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松香味
felixcat 在 2006-1-5 16:22:4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5 12:40:53 发表的内容 老百姓心中有杆子秤;秤星的大小自明白。有请 Felixcat兄弟帮助分析一下《皇家芭蕾》这方面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松香兄:《皇家芭蕾》恰好没有放在家中,倒是硬盘里恰好有从基点站下载的其中《天鹅湖》一段的mp3,或许从wav格式转换成mp3格式会对信号有不少改变,但对于声音强弱对比、动态方面倒是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来的。所以这里也把mp3文件所对应的波形图贴出来,由于图片大小限制,这里只贴出右声道:[upload=jpg]Upload/20061516164022934.jpg[/upload]此图并不反映原始wav文件也是这个样子。从mp3的波形图来看,《皇家芭蕾》的此段音乐一切正常,强弱对比合适,并且动态范围达到66分贝——当然CD效果肯定会更好。
松香味 在 2006-1-5 12:40:53 发表的内容 老百姓心中有杆子秤;秤星的大小自明白。有请 Felixcat兄弟帮助分析一下《皇家芭蕾》这方面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阿杰 在 2006-1-5 16:46:13 发表的内容 让我试试,谢谢felixcat。其实在这方面我比龙兄强不了多少,呵呵。
dr kuang 在 2006-1-18 18:16:14 发表的内容 我从来没有听这张CD,一直听的都是LP。
少平 在 2006-2-1 22:36:28 发表的内容 好帖!金碟版,LP版均来自母版。没有多大区别。不好就是不好!
felixcat 在 2005-12-19 17:40:13 发表的内容 (继续上文)说到动态范围,我们就来测测这张CD的动态范围,测试结果显示第一轨有音乐的部分里:动态范围:左声道55.6分贝;右声道:56.28分贝。这就让我觉得不可理解了:好端端一个现代的DSD录音,为何音乐部分只有50多分贝的动态范围?大家看我以前测试的一些EMI正价版的50-60年代立体声模拟录音,有些就已经达到了60多分贝的动态范围。所以说,录音制作是这款CD最大的问题。制作人员十分不负责!更为讽刺的是,CD说明书在第二页里写着:“为了保证极品听觉效果,特意选定在日本及德国进行后期的精良制作……”——由此看来,正是由于在日本和德国进行后期制作,才会导致此CD制作水平如此低。我听说德国只是负责压片,那估计问题便是出在日本的制作上面了。另外,说明书里英文版写着“post production was done in Japan and Germany to guarantee ultimate sound quality”,这是什么意思?!CD专辑名为龙迹,意在宣扬民族之伟大精神,却一边又在说明书里用英文写着如此崇洋媚外低头哈腰的话语,让外国人看了岂不自打嘴巴?期待将来看到真正体现民族骨气、真正有专业水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制作!
三十九度 在 2005-12-23 16:49:10 发表的内容 [ 要评选2005国产唱片年度代表作的话,我相信《龙迹》一定是最热门的候选唱片之一。瑞鸣唱片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唱片公司,她自己没有录音室、录音师,但正因为这样,所有中国的音乐厅、录音室、录音师都可能是瑞鸣唱片的主角。瑞鸣唱片之前的代表作我认为是三大当家花旦:《鼓动心弦》、《国色》、《竹宴》,现在加上《龙迹》,刚好组成瑞鸣的四大天皇。瑞鸣唱片可以说是一个唱片投资人,她会利用最好的资源来为自己做唱片,例如这张《龙迹》,指挥:李心草,我自己最喜欢的国内指挥家;演奏:国交,中国的国家级交响乐团,代表着中国交响乐团最高水平;录音师:李大康,中国一级录音师、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录音地点,北京音乐厅,中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音乐厅;唱片:德国压碟的24 K金碟,发烧友认可的最高级CD唱片模式..........《龙迹》一共7段音乐,所选的都是中国交响乐中非常好听的精品,其中最出色的就是第一段、关峡(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作曲的《第一交响序曲》,光听这段12分钟的音乐已经值回票价,她的旋律优美动听、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录音质感突出、空间感逼真、动态震 撼] 是真是假???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