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极品器材的声音完整性——全球限量30对的高文旗舰后级玩转丹拿证... [复制链接]

查看: 112947|回复: 106
1#
          1,空间的决定性




          开篇 先弄明白一个道理,声音喂饱空间后,空间的大小决定音场的规模!



        过大的空间放置小系统,声音过于稀梳,很难喂饱房间,听什么都会有股子寡味!

      相反,小空间玩大喇叭,假如之前是玩小喇叭时已经喂饱房间,那么大喇叭并不能带来更大的音场规模,但是密度会变大,同时乐器结像也会变大!乐器结像变大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小乐器的结像不大,声音不失细致,仍然可视为提升!比如,小箱子播放交响曲大提琴部,小里小气的,但是大音箱播放出来就庞大得多了,声音结像是否庞大过度,用人声一试便知,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才是正确,不然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谈何重播?


       回过头来,我们经常听发烧友讲音场破墙而出,不但破墙而出,而且后来还说音场越来越深,那么假以时日音场此不是从广东跑到北京去了?可是在现实当中却从来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任你器材牛比哄哄,换上了十多万一条的线材,原来的破墙还是差不多!如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空间的特性基本决定破墙的深度与宽度,任你换更大更贵的系统也没辙!


       2,系统的短板


        系统的短板是一个非常微妙和深奥的问题!假如我们能明确地知道系统的短板就可以轻松地对症下药了,可惜音响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上很多线材、附件、部件,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如此一来系统的短板就笑嘻嘻地跟我们捉迷藏了。别以为这是低端器材的共性,极品器材同样是这个德行,比如,某系统,用群星荟萃的旗舰唱放,声音阴柔,听感好,但是听动态大的碟,少了那股**劲头!换上柏林之声旗舰唱放,张力动态都有了,就是声音有点硬邦邦的。总的来说,音响系统,你越是玩进细微处,你就越发觉人类知识、力量的渺小,当然,玩不进细微处又有点本事的人,很容易会觉得天下劳资第一的!话说各行各业不都是酱紫吗?



       假设在同一个空间里,在喂饱空间的基础下,不同等级的音响,所呈现的声音规模是不会有根本性的差异的,也就是讲几千元的舞台音响和几百万的发烧音响在声音规模(量)这方面来说,是不会区别太大的,但是两套系统给人的听感(质)却大不一样,也就是讲音响系统真正值钱的是声音的质感!!上佳的声音质感给人各种美妙的感受,质感不佳的声音给人各种难受,要听大声兼恶,去K房足够了,何必费那么多心思玩HIFI?这个道理似乎任何人都懂,我可以告诉大家,懂是懂,但是绝大多数懂得不深!为何这么说?下面来展开一下:


        上面论述的基础是什么?喂饱空间!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最基本的是我们要看菜吃饭,按照空间的大小选择喇叭,选择的喇叭小了,喂不饱房间,任你如何玩,都只能听听味道!记住,同一品牌的HIFI器材,入门与旗舰的最大区别是,一个只能在小房间里耍,一个却可以在大空间里挥洒自如!也就是说,声音规模是决定音响器材价格的基本!有了足够的规模,才有讨论声音质感的资本!


       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因为消费习惯或者各种原因,发烧友们往往喜欢不断地在某一个环节追加升级,而无视明显的短板!不贵的器材,却用上极品的线材,甚至还见过一对喇叭线是音箱的数倍价格。毫无疑问,突出某一方面同样可以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人家有钱啊,有钱当然可以任性,平民发烧应该尽量杜绝这种非理性的升级!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10-19 14:36:11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7/6/16 11:21:32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喂饱空间一说的确是好音质的基本要求,本人就正为此折腾。
TOP
3#

3,极品器材声音的完整性!


         那为何会有那么多发烧友无视器材价格的匹配,在某些环节花大价钱呢?因为极品器材、线材等等大多有一个非常重要共性,那就是声音的完整性!声音的完整性,希望大家好好地理解这个定义,笼统来讲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更加具体的描述请翻阅本人其他的文章!



         好声的系统套套相似,不好声的系统才套套不同!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系统的声音太残缺了,才显得那么不同!这套少手,那套少了脚,有的肥,有的瘦,听起来当然有很大的不同!身体完整的人,在外星人看来肯定都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好的系统,连器材的个性都会被磨到最少,不同的只是那仅剩的一点点风格,或者主人的调声美学取向!打个比方,某发烧友刚刚开始玩ATC100时,声音正是地道的ATC,但是随着不断升级,用到极品前级,贵价线材,好的器材架后,ATC原来的风格一步步地减少了,速度更快,原来丰厚过度的低频也开始收敛,播放很多音乐跟德系、新兴的陶瓷单元,有了更多的共性,当然ATC还是ATC,不会变成ALTEC!


