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这里也发一个吧:脑哥的古典音乐流水帐-发个自言自语的不定期... [复制链接]

61#

怎样欣赏现代音乐?(本文是转载,仅供大家参考)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尽量理清条理,想到几点说几点吧。

第一,放弃对优美旋律和和谐和声的期待。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到勋伯格之前(或者再往前稍微推点,德彪西之前)的所有音乐,都差不多是按照一套音乐理论(即传统和声学)写出来的。所以,在这套规律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音乐作品,其和声、旋律走向都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T-PD-D-T的和声功能圈)。所以,这种作品听多了,哪怕对音乐理论没有学习和了解,感性上也会对这种理论支持下产生的音乐的进行有种大致准确的预期。但是现代音乐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传统和声学体系的。所以,一方面和传统作品的和声体系不同,所以,音乐的走向是完全违背你的预期的;另一方面,可能你对于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指导下写出的作品的音乐语汇风格还没有做到想传统作品那么熟悉,这也是你无法接受的一个原因。所以,我觉得,在听现代音乐的时候,放弃对又没旋律和那种一四五一的功能体系和声的期待感,去把现代音乐中的那种给听众的各种意外感当做一种习惯,可能会帮助你接受现代音乐。

题主提到的”毫无旋律性可言,通篇充斥着尖锐的和声和混乱的节奏”,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正确又不正确。首先说旋律。对于当代音乐创作来说,旋律的确已经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不重要的因素了。因为,第一,前人已经写出了那么多好的旋律,现在的作曲家没有必要再去重复那些旋律。第二,现代人的情感并不是单纯的优美旋律就可以表达的。比如说,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思潮,是和以勋伯格为首的无调性音乐紧密联系的。因为传统的功能和声和优美旋律,是没有办法表现这些思潮的。而这些思潮又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无调性音乐蕴含的审美趣味,又可以很好地切合这些思潮。关于尖锐的和声,原因也有些相似。因为传统音乐创作中,几百年用的都是一个体系,其实想想也挺无聊的,艺术保持生命力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去创新,突破原有的创作边界。所以,和声上的创新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但是,现代音乐发展到现在短短100年,新的和声规则已经有完好的理论去支持。刺耳和声并不是随意胡乱写出来的。每一个和声都会有其需要表现和承载的音乐意义。关于“混乱的节奏”,这点我是不能同意的。题主所谓的“混乱”,其实意思大概是说,没有一个传统音乐里的那种稳定的节奏感了(比如四三拍强弱弱,四四拍强弱次强弱这些节奏律动)。但是,没有稳定的节奏感,不能等同于节奏混乱。相反,当代音乐中的打破传统节奏型的强弱规律的律动感来写作节奏,反而是更需要精确性的。因为作曲家会把每个声部或者音符的Attack放置到一个节拍的时间线上的任意一点(比如三连音的最后一拍开始演奏,或者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第二个开始进入,等等),所以,不论对于作曲家还是演奏家来说,对节奏的精确把握都是需要更加严格的。所以,对于题主的建议就是,放弃对那种有稳定的律动感的节拍的期待,也是欣赏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上面这一点总结一下就是:放弃对传统音乐中的那种和谐感、稳定感的期待,张开双臂,去拥抱现代音乐中的那些你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感。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听到的会是啥,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第二,相对来说,传统音乐的意义更倾向于取悦听众,现代音乐的意义更倾向于作曲家的自我表达。所以,前者更倾向于作曲家迎合听众(或者至少是作曲家和听众的审美趣味和音乐听赏习惯是大致一致的),后者更倾向于听众去应和作曲家(或者说作曲家的审美趣味是不同于听众的)。所以,欣赏传统作品的时候,你的态度可能是:这个曲子真好听,听着真舒服。这个作曲家真不错。但是欣赏现代音乐的时候,可能要适当地转变态度,应该抱着通过你听的作品去试着理解作曲家的乐思的态度去听(但是我强调一点啊!!!这里说的理解作曲家的乐思,是单纯地说理解作曲家的乐思,而不是那种中小学语文课中心思想类型的瞎猜作曲家的写作目的啊!!!)。当代音乐作品,作曲家的乐思可能会是千奇百怪的。如果你听到一个特别新颖特别奇异的东西,应该意识到这是作曲家的才华和独特思维的体现,而不应该想:这里不符合我的预期,所以不好。这个,一方面又说回上面一点的观点了,另一方面,顺便再强调一下:现代音乐千奇百怪,肯定有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喜欢的就可以多听,不喜欢的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听。因为虽然不能因为作曲家的创作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说作曲家不好,但是听众完全是有权说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某个作曲家的(概括一下就是:不要妄言某个作曲家好不好,但是可以说自己喜不喜欢某个作曲家。)

第三,其实,现代音乐中也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是无调性、不协和的那种类型啊。还是有很多重要作曲家是以写作和谐音响的作品闻名的。比如Arvo Part, Gorecki, Philip Glass, Aaron Copland,等等。所以,不要抱着”现代音乐都是难听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去拒绝所有现当代作曲家。

但是仍然要强调一点,虽然现当代还是有很多作曲家写作和谐的音乐,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用的和声体系,仍然已经不是之前的功能体系了。换句话说,作品有调性,但是和声没有功能性。这个我也木有办法用一两句话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出来,题主姑且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

