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极致平衡重播美学的倡导者一一蘭谷声学避震 [复制链接]

101#

         这个重达500斤的器材架正在调试当中,暂时不上图片了,先说点题外话热热身。本来这个器材架是为黑胶系统度身定做的,谁知道在实际使用中,CD的提升比黑胶的提升还要大。很多东西,道理说得通,但是实际又是另外一回事,没有试过不知道!

        多种摆放尝试是必须的,令我最为惊讶的是将原本落地的后级,放上架子的最底层后,提升巨大。主要表现在低频的下潜、层次、细节进一步展现,声音密度增加3-5成,低频下潜硬生生多出一大截,要知道之前千辛万苦的调整,低频的也仅仅是质感的改善,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硬素质的提升。说明一个我以前讲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地板的面积大,鼓皮效应严重!将器材直接落地并不是一个好方案,哪怕是后级!只不过市面上众多数万元以下的器材架,并不能很好地担任后级的避震工作,大多数后级一上器材架都是收低频、或者散低频,还不如落地的效果好。所以才有不少老烧建议后级落地的说法!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2-23 13:34:22
TOP
102#

拍个图片看看架子是什么样子的。
TOP
103#

回复 102楼听音响的帖子

很快了,先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TOP
104#

在金属方面,有了制作避震钉的丰富经验,我们将这种经验加以改良(大体是配方的不同)运用到器材架的设计上,部分金属组件的制作工艺大致如下:

1,将各材料制粉
2,按用途要求配方混合
3,充分湿磨混合
4,进一步粉碎
5,机器干燥
6,过微筛
7,添加成型剂
8,自然干燥
9,进一步过微筛后制得混合料
10,静压压制
11,成型
12,烧结
13,成型得毛坯。
TOP
105#

器材架的摆放


      很多发烧友都是将器材架放在一个舒服的位置,然后10年不动了,但是籣谷今天要告诉大家,器材架的摆放对声音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一些高端的多层器材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移动器材架来调声!


      有一个音响高手在调声时告诉我,他非常怕那些在器材上面有横梁的听音室,因为器材摆进去不好听,摆在横梁处也不好听,摆出来也不好听。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风水学所说,横梁压顶令音响声音不好?当然不是!原因就在那条横梁,在楼房里,天花有横梁,地板自然也有横梁,地板上出现横梁对震动的抑制极大,普通的器材架或者系统化解不了,会令声音又硬又死,怎么调都白费功夫,很多发烧友就会断定这是一个死室,什么器材进来都不好听!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新到近500斤的重量级器材架就特地挑了一个横梁位,而且就在器材架旁边,有一条整栋大楼最粗壮的近100cm柱子,可以讲这个位置是整个空间中声音素质最高的,为何要放在这里?因为本人自信这个器材架受得起。我花了三天时间去构思,又三天时间去搬,最后花了一个月时间去适应,才令系统发出令我满意的声音!



        故事说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领悟到一点什么?还是由我来总结一下吧!


      1,器材架摆得越靠墙或者横梁,声音的素质就会越高,但是假如系统无法承受这种素质的话,声音就会又死又硬!

       2,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声音特点来调整器材架的位置,如果声音肥、朦、散,那就将器材架向墙壁,拉近一点!如果声音硬、尖、叫就把器材架拉离墙壁远一点,自然会获得比较舒服的听感!普通的轻量级器材架尽量离柱子远一点,在一楼或者地下室,这种声音现象会少一点,但是依旧成立!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4-18 10:57:20
TOP
106#

思前想后,器材架太重而且成本太贵了,暂时不作推广,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玩玩再说吧!
TOP
107#





唐兄自己玩开B &O的旗舰音箱,数十年的好学发烧生涯,对世界各大音响厂家产品了如指掌,同时也非常关注国内
的音响高手的动向,与他们交流甚多!可以讲本人提出“极致平衡”的理论后,第一个认同的便是唐兄!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4-16 12:16:56
TOP
108#

                                       深度剖析“极致平衡”


1,极致平衡的不确定性


          很多没有深入了解的发烧友可能会以为本人在宣扬只要使用籣谷钉,就能获得“极致平衡”的声音!在此,本人再次强调,籣谷钉与“极致平衡”绝不是等号的关系!