       这也是本人强调的,玩音响有共法和不共法之分,共法是声音的素质越高越好,比如两端延伸、动态、音场的深度、宽度、声音的密度等等,不管任何系统,这些都是共同需要的!不共法是音色、味道等等,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太一样的癖好,但可以肯定“悦耳”是不共法里的共法,因为不管我们喜欢什么样味道的声音,都必须让别人坐得下去,假如因为自己的癖好,别人来到却连一分钟都听不下去,那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


       在本人无数次为朋友、顾客调整系统中逐步发现一个规律,声音越完整的高级系统,籣谷垫材的效果就越小!籣谷垫材本身具有的声音填补的功能,在高级系统中发挥不出明显的作用,因为那些声音本来就很完整的系统,根本补无可补。所以,籣谷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籣谷是让中端系统发出中高端的声音!在这里要说明,胆机系统是一个例外,无论再高端的胆机系统,一旦搭上不好推的喇叭,都极难玩出全面的声音,在这类系统里,籣谷如鱼得水,效果显著!至于低端系统,还是建议多把子弹向着三大件吧!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3 16:23:11
TOP
4#

靠什么喂饱空间呢?
靠声压?还是靠和谐共振荡动空间空气?
如果只是声压,再大的喇叭单元都是填虚的,只是炸响耳膜而也。
所以箱子越来越大、单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TOP
5#

靠什么喂饱空间呢?
靠声压?还是靠和谐共振荡动空间空气?
如果只是声压,再大的喇叭单元都是填虚的,只是炸响耳膜而也。
所以箱子越来越大、单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6/13 15:49:42

是靠声音的所有元素,包括实体的结像和泛音,填饱空间不在于声压的太小,当然太小了肯定不行,太小都听不见了。如果这么说有点老赖的话,那就勉强换个说法:喂饱空间在于破墙后具有的高密度的音场!
TOP
6#

讲起音场的宽度,当地有一位发烧友,厅的,宽度有7米,长度有8米,虽然玩的是大箱,但是声音远远喂不饱,这时低频的结像在音箱向墙壁方向近一米的地方出现,但是低频结像与音箱之间又没有什么内容,显得稀稀拉拉的,还有发烧友讲他那里的的音场好。其实是音场远填不满,低频滑到一边去,我将这类声音称为“滑铁卢”,一笑!
TOP
7#

       4,调声之惑


       作为一个公认的调声高手,起码在朋友圈子里人家大多都是这么叫的,按说自己系统的声音应该非常了不得,可是本人却并不满意,在这里并没有谦虚的表情,可以理解为本人无比挑剔!明明一年前音场已经破掉后墙,还在墙后形成立体感,可是昨天一听,好像音场还浅了些!这就是调声之惑,明明作了那么多的功夫,那么多地方升级,但是声音的提升却没有办法叠加!


        在这里再说出一个令音响界为之变色的真理:在一空间里,一对音箱一摆进去,在功放功率相搭配的基础下,出来的第一声就已经决定了有多少料!




       换什么前级、音源,玩什么线材、避震,统统都是改变一下“料”,但是不会增加多少“料”!希望大家理解,本人在这里并非砸自己饭碗,否定音响调校的作用,相反是让大家明白调校的基础和方向!打个比方,一个杯子里是一杯清水,平淡无味,但是同样一个杯子,装着30年的老茅台,虽然都是几十毫升,这个区别可大了。但是假如你想让这个杯子装多一点,不管是酒还是水,我告诉你,不可能!除非你换一个杯子!



        明白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调校的方向,而少走很多弯路!没有满杯的先弄满杯子,满杯的看看怎么把水换成茅台,别痴心妄想要加多两斤料!以前我老不相信这个邪,老想着怎么加料,结果,就是瞎折腾!用点音响文字来阐述,那就是音响调校的方向应该放在声音的通透度、质感、细致度、音乐味等等这些方向上面!而那些你以为加了料的调整,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都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接下来再讲讲换“料”的范围和方法,敬请期待!
TOP
8#

所谓的调音就是在软同硬之间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TOP
9#

期待下文
古典烧友
TOP
10#

所谓的调音就是在软同硬之间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Peterlo2011 发表于 2017/6/13 17:59:56
如果调声仅仅是辣么简单,就没有我什么事啦。兄弟这么说我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1,兄玩的大多是素质极高的器材,只要找到软硬平衡度声音就很完美了。2,兄并没有多少把玩的心得!我希望兄是第一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