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几首第四交响曲的异曲同工 ―—比较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 [复制链接]

查看: 3976|回复: 12
11#

山东大王 在 2005-10-8 22:41:51 发表的内容
俺也很喜欢勃四


对了,大王好像介绍过约夫姆的勃四,有卖吗最近?
TOP
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3#

3.布鲁克纳的第四

    在作曲家中,恐怕没有谁会比布鲁克纳更不修边幅的了,他的本意也许不是邋遢,但是他与时代和世俗的格格不入,这一与众不同成为人们在讨论他的音乐以外唯一愿意评头论足的谈资。尽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没有人表示过怀疑,所有的音符从布鲁克纳的手里写出来,旋即五光十色并且五彩缤纷,完全没有木讷的沉淀,鲜活得让人不敢相信它竟出自一个性格并不活跃的右手,难道这就是标题为[浪漫]的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是的,听了以后,感觉很是异样,究竟是他的木讷抒发了他的情感,还是他的审美阻碍了他的修饰?一种困惑的感觉在头几次听的时候,时时萦绕着挥之不去。后来,才似乎顿悟了,原来这就是老布的风格和特征,听他的音乐,就不要回想他的容貌,看他的照片,就不要复习他的旋律,这也许是欣赏这部第四交响曲的最好方式。
    刚开始听第一乐章的铜管的时候,还以为它又是仿造贝多芬的与命运抗争,因为里面的铜管吹奏出的主题雄伟气魄,催人奋发,估计它特别适合那种摆脱逆境之后的亢奋。我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理解作曲家对于浪漫的勾勒方式,为什么不采取通常惯用的叙事手法逐一发展和再现,而是一开始就提出了振奋的类似军队的号声呢?但是发展部的那几声长笛与小提琴中提琴的唱和,才有了的静谧和坦然的气息,它也为了第三乐章的舞曲提前搭好了舞台。不过,整个第一乐章还是管乐驰骋的天地,管乐是第一乐章的主人。
    慢版的第二乐章,铜管在第一乐章里勇猛地劳作之后,被作曲家命令休息,这里变成了弦乐的世界,但还是没有出现布鲁克纳为这首交响曲命名的那种浪漫,反而,抑郁的哀怨气息想要挥挥洒洒,仿佛告诉人们,这是老年人的固有的郁闷的思考方式。这里虽然有爱情的甜醇和月影徘徊,但更多的是被恋人抛弃之后的彷徨无助的低吟和啜泣。尽管显得悲凉了一些,但这个乐章还是让我一听就难以自拔,因为他让我想起了我的那次失恋。
    第三乐章则是号角和弦乐较量的舞台,它富有激励和策动的精神,鼓吹失恋的男人振作并重新寻找丢失了的爱恋之情,如果把管乐比作男人,它绝对符合男人的生理特征,那么,作为女人的弦乐为了第二乐章对于男人的抛弃明显感到了局促不安和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女人屈服了,所以阿尔卑斯山峦的青山绿水之舞,犹如对于和解与和睦的歌颂,还有对于纯情的渴望和赞美,这是我每一次听布鲁克纳的这个第三乐章的独自的理解方式。
    第四乐章不太快,浪漫的动机通过美妙的弦乐出现了。整个乐章没有了前三个乐章的思虑,显得轻松和朝气蓬勃,听到这里,我才感觉到切中了主题,否则,我一直以为布鲁克纳的浪漫显得那么沉重和负累。第一乐章的主题虽然出现了,但却被管乐过滤掉了忧郁的成分,提炼出富有情感色彩的酵母,特别是管乐的由弱渐强,似乎宣示了一种对于爱意的憧憬。
如果说布鲁克纳的其他交响曲是以他那著名的弦乐打动了人们,那么,这首第四交响曲,它的第一到第三乐章则是以它的管乐,尤其是铜管和木管将我彻底地征服了。第四乐章的弦乐出奇的美丽和动人,它是这首交响曲最让人舒心的。
    个人所藏版本:
①约夫姆/巴伐利亚广播交响/DG  67年录音
②切利比达克/慕尼黑爱乐/EMI  88年现场版
    约夫姆的管乐和切利的一样精彩,但切利的弦乐我感觉比约夫姆的好多了。切利对于布鲁克纳的演绎,正如某位著名乐评人所表述的那样,他是布鲁克纳的终结者。手头只有以上两个版本,不跟造次妄加评论,但还是比较了两个版本的演奏时间,在最富有色彩的第四乐章竟然出现了如此的悬殊:
               约夫姆        切利比达克
第一乐章       17’44          21’56  
第二乐章       16’46          17’35
第三乐章       10’11          11’04
第四乐章       20’05          27’53
    把这多出来的7分多钟送给弦乐,尤其是切利手下的弦乐,你不让它好都不可以。写到这里,我才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切利可能不是诠释布鲁克纳的最权威,但不能不说他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大师,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他不是最好的,在布鲁克纳的领域,他却是一个神话,他沉醉了一大批人,又迷惘了无数智者。
    当然,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如果听进去了,就会欲罢不能,他的第七第八第九也同样精彩绝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