       极致平衡理论最为核心的一句话是“在严格按照每一件音响器材的重量,配以适当载重力的籣谷钉,令正在进行音乐播放的每一件器材都处于相对接近的震动频率,令系统中各个部件获得极佳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化为一个整体”  每一个发烧友家居环境与器材都不同,声音特点也大不一样。造成“极致平衡”的达成是艰难的、讲点巧合、也讲点缘分!打个比方,50斤的后级垫大钉、25斤的前级垫中钉,是一种美妙的搭配!可是系统中唱放刚刚好是35斤,该垫中钉还是垫大钉?按照天平理论,35斤与25斤更加接近,当然是垫中钉,可是这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10斤的偏差!本人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样垫的效果已经非常好,毫不夸张地讲不论进口还是国产,没有一家音响公司的避震产品能够有“匹配器材”的功能,连近似或者擦边的都没有!


         但这样是否就能够进入极致平衡的状态呢? 不一定!极致平衡讲究的是打通系统经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极高水准的系统、又或者是非常简约的系统,相对会更加容易进入极致平衡的状态!我知道,假如我直接了当的告诉大家,只要有误差,就绝对不可能进入极致平衡,这样大家还容易理解一些!但万事没有绝对,我们必须直面各个不同系统的复杂性,也得承认极致平衡的不确定性!可能很多发烧友看到这里心里面会笑,讲巧合?讲缘分?这跟江湖术士那套有什么两样?玩音响、绘画、摄影、文字又或者是其他任何一样东西,玩到一定层次,就会明白所谓进步绝对不再是简单的1+1=2,没有什么固定的公式、不再固执地遵循什么定律!唯有到了这个层次,才算进入玩的领域,才称得上“玩”,不然谁被谁玩都不一定!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4-18 09:51:15
TOP
109#

2,极致平衡的实践基础



      极致平衡的理论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其基础在于籣谷独特的高刚性软架构,单套使用时令器材在运动中处于稳定而相对浮动的状态,这就是动平衡的基础!纯软性的避震产品不具备这种功能,软性避震会器材一直处于晃动的状态!纯硬性的避震产品,更加天生即不具有搭配使用的可能,不可能具有令“正在进行音乐播放的每一件器材都处于相对接近的震动频率”的功能!本人并非否定它们的功能,事实证明,因为系统状态各异,有不少或软或硬的避震产品在单套对比时优胜于籣谷垫!可惜在多套籣谷垫匹配器材的使用下,市面这些产品无论多少套无论怎么搭配都只能犹如游击队般捉襟见肘!



       说得具体一点,极致平衡是单套籣谷钉成功匹配系统中某件器材,最初的选择,不仅仅由重量决定,还得根据声音的状态,承载力越大的钉,解析力越高!完成第一步后,再以此为基础作等级推断,在系统中其他器材下垫上相应的籣谷垫,这种搭配不仅仅是器材与器材间的匹配,也是垫与垫之间的匹配,更是交叉的匹配,令各器材、垫之间互相着力,相互作用,不分彼此,连成一整体,此正是“吾道一以贯之”的境界!




        至于“极致平衡”是否必须要与籣谷挂钩,本人认为事无绝对,本人也希望有识之士能够领会极致平衡的卓越之处,希望他们能够开发出比籣谷更加高明的避震产品!籣谷垫是本人的专利,但“极致平衡”非本人的专利,可能可以通过运作申请专利,但是本人并不愿意占为己有!本人更加希望见到有实力的厂家将“极致平衡”发扬光大,而本人能够作为抛砖引玉的探索者,足矣!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4-19 08:18:40
TOP
110#

极致平衡的理论基础——共振频率


        

