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NAXOS爱乐主义者的狂欢节:白狮"血拼"历史录音唱片记 [复制链接]

查看: 9838|回复: 55
51#

看来论坛中有不少如楼主狮子的历史录音爱好者,昨天在网上和一个只有23岁酷爱听历史录音的小姑娘聊天,竟然能谈出一大堆听历史录音的感觉和见解,真是让人佩服。随后在网上又看到一篇有关历史录音的短文,很有意思,现给大家转载,有什么想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有人嗜老唱片,自辨词称老一辈音乐家的演绎高明,我怀疑这个说法,因为演绎传统是建立在文化的上下文(context)中的,脱离开活生生的现场聆听和语境,光凭唱片谈论异域和异质文化的演绎传统,不过是戴外国人的眼镜,用他们的视角和论点,虽然也能说得活灵活现,但毕竟只是个有点联想力的“翻版”,不足为凭。我们可以把这一点先搁在一边不论。

我以为老唱片吸引人,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人耳的听觉取向,还有是早期录音的特质,最后是人心的文化取向。下面将三点分开来说:

人耳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和录音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由大脑控制,有“过滤”功能。很简单,你在一个嘈杂的环境和人交谈,同时用录音机录下现场。在现场,你可以毫不费力、异常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话,但当你回放录音机时,就发现了机器的“愚笨”,它平等公正地录下现场声和交谈声,毫无取向。爱乐人都有类似经历:在聆听巴赫赋格时,集中注意力,只听其中某一声部,感官上会产生很奇妙的快感。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阻碍-克服-满足”的过程。老唱片的噪音恰好符合这一快感规律。过于干净、毫无背景噪音的录音使人耳失去了“过滤”的乐趣。立体声环绕声比起单声道,更容易使耳朵疲劳,也有这个因素在起作用。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单身道老录音比立体声环绕声来,音质要差很多。这完全陷于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多几个D,多几个比特,声音就更“美妙”?我也希望如此,这样的话,通向天堂的巴别塔就太容易造了(这个古老的寓言似乎向我们隐喻了技术至上论的未来命运)。实际上在很多时候,结果恰恰相反。两件事情使我产生这个想法:一是读到梅纽因的一个说法,他很苦恼地发现,他在战后录音,要拉出战前他自己老录音里的音质,困难重重。因为战后的高级精密录音设备巨细无遗地将小提琴声音中的“毛刺”一一还原,自己琴音中的毛病像放大镜一样,在录音里被放大了十倍(想想前面的“机器的愚笨”吧),而早期录音的简陋无意中符合了人耳的“过滤”功能。梅纽因怀疑,早期小提琴家诸如克莱斯勒、蒂博的老录音听来,琴音如此美妙醇厚,正是得益于老录音的“美化”;有一次,我在EMI百年的“红匣子”里发现一段战前的老录音,德彪西《佩莉亚斯与梅里桑德》,一段前奏加一点唱段,单声道收声不干净的毛病使这段印象派音乐朦朦胧胧,宛如雾里看花,我后来再也没有听过如此动人的德彪西。于是我形成这样的想法:技术带来的进步,不是绝对的。这个规律适用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老录音。

最后一点可能有点犯“大而化之”的通病了,简略几句:人心底里头好像总是“怀旧”的,特别是古典乐迷,回首二十世纪早期古典乐界的黄金岁月,自然产生今不如昔,“人比黄花瘦”的感慨来,格外珍视几张泛黄的旧照,在“噼啪爆豆”中寻点过去的衣影鬓香(这自然不同于如今拿怀旧当时髦当商品的恶俗),爱听老唱片的乐迷坚守的价值令人顿生敬意。最近在看德国大导演Herzog七四年导演的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片头是一个古旧荒寂的德国纽伦堡静景,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美丽的肖像” 缓缓响起,一段世纪初的老录音,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声音。老录音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过去时代的幻景。
TOP
52#

chopin 在 2005-8-28 15:41:19 发表的内容
NAXOS的历史录音宣称采用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剑桥大学研制的消除噪声技术,应该是数码的再制作,但其标注的却是AAD方式,这是怎么回事?请各位大侠解我疑惑。


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码制版,所以是AAD
TOP
53#

NAXOS就是因为降噪太狠了,所以有不少东西失去了光泽。

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对比一下不同公司的制作,然后推荐给大家。虽然NAXOS有些唱片转制较差,但还是有些超值的东西,值得大家考虑。
TOP
54#

看到这些文章,才知道,自己忽视了naxos,错过了这么多好东西,一味的为几张唱片在奔波,一味的在找这些唱片的原厂出品,不如本真一些,找到naxos
TOP
55#

拉所四超值,值得拥有的历史录音很多。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2616&ftdate=20050405&ntypeid=11
TOP
56#

wolfwei 在 2005-8-30 17:44:35 发表的内容
看到这些文章,才知道,自己忽视了naxos,错过了这么多好东西,一味的为几张唱片在奔波,一味的在找这些唱片的原厂出品,不如本真一些,找到naxos


不过以本人购买过的差不多十张Naxos的历史录音唱片来看,对于真正执着于版本收藏的朋友来说,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其他公司的东西的话,还是最好不选择Naxo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