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168挺有意思!----------浅议网上交流 【谢绝“老... [复制链接]

查看: 65535|回复: 362
1#

记得05年注册168后就谈论过声场声像的问题,立体声唱片里的确存在三维立体声场声像的信息,影响三维立体声场声像还原的因素除了器材(包含电源及小附件)外,更重要的是听音环境及其音箱摆位,当时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不多,风言风语不少,如今好多了,知道三维立体声场声像存在舞台(左右)宽度、(远近)深度、以及高低错落的声像层次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过,明白声像还有高低错落层次的仍然较少。不客气的说,如果仅仅获得了(左右)宽度、(远近)深度的声场,那只是二维平面的声场;同时再获得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声场声像还原,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声。

现在不信这一套的估计仍然是多数,时间长了这个多数一定会是负增长,而现在的少数一定会是正增长。只要他想这样一个问题:立体声应该是怎样的呢?最后就会明白“立体”是三维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1-10-03 18:07:09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2/13 14:20:27 执行 关闭主题/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0-3 18:09:00 发表
好奇的请问先生:声场的高低错落问题先生何时提出的?在那个帖子里提出的?谢谢。

然而,我们大多数玩的是双声道立体声系统,这个“立体声”实际上是个“错觉型立体声”;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18500-12.aspx
更早的自己去搜索一下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0-3 18:36:00 发表
谢谢先生的回复,可能我理解的音场高低错落与先生所讲的的有区别,我在“好声”一贴如是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音场如同一幅画,它在左右方向上是布满的,在前后有距离感(纵深感、层次性),在高低上是三段频响有机统一和高度感(1.8m以上);谢谢。

所谓三维立体声效果,播放歌剧时,正常的录音乐团应该是“坐下来”演奏的,乐器声像位置有左有右反映舞台的宽度;有远有近反映舞台的深度;歌手声像的移动、脚步声等反映演出现场的鲜活感及动感;歌手是站起来演唱的,歌手声像位置通常应该明显的比乐团声像高,优秀的录音版本甚至可将几个歌手的高矮通过声像高低层次反映出来,展现出鲜活的舞台声场声像立体画面。如果所有的声像都“飘高”起来或“压低”下去了,唱片没有问题就是音响系统有问题了。

雷声,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声音,野外现场录制的雷声,应该是从天花板的高度方向传下来的…………,这就是立体声的魅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0-3 22:31:00 发表
先生所说的雷声传输从天花板方向传输问题,我有点不同看法;因为我们传统扬声器低音单元发声点做不到高于中频和高频单元(涉及相位、音源录制声道等因素),比如:影片《阿凡提》中那架超级飞机在空中爆炸时,我们在一般影院或家庭影院中发现爆炸的发声点不在空中,所以我说时尽可能还原现场,但是复制是做不到的;可能今后全数字影院能完成。

以现代录音技术手段,声像的方位的确可以人为操作去影响它,甚至完全改变它方位,但是过多的人为操纵(后期处理)出来的声音效果就实在是不敢恭维,相反,用心于现场录音尽可能不做或少做后期处理,才是出好唱片的前提要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就有不少类似的经典录音及唱片。从现场获取的三维立体声场声像信息是最自然的,人为后期处理出来的声场声像信息往往由于不够和谐自然而令人反感。

你了解一些相关声学方面的知识,知道声音定位定向的原因,你就会相信三维立体声场声像信息其实已经存在于唱片信息中,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立体声录音,三维立体声场声像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现场获取,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后期处理手段,但是三维立体声场声像的表现可说是出奇的好,不少录音典范就出在那个年代。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 172# 670707 的帖子

野外现场录制的雷声,应该是从天花板的高度方向传下来的…………,你大概不会相信,我是只要想听这种感觉,随时都可以,我的CD唱片、黑胶唱片里,都有类似的录音片段。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10-3 23:16:00 发表
HIFI系统的音场都搞对了后,会少很多“音乐味”,反而是听到更多的录音和后期合成的缺陷。当然,三维录音好的唱片会播得更棒。

