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论坛读书心得分享专贴。 [复制链接]

查看: 116554|回复: 179
111#

分享一下雪漠在《世界是调心的道具》一书中的几个目录标题,与爱读书的朋友共勉:

1.2 读书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心
1.3 让自己清凉、明白、慈悲、快乐的书,便是好书
1.4 深度阅读需要生命去热爱,也需要灵魂去感受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112#

        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洋洋洒洒三十万字,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是伤寒论导论。我2007年开始阅读,从头到尾看了两次,现在还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某个章节。
        刘力红对经典很崇拜,书中写到,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除了,可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里买些药,管上两三个月,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里有个窍门,就是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你会被折腾得够呛。
        其实这就是《黄帝内经》的东西。《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是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多吃盐则伤肾”,这既是《黄帝内经》的教证,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蛇伤引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又极其简单的事实,百姓日用而不知。
最后编辑cws11104 最后编辑于 2017-02-20 21:56:36
TOP
113#

这些你也信?
TOP
114#

不信?
TOP
115#

看黄帝内经,自己才疏学浅,始终是半信半疑的状态。在网上看到关于中医的,有这么个说法:
“中医说,穿山甲鳞片可用作「通经利乳」,理由是:穿山甲穿山打洞,可能有利于通经利乳。一些号称能治活血化淤的中药,以穿山甲为药材,理由也是,「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再比如说,穿山甲的鳞片可治跌打损伤,中医的思路是鳞片坚硬,研磨服之,肯定能治骨伤吧。
中医把穿山甲描绘成「药用动物」,基本上是「以形补形」,非常荒诞。穿山甲的药用价值没有得到科学确证,这不妨碍中医界遵循古书,将它编入现代药典。卫生部颁布药方标准,收录了60多个含穿山甲的药方,以催乳、外伤用药、大力补丸为主。对穿山甲的药用需求,大大提高了穿山甲的价值,这是它越来越少的一大原因。”
中医的以形补形,应该是荒诞不羁的吧?算是中医糟粕。
TOP
116#

我们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TOP
117#

我们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ws11104 发表于 2017/2/21 12:59:30

对,太阳也有黑子。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18#

分享一下雪漠在《世界是调心的道具》一书中的几个目录标题,与爱读书的朋友共勉:

1.2 读书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心
1.3 让自己清凉、明白、慈悲、快乐的书,便是好书
1.4 深度阅读需要生命去热爱,也需要灵魂
mylp 发表于 2017/2/17 13:41:33

金句!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19#

        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博士写的《脑内革命》,有一个焦点问题就是探讨如何提高大脑的效率,唤醒脑细胞的巨大潜能。而这个焦点又集中在如何引发大脑的α波,如何激活内啡呔的分泌。在增加内啡呔的分泌,使大脑处于更多α波状态这个关键环节上,春山茂雄博士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办法,其中包括运动方面、饮食方法和调节心身方面。在饮食方面,春山茂雄博士的研究显示,在日本所有的常用食品中,唯独有一种日本人很钟爱的食品,在促进内啡肽分泌方面独占鳌头。这种食品,类似于中国的豆豉,就是大豆经过发酵以后制成的,这是日本人每天早餐必备的食品。这种食品为什么对提高大脑功能有这样独特的作用呢?答案还是在《黄帝内经》里面。
TOP
120#

        大家都很清楚,属于神经系统的脑,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有道是:“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所以,要想改善和提高脑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思考,就要从肾入手。这是一个基本方向和原则。这个方向确定后,那就好办了。还是上面《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那段话,肾的谷为豆,其臭为腐。肾之谷为豆,这个很好理解,大家只要拿一颗豆瞧一瞧,你就明白了,豆的外形与肾怎么样?简直一模一样。所以,豆与肾有一种非常的关系,这是不难理解的。另外,经过发酵的豆,使上述这个“亲情”关系又密切了许多。为什么呢?因为发酵,实际上就是一个腐质化的过程。所以,发酵以后的豆,对肾的作用更大了,对肾的作用大,当然对脑的作用就大,这就从经典的角度印证了春山茂雄的研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