        1849年,在法国西部昂热市的曼恩河上,当列队的士兵通河上大桥时,桥身突然发生断裂,结果266人落水死于非命。事后调查,这座102米长的桥梁,所承受的载荷远未超过许可的范畴,毁前也无任何损伤。决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豆腐渣”工程。这个谜当时谁也没有揭开。其实,这是由于军队齐步过桥时使桥共振致塌的事故。事隔50余后的1906年的一天,一支沙皇俄国的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地通过彼得堡封塔河上的爱纪毕特桥时,桥身亦突然断裂……事后调查表明,桥本身相当坚固,军队的总重量也不会把桥压垮,这个事故是由于骑兵连通过该桥时受过优良训练的马队的整齐步伐使桥发生共振而引起的。


  此外,1831年,在英国曼彻期特附近也发生过军队齐步过桥时使桥共振致塌的事故。




        这就是频率共振的力量!鉴于如此,为了避免发生破坏性的共振,世界各国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队人马要便步过桥!


      我们知道,每种物质都会震动。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又称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及初相位与振动的初始条件有关,振动的周期或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称为固有频率或者固有周期,也就是说因为微观粒子的差异性,令每一种物质的频率都不同,固有频率是某种物质特有的固定震动频率。同理系统中不同的器材,因为材料、元件、结构的不同,每一件器材的固有频率都是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频率的外力作用下会以该外力的频率震动,在物理学上叫受迫震动。但因为会消耗能量,所以受迫震动的震福会变小。当系统正在进行音乐播放时,声音是由震动传播的,声音的震动会反馈回给器材,令器材作受迫震动!器材本身的固定频率无法消除、加上受迫震动和地板、墙壁、房间的震动回输,令系统中各器材的震动乱成一团,这就是声音劣化的根源之一!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后级正要出力时,前级却正要打个盹,步伐不能一致,几匹马拉车,每一匹马拉的方向都不一样,马儿再强壮也拉不动马车!



      以致在实践中,进入极致平衡状态的系统,方向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合作,同心出力,会让人有功率大增的错觉,原因就在此!除了令音响性大幅提升外,音乐性、乐感的回归更加令人瞩目!总之,极致平衡的奇妙远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不久会另作文章详细探讨!


      在音响界处理震动的产品一般被称为避震产品,可是震动永远无法避免,如何合理地利用才是真正正确的探讨方式!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4-19 09:11:29
TOP
111#

极致平衡的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不管是力学的、声响的还是电子的)有多个共振频率,在这些频率上振动比较容易,在其它频率上振动比较困难。假如引起振动的频率比较复杂的话(比如是一个冲击或者是一个宽频振动)一个系统一般会“挑出”其共振频率随此频率振动,而将其它频率过滤掉。物体的频率与它的硬度、质量、外形尺寸有关,当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使其恢复。弹力主要与尺寸和硬度有关,质量影响其加速度。不同承载力的籣谷垫具有不同的尺寸和重量,本身具有不同的固定频率,因为其弹性结构,固定频率远比器材的宽广,当器材的重量压在籣谷垫上面时,会挑出器材相近的频率,合力过滤形成新的更加精细的半固定频率!这里有两个问题,一,同样的硬度,重量大的频率低,承载力过大的籣谷垫,其高刚性与轻量级器材的固定频率合拍的过少,造成效果不佳,这就是匹配的重要性!二,单套使用的籣谷垫与器材合力过滤形成的频率,与系统中其他器材仍然不再同一频率上,以致单套使用的籣谷垫并没有出现毫无疑问的出类拔萃“一览众山小”般的功效,与市面其他一切避震产品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适应系统状态而秒杀其他避震产品,也因为不适应系统状态而被打败!



说到这里,相信有见识的人已经明白,多套配合使用的籣谷垫与其他避震产品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理论来讲,其他方式的音响避震难以企及极致平衡的高度,而且拉开的不是一两个档次!理论是完美的,但是实际使用中却并非可以轻松应对!有了玉石、有了工具,如何将它雕琢成形,讲的是功力!可以这么说,籣谷垫在实际使用中追求极致平衡本身便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没有什么是必定如此的,任何人都有失手的时候。
TOP
112#

极致平衡最基本的声音标准——  1 各频段的饱满和连贯性


         声音这玩意,要怎么说都行,反正都是抽象的,就是同一套音响,一百个不同的人现场去听都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这就造成了空中楼阁般的音响文学,也很难让人信服。但是今天本人要引出一个概念,是实打实的硬素质,没有什么花拳绣腿,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的,没办法花假的,也是中低价位音响绝难做到的状态,甚至是很多高级音响在状态不佳时同样难以做到的,是本人无数次折腾自己系统和多次家访协助调教,不断思考总结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的说法——各频段的饱满和连贯性!


