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35363738394041 / 4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801#

松香老兄很久不来了呵呵,
TOP
802#

正气篇,欣赏中……,绝顶!
音乐无限
TOP
803#

不错很专业
www.zzxgx.com
TOP
804#

佳贴,再次绝顶!
音乐无限
TOP
805#

这个帖子不错,感谢分享!
》》》因为爱生活*所以爱音乐《《《
TOP
806#

松香味目前在家拉二胡了.现场演奏,不用扩音器材
TOP
807#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3-1-31 9:55:00 发表
松香味目前在家拉二胡了.现场演奏,不用扩音器材


去年和松香味在香港,一別大半年了
TOP
808#

..............................
最后编辑marktwo 最后编辑于 2016-04-21 21:02:52
品味音乐
TOP
809#

原帖由 避震梁 于 2013-1-31 10:03:00 发表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3-1-31 9:55:00 发表
松香味目前在家拉二胡了.现场演奏,不用扩音器材


去年和松香味在香港,一別大半年了

避震梁兄近来可好!时间过得真快,差不多一年了,你的电源线我还没有亲自带上桂林烧友家里试听,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本地烧友试听和部分桂林朋友们试听的听感反馈,我还是想亲自多试听几套器材后才给你建议。
有机会还想带去南宁,过年了,不知道南宁的朋友是否方便?有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我会先和他们电话联系,看情况再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10#

原帖由 避震梁 于 2013-1-31 10:03:00 发表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3-1-31 9:55:00 发表
松香味目前在家拉二胡了.现场演奏,不用扩音器材


去年和松香味在香港,一別大半年了

避震梁兄近来可好!时间过得真快,差不多一年了,你的电源线我还没有亲自带上桂林烧友家里试听,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本地烧友试听和部分桂林朋友们试听的听感反馈,我还是想亲自多试听几套器材后才给你建议。
有机会还想带去南宁,过年了,不知道南宁的朋友是否方便?有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我会先和他们电话联系,看情况再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11#

名琴手机怎么经常“停机”?是更换手机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12#

原帖由 3344876 于 2010-10-4 9:49:00 发表
重复拜读仁兄精劈论述,尤是茅塞顿开,终于有了感觉。吸收不会歉多,吸收多,直达声就多。准备重装聆听房前,还有一事请教:因为现有听音房6乘7米,用9乘5cm木作间隔,总感觉在房间听比在听音房要好听,特别是交响乐在房间听真是千毫毕露,此现象百思难解。还有重装时淮备用60乘30cm厚8cm轻型环保砖按6.9乘4.5米作间隔,再用9乘5cm木条附墙作吸音墙,因为有9cm厚空间除了放吸音棉外还想放隔音材料,请

听音房6乘7米,这个尺寸比例的确不太好,太接近正方形容易引起‘驻波’,用‘物理隔断’改变比例尺寸、或‘卦限式吸收处理’改变声学‘比例尺寸’的方法,可改变这类房间的声学缺陷问题。
‘隔音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质量(重量)才行,轻质的材料隔音效果通常较差且有‘吸音’功能。大面积12CM以上的玻璃隔断已经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且具有一定的低频吸收功能,且占用空间少,加上‘落地窗帘’就可以有效控制中高频反射。可以考虑采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13#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3-2-6 15:2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避震梁 于 2013-1-31 10:0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3-1-31 9:55:00 发表
避震梁兄近来可好!时间过得真快,差不多一年了,你的电源线我还没有亲自带上桂林烧友家里试听,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本地烧友试听和部分桂林朋友们试听的听感反馈,我还是想亲自多试听几套器材后才给你建议。
有机会还想带去南宁,过年了,不知道南宁的朋友是否方便?有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我会先和他们电话联系,看情况再说。


非常感谢!由于已造出更佳效费比的版本,这款"Reference Red"电源线即将停产了,取代的版本将是中价的A168-2但是还是想听您们的意见。


家里的线材也已全面升级,主要是将超高和中低音的音箱线换上我的新产品(参加音展时用的HR Cantus信号线和音箱线,共用上了45米孖支结构的 HR Cantus每边共8),我的23.5HR Cantus信号线也各自再以特制新产品接驳线各加长了1.5(5米,和参加音展时做法一样;在惠普展房的信号线则是2.5+1.5)。另在前级上加了2块飞机板,和一点点钨珠沙。
在不失甜润之下,动态明显加大,爆炸力强而又不带压迫感,聚焦更明确。3D音场也加高加大了……由音乐感至3D、高度感等有整体的明显改善。
正在造新"Etien"中价高效费比升级系列并会带镭射防伪标签能抽空,日後把新產品寄給您試試!
带镭射防伪标签起因之一是我在应要求为168网友改线时经常发现假线和线料(当然不做,还要指出错处),在公司我兼任鉴证专家,想不到改良线材也要提供免费鉴证服务!呵呵!
TOP
814#

现在才看到此贴,和很多其他大师的观点有点冲突!音乐发烧友真不易啊!
TOP
815#

回复 1# 松香味 的帖子

非常有启发的帖子,"从还原的角度,吸音是本质",有如当头棒喝!我的理解,扩散有如混响,录音已带混响,有的为了好听人为加入,当代录音更盛。如果放音环境再加大混响,实际听到的有如二次三次混响,无疑是加大失真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5-12-13 22:15:34
TOP
816#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5/12/13 22:12:00 发表
非常有启发的帖子,"从还原的角度,吸音是本质",有如当头棒喝!我的理解,扩散有如混响,录音已带混响,有的为了好听人为加入,当代录音更盛。如果放音环境再加大混响,实际听到的有如二次三次混响,无疑是加大失真

兄弟果然慧眼,一言道出吸收处理的目标本质。

吸收处理就是要减小混响时间,加大“混响半径”,使听音位能够处于混响半径之内,同时降低听音环境界面反射引起的各类负面影响及失真,让我们听到更真实的声音,这就是吸收处理的目标本质。

这里还要提醒和强调的是:声波在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不同频率的衰减情况是大不一样的,频率越高衰减
越快;频率越低衰减越慢。

如果在开阔的室外环境下传播一个相同的距离时,例如距离20米吧,与一米距离听到的声压比较时,50Hz左右的低频听感上下降并不太明显,5KHz左右的高频下降就比较明显了,到了12.5KHz以上的超高频,你就会完全无法再听到。当然这个实验会受实验环境背景噪声的大小影响,背景噪声越小越好。其实不同频率的传播衰减率可到相关资料里去查找,实验的目的是用简单的方法验证“声波在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不同频率的衰减情况是大不一样的,频率越高衰减越快;频率越低衰减越慢。”的结论。因此在对听音环境做吸收处理时,重点就是吸收处理好低频。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5-12-19 05:55:4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17#

回复 816# 松香味 的帖子

谢兄抬举!提醒的是,不同频率的声音,几个来回后,配比已面目全非。但又闻人耳对中高频的敏感度高于低频,不知两厢如何权衡?
TOP
818#

这个帖子从07年讨论到现在,堪称奇迹。有一想法, 不知有没有意义,如果房间小,为减少驻波,可否在电视后墙上加一层石膏板?离后墙面一段距离,相当于一个夹层,以吸收低频。如果可行,这个夹层厚多少厘米比较合适?另外,现在有的阳台隔音玻璃已由单层玻璃改为双层玻璃,玻璃双层后,对于声音的影响是不是要复杂一些?既有反射的一面,也有吸音的一面?
TOP
819#

值得慢慢学习,感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