者的现场掌握。从乐理乐器,聊到国学民乐,到中西方音乐差异、文化差异,人文特色与影响。作为钢琴相关,我们也讨论了李云迪和郎朗。从她身上我进一步得到一些乐器、乐理专业知识和感染到音乐素养;她形容在这里聆听音乐就像坐在室内乐厅A区前几排听一样,也诧异这5.5瓦廉价小胆机及5寸小箱(她的原话是“碗口大的喇叭仔”)能出来的平衡度,及贝九交响与管风琴的基本动态质感。下午一真聆听、交流到晚上7点多,舍不得去吃晚饭。后来他们家人来电话要用车才走了。

有水平有素养的人总是谦逊宽容,赞人不吝词句,她形容这次见面是一场“音乐盛宴”、“精神大餐”。以我从她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而言,的确属实。与这样的人交流讨论,也是最为愉悦。相约下次再聚。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1-20 10:35:07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30#

令人陶醉的好声音!!!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