学习怎样听音乐的好地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TOP
63#

回复 61# shinelb 的帖子

这个问题太大了值得单独开帖去讨论。
总而言之现代古典乐的确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用传统的套路否定它,然而必须承认的是现代古典乐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垃圾的。我在伦敦的时候也有几次听到某些现代古典的首演,不得不说在某些作品中现代古典乐“出人意料”的本质被滥用了。现代音乐在不断探索中,违背传统是必然的结果;然而如果纯粹是为了为了出人意料而去传作的话,那这部作品肯定不是好作品

现代文学,现代电影,现代美术,现代古典乐等等各种前卫的艺术中,现代古典乐是最不受欢迎的。我相信如此看来,某些现代古典乐不受欢迎,并非是因为现代人审美局限于传统。
TOP
64#

参与一下论坛的讨论,平时工作比较忙,我尝试说一下。

音乐是抽象(这个词也不一定合适,先用着吧)的,尤其现代音乐,更加抽象。因为我平时也关注美术,我觉得这两者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从欣赏绘画中也得到一些感悟,对于欣赏艺术可能也有一些用处吧。我们欣赏一幅画,不是受这幅画像不像决定的。西方的美术,用保罗克利的话来说,就是西方美术经过了这样的一个“美的历程”。从“画什么”开始,经历了“怎样画”,一直走到现在“为什么画?”这其实是一个艺术规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绘画,和梵高,塞尚,毕加索的绘画,差别是非常大的,但他们的绘画都代表着艺术(美术)中的最高成就。虽然艺术在每个时期都有高峰,但艺术是不断革新和创新的,不过艺术中就不存在“进步”的说法。艺术从拜占庭到毕加索,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变革。写实绘画在文艺复兴就达到巅峰,绘画已经很难再进一步,所以后来印象派要走一条另外的道路。在印象派这个时期,美术没必要再去发展写实绘画,因为前人早已经做过了,所以新的艺术思潮也就应运而生。

音乐的发展其实也是这样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叙事(这个词也可能不是最合适)性质的。比如《田园》,是讲音乐家来到乡村,后来遭遇狂风骤雨,暴风雨过后产生感恩的情绪。这些音乐都是很符合人类的想象和思维的。传统音乐一直发展到理查斯特劳斯和马勒,已经很难再进一步了,因此现代音乐也就走上历史舞台了。

我们欣赏达芬奇和毕加索的绘画,是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的。我们欣赏一幅画,首先不在于它像不像,而是这幅画里折射出的观念,思想甚至情绪(也适合现代音乐)。这些元素是可以使人受到感染并产生审美的享受。比如国画,我们先是体会其整体气势,也就是要求“气韵生动”,其次再强调笔墨情趣。象欣赏表现主义的音乐,我们没必要拿它与传统音乐比较,更加不会采用欣赏传统音乐的方式来欣赏表现主义的音乐。我们一般不会拿表现主义的音乐去和贝多芬的音乐比较,就象你不会拿塞尚的绘画去和达芬奇的绘画比较。

对艺术的欣赏,一般要经历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这几个过程。对音乐的欣赏,和我们的自身素质联系也非常紧密。我们的积累和沉淀越多,对音乐的理解就越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

【9月18日】

上一次貌似谈到了一部二十世纪的钢协,那索性这次就写一下我最喜欢的20世纪的钢协。

说实话我个人对20世纪的音乐并不排斥,只是听的频率能与其他时期的音乐达到相似的20世纪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其中我很钟爱的一部,便是这个普罗的第三钢协

早中期普罗的音乐,“大智慧”上可能比不过同时期的老肖,斯卡里亚宾等,但是这个时期的普罗很吸引我的一点,便是他的“小聪明"。耍起“小聪明”的普罗的作品中,有一股普罗独有的幽默感。这小聪明的代表作之一,我觉得就是这个第三钢协。在这部作品中普罗经常把弹钢琴的一双手变成了两根棒槌,然而对砸下去的地方选择,却是很有讲究。尤其是记得自己听第一乐章开篇那钢琴砸下去的几个音,简直差点笑出声来。
作为钢协,这部作品的弦乐齐奏部分却是非常少。唯一大段的弦乐齐奏,出现在第三乐章的开篇。如果单听弦乐部分,不说美不胜收,却也令人心旷神怡。如果这部分的钢琴让拉赫或者老柴来写,那一定是相互融合,营造一副和谐的画面。然而普罗却篇不这么干;钢琴部分虽不说和弦乐反着来,却总是在你要陶醉其中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制造一些突兀感,提醒你这是谁在作曲!
这样的古怪于荒诞,处处出现在作品中,往往让人产生忍俊不禁的效果,也总能让听众保持期待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碟子的普罗第三钢协是普罗自己指挥演奏的。事实上剧我了解,普罗作为钢琴家的录音,应该是完整的收录在这一张碟子里面了。除了这部第三钢协,还收录了一些独奏曲目,都不是什么大作品,难度不高,不少作品听上去倒是即兴成分多一些。里面收录的几首普罗早期创作的op 22 “瞬间幻影”,大多都是不到1分钟的小曲,然而意境却是很丰富,很得法国印象派的精髓。不说的话,误认为是德彪西的前奏曲都是有可能的
135_156675_d29368b7cb8712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5/9/19 3:11:28 上传)

135_156675_d29368b7cb87120.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