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510|回复: 282
1#

个人认为,好低频的表现是——重量感、有弹性、能量感、有张力。

壮家汉兄弟的文章很好,关注中。

好低频不一定特别强调“低频延伸有多深”,关键还是看能不能相对比较“平坦”的延伸。相对比较“平坦”的延伸是质量“好”的保证。

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与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有效推动空气的体积的“不失真”的“量”有关,所以小口径、长冲程单元同样可以得到好的低频延伸。
分享 转发
TOP
2#

KENTRYFO 在 2006-4-27 20:49:24 发表的内容
是的,曾经如梦如幻地追求我的低音不可得,半年前,去上了几堂声学课,老师多次指导我们如何把声音竖起来。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从此,开始追求音响竖起来的感觉。姻缘际会之下,从中山quanlong兄处购入ae宙斯盾2号音箱一对,多番调较下,出现了明显的声音竖起来的感觉。之后再努力营造其低频,低频出来后,竟然这六寸不到的喇叭出现了爆破冲击波式的席地而来的感觉.......我知道:幸福已经降临,可以孤芳自赏了。
    从音响的角度讲,有人说这是一种“韦感”!


不错,小口径长冲程完全可以出好低频。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93122&page=4
TOP
3#

通过描述让他人信服地真正理解所谓的“氢弹效应”。——
实在抱歉,感觉难度很大哦。我是没有能力了,看你的,支持。
TOP
4#

推挽式低音设计——只是提高功率、增加动态,减小失真;不能增加低频的延伸。
多个小口径单元并联,或者长冲程设计的单元,才可以增加低频的延伸。
小口径在响应速度和减小相位失真方面有优势;低频量感和延伸方面与优秀的大口径相比不是优势。
目前大口径(8寸以上)长冲程设计的单元相位失真和分割失真仍然是头痛的问题。但是用推挽式低音设计能够减少这些问题。
TOP
5#

是啊,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一些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小口径各有所长,我们作为发烧友,不必太过强调谁对谁错,谁好谁不好,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就选那种设计的。 ”这个说法我也非常赞同,小口径要得到“氢弹效应”?听一台上百吨重量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发出的低频,恐怕也感觉不到氢弹爆炸那冲击波的低频吧。
楼主的精神可嘉,题目太夸张了些。
TOP
6#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
上面说的是箱子。
对于信号源——就是能够平衡还原应该有的所有信息;
对于放大器——就是能够平衡放大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并保证能够很好地驱动箱子。
这些就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
如果我们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不管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也不管什么“牌子”都能够得到好声。
到我这里听过的朋友有国内的、国外的,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改变了对小箱子原来的“偏见”。
TOP
7#

上面说的是箱子。
对于信号源——就是能够平衡还原应该有的所有信息;
对于放大器——就是能够平衡放大应该有的所有信息;并保证能够很好地驱动箱子。
这些就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
TOP
8#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9 23:02:44 发表的内容


近段时间以来,我听了DALI Helicon400,ADAM COLUMN,PMC OB1等中小口径的落地箱,都是加强调速度,和瞬态反映的风格。但中低频的宽松度不是那么容易搞好的,谓有得有失吧

至于那种松软低频,不合我口味,JBL尚可,但B&W和森海与我绝缘,乃风格使然。也许是年龄段的缘故



真正做好了动态、速度和瞬态反应的小口径箱子,中低频的宽松度一同样会好,其实宽松度、密度、甜润度等都与信息量直接相关。
TOP
9#

声音密度要建立在“小失真”的基础上来谈。那么,反映灵敏(灵敏度比较高的)、瞬态好(能够反映细节信号的)、动态优秀(大、小信号输出声压能够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的),这样声音的信息量就会丰富,声音密度就好。

过去的(80年代前)纯纸盆大口径单元,纸盆刚性都比较小,中频声音“密度”感觉就比较好,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割失真都非常大,由于分割失真的原因增添了一些原来没有的“信息”(所谓的谐波成分),感觉上“信息量就会丰富”,所以错觉到“密度”就比较好,不过这种“密度”是缺少象征度的,过分软绵没有力度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