        各频段的饱满和连贯性,顾名思义就是各个频段都不会有缺失,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


1,三角铁那种“叮叮当当”高频来时不绝于耳朵,
2,中高频明亮能量感十足,
3,中频饱满,听百分之九十的人声录音都不会有让人不舒服的齿音,
4,中低频爆炸力强劲,当然这种爆炸力是看单元的,当代陶瓷单元和铝合金蜂巢低音在中低频的爆炸力是传统单元无法比的。
5,低频柔软有弹性,扎实、沉稳,结像丰厚。
6,低频之下再铺陈了隐隐约约的一层作为声音的根基,特别是交响曲的重播!


单独看除了第六,每一项都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声音素质,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的声音只具备了其中几项,这就是本人所说的频段不连贯!要是这么说还不令人体会深刻的话,咱们再来打个比方,:

1,在一些系统里,无论听什么录音,从来没有听到过叮叮当当的高频,这是高频上段的缺失!
2,很多系统的声音中高频不够明亮,播放小提琴没有光泽,会让人有灰暗的感觉,提不起精神,这是中高频的缺失!
3,有些系统,中高频明亮,但是听感刺耳,或者听感偏薄,让人坐不下去,播放人声不感动人,其实是中频不饱满,是中频的缺失!
4,有些系统,低频丰满但是低音没有骨头,整个声音给人的感觉就是软绵绵的,这是中低频的缺失!
5,很多系统的声音,给人清瘦、干紧、急匆匆的印象,全部都是因为低频段的缺失而导致的!
6,声音一板一眼,没有充盈满屋的音场,听交响曲时,需要营造深沉悠远的意境时,没有办法表达出来,这是低频之下的缺失!



       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音响重播美学概念:音响的重播是以中频为基础向两端延伸。音响各频段的声音是相辅相成的,人的听感要舒服,必须具备能量平衡,有多少高频就得有多少低频相衬,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在实际运用中却用千难万难,说到底就是没有把这个道理给悟深、悟透,也没有根治的方法!假如一套系统本身中高频很漂亮,但是中低频不够,就会造成听感不适,很多人的做法是将中高频调暗一点,哈,听起来就舒服了!舒服就行了,可是这是没有进取心的玩法,将本身具备的声音素质给调没了。下面再用一个图片来加深理解:






        也就是说我们在调整系统的时候,必须是同时关注对应的频段,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从来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加了超高音后,低频会有所进步,看明白这个图,自然就会有答案了。


       全频段饱满,也就是每一频段都突出,全部都突出的话,也就没有特别突出某一频段的听感了!这时候听动态大的录音可以很过瘾,听抒情的音乐时又很舒缓!中高频非常明亮,是有刺激性,但是因为同时具备中低频的衬托,又让人觉得刚刚好!各频段饱满和连贯才是真正的宽频!不然指标多好看,也只看得听不到!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5-01 08:33:57
TOP
113#

2,由“各频段的饱满和连贯性”倒逼问各大唱片公司的录音



      虽然某些单声道的录音也很优秀,但是在单声道的录音基础上讨论HIFI会让人觉得有点好笑,在数码录音出现前,因为各个唱片公司科技技术的独立性,使它们的录音各有所长,到了数码录音时代,录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自的风格慢慢消磨掉,又大体趋向一致,所以在此只讨论70年代中期之前的立体声录音。



一,DECCA是本人认为最全面的录音,它仅仅弱化了低频下段,使之上所有频段都非常饱满,连贯。这种声音风格一直以来是最受欢迎,看看DECCA的头版去到什么价位就知道了,再看看当代主流的HIEND器材,大体都是放弃低频下段的追求,着力于其他频段。

二,EMI大多数的录音会在超高频、中高频、超低频有缺失!听感很容易会出现肥蒙,但是EMI的录音浩如烟海,其中不乏顶级之作,如60年代克路易坦指挥的《拉威尔管弦乐集》,70年代普列文指挥的《仲夏夜之梦》,这些都是比普通DECCA更为优秀的录音,我们必须撇开这些异数来进行讨论!

