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提琴家基顿·克莱默致音乐爱好者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21#

当然,出来骂架也要有个基本的起点和观点,因为骂出去都是教养。

祥林嫂或大尾巴狼都坚持不了多久的,趁早不现也罢。

隔山打牛不能只靠一口怨气~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22#

这个我实在难以苟同。柴可夫斯基因为同性恋被一群正人君子活活逼死,我还真没觉得古典音乐时代的人,精神有多崇高。
-----------------------------

您的例子和我说的,可谓牛头马嘴。日常精神生活的品质,与您所说的这种一时一地的“伦理观念”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更不是所谓“崇高”与否。

算了,不说了,不歪楼了。

至于克莱默的这番话,我就不予置评了。基本同意洗牌出碟说的,艺术家把自己当根葱,互相骂与被骂了,基本上不是坏事。前提是艺术家哦(有没有艺术才华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TOP
23#

回chrisspher兄。

古典音乐的商业化越来越不成功,这是事实,我完全赞同。这里面有个隐含的意思,古典音乐必须商业化才能生存,chrisspher兄也同意吧。商业化这回事儿,就连贝多芬、莫扎特他们都没有拒绝过,反而有点儿锱铢必较的劲头。我手里有他俩的书信集,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也很有意思,伟大如贝多芬莫扎特也有凡人的一面,看起来特别亲切。

按我的理解,古典音乐商业化越来越不成功,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古典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没了。先把群众基础放在一边,就说古典音乐的曲目问题吧。任何事物要发展,必须有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才行。最近几十年,到底产生了多少普罗爱乐者喜闻乐见的新曲目,大家都心中有数。我个人对现代派没有恶意,我也花时间认真听过不少作品,但总的来说有音响而无音乐,有建筑而无感情。白天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来听这些水泥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为什么再也出不来一个雅俗共赏的拉赫玛尼诺夫呢?我看最大的原因并非现在的作曲家没能力,更主要的是不愿意,他们雅得下不来台了,非得一头扎进象牙塔去。

唱片公司里面的明白人很多,虽然跟论坛里的高手比不了,但肯定是比我强。采取明星制是没办法的办法,帅哥靓女也只能如此,如果有别的办法,让古典音乐红火起来,还不至于俗气,谁不愿意呢?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个是virgin这样的仍然在坚持启用新音乐家录制主流曲目的公司,另一个是testament这样专心炒冷饭的公司,我感觉前者对古典音乐的发展贡献更大。我知道这个观点肯定挨骂,呵呵,没办法。
TOP
24#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1-7-22 9:43:00 发表
流行音乐圈子的人才真叫把自己当回事儿吧,他们本质上都是让音乐为他们个人服务的,一个个有才没才都拽得二五八万一样,恨不得把自己当皇帝供起来。

不管这次Kremer是否借题发挥了,但他信中所指的年轻音乐家在快速商业化的包装下过早陨落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一方面古典音乐的商业化越来越不成功,唱片工业日薄西山,坛子里还在买新碟的人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吧。另一方面,唱片公司对新人的包装越发穷凶极恶,每个人都在


克莱默的观点也是老生常谈了,估计是最近蛋疼,借这个机会发泄一下。

其实自从文化制品大幅度商业化之后,克莱默批评的现象就几乎是难以逆转的。艺术家啊 知识分子啊其实骂不出什么新鲜的,但是呢,他们隔三差五的还是得骂着,这确实是他们的责任。
TOP
25#

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喜欢听啥就听啥呗。
世霸小名琴——my lov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