三,DGG,本人一直讲DGG的录音是最为平衡的录音,因为同时弱化超高与超低,符合能量平衡的理论。DGG的录音几乎在所有中端以下的系统,甚至包括部分高端系统里很容易给人平白无味的听感,但是这不是录音的问题,而是系统的问题,如果系统播放随便一张70年代的DGG录音,给人有美妙的乐感时,这样的系统已经处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之外的金字塔顶端了。是的!本人一直认为DGG的录音是所有器材的终极考验,播放不好DGG,就称不上HIEND。DGG可以给你超高、超低之外所有一切音乐元素,就看系统能不能将它们挖掘出来!


四,飞利浦,说白了就是次几级的DECCA!它是大公司,也是现今难得一见的没有破产的老唱片公司。但是从HIFI的角度看它的大部头录音实无足道,没有对比时,也不错,一对比就完了。所以飞利浦的录音精品就集中在弦乐与室内乐当中,交响曲的录音从来不受人追捧,价格也比较低。飞利浦也有几张发烧碟,如《夜莺》、阿卡多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这种录音随便一套系统播放出来都好听,是典型的打了激素的录音,是普通系统的春药!


五,RCA,这个公司的录音是异类,最难整体把握!它的录音水平应该与DECCA不相上下,RCA录音的低频比DECCA的丰满,而且注重低频的堂音、回响,但RCA全频段美化了的一种声音,听起来粉嫩,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美化,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音染!但是,听起来是很舒服啊,弄得舒服就行啦,音染也没有什么不好。


六,数码录音,大多采用远咪的录音方式,注重整体音场的再现,远咪录音导致全频段都不饱满不突出,也是一种平衡,可惜这种录音对系统的重播要求更高!一套系统要将全频段不突出的录音播放到全频段突出的音效(这并不矛盾),这需要多大的金钱投入,想想手心都出汗!



      有代表性的大型唱片公司基本评述完,拜拜,五一假玩去啦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5-01 10:45:31
TOP
114#

于镇内具备化震结构,唱片镇在对唱片施压的同时,镇本身的震动对声音的劣化不容忽视,而蘭谷镇则通过自身重量、弹性结构与唱片、唱盘构成一个假整体,消化唱片震动的同时兼对唱盘化震,令微动态与信息瞬间提升,这也是蘭谷独一无二的设计!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5-08 16:19:56
TOP
115#

!!!!!!!

!!!!!!!
IMG_20170508_161415.jpg (, 下载次数:0)

(2017/5/8 16:18:29 上传)

IMG_20170508_161415.jpg

TOP
116#

       为了避免恶意试听,且试用会造成一定的底部磨损,故退回必须收取百分之十的折旧费用,拍下即默认此条款!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03 08:41:03
TOP
117#

...........





       有些人就是用得再好也不会出钱的,也有些人根本就不会认真地跟本人交流找到方法垫出好效果。所以为了避免恶意试听,且试用会造成一定的底部磨损,故退回必须收取百分之十的折旧费用,拍下即默认此条款!如果因为百分之十的费用而不敢购买,那就只当没有缘分咯!大家都不会有麻烦,没有真心的人我敬而远之,谢谢!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03 08:47:55
TOP
118#

有使用高级器材的朋友分享使用心得吗?
TOP
119#

有使用高级器材的朋友分享使用心得吗?
wenhuigz 发表于 2017/6/4 9:28:37

使用高级器材的朋友,一般都是潜水客,谢谢。
TOP
120#

楼主辛苦。

帮顶一下!!!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