对头!!不过“音乐味”是发烧友流传开的形容词,没有严格的定义,所以每个人讲的“音乐味”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大不相同的。例如:音乐味顾名思义就是音乐的味道。什么是味道?口味怎会一样?于是有人认为播放出来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像真度高,令人享受到亲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听到更多的录音和后期合成的缺陷,能感受到更多的演录差异及其音乐内涵,这的确会令人越听越有味道,持续高烧不减,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会明白系统存在问题,折腾开始……。这是一种对音乐味的认识。

也有人认为播放出来的声音是用来享受的,不管唱片是什么内容或者非常关注唱片的内容,播放出来的声音“好听”最重要,什么是好听?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它很主观,每个人的判断都会不一样,甚至常常发生冲突,例如:一方说这张唱片能听到人声娇滴滴的感觉就对了;另一方也许会说,这张唱片应该听到人声口腔的共鸣声才对。哈哈!到底谁错了,也许谁都没错,只是有点点“偏好”而已,系统平衡的时候两者说的声音特征也许都会存在,为了缓解冲突安慰系统缺陷,于是“美丽的音染”一词就出现了(其实绝对没有音染的系统也是没有的),折腾也开始了……。这是另一种对音乐味的认识。在这一类认识里,对音乐味理解的分歧是相对更多了。

其实存在分歧不是什么坏事,各取所需百家争鸣音响市场才能百花开放,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口味就好。什么是音乐味?这是一个无法统一答案的学问。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0-3 23:31:00 发表
谢谢先生,我崇尚自然、客观的录音极其效果;基于二声道录音设备极其音响器材,还原雷声从天花板方向传输可能性如是:闪电声在前雷声在后,或者在大声压状况下利用各段音频频率的传输速度和指向性而造就。当然,如先生所讲的人为后期制作另当回事了。

请慢慢思考声学中著名的‘李开试验’:
李开试验证明:两个声源的相位相反时,声像可以超出两个声源以外,甚至跳到听音者身后。

  李开试验还提示,只要适当控制两声源(左、右声道扬声器)的强度、相位,就可以获得一个范围广阔(角度、深度)的声像移动场。



现场立体声录音获取的左右声道的强度、相位信息已经存在,有什么理由不能还原出立体声的三维立体声场声像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音响系统存在问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0-4 9:25:00 发表
谢谢先生指点,关于雷声从天花板方向传输问题,我在前面讲到相位、声道、声压、声频的频率等因素,当然我们讨论问题是基于双声道和相位正确条件下,“李开试验”将相位人为接反出现那种现象播放童丽歌声就会真的从天花板上发出(注:并非讽刺,我遇见过这种现象,看了半天才找到童丽的口型在顶上,就像传诵马太福音);至于说到:“控制两声源(左、右声道扬声器)的强度、相位,就可以获得一个范围广阔(角度、深度)的声像移动场

室内的界面反射和因此引起的室内混响,会使直达声受到干扰,因为混响声和反射声达到人耳的相位与直达声达到人耳的相位通常是不一致的,恰恰音频的“相位”是声场声像的重要函数,因此如果反射声压太大、混响声压强烈,必然引起直达声相位发生改变,使最终表现出的声场声像已经面目全非。例如,同样的器材在不同的听音室使用效果大不相同的原因也在于此。使听音位处于混响半径之内是应付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对听音室反射面进行吸收处理的效果是可以增大混响半径的范围,使听音位获得多一些的自由活动空间。另外有资料认为:较高的音频对较低的音频声像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不过【相位】仍然是声场声像的重要函数。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有时间欢迎到我这里一聚,当面交换意见会比这里敲键盘轻松得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10-4 16:27:00 发表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克隆】http://www.jd-bbs.com/thread-1968242-1-1.html
===============================================================
这些问题最早就在168讨论过,且有很好的解释咯。

这个帖子的内容其实就是我2008年6月发表在《电声人生》论坛上的帖子,转贴不说明出处好像有点欠妥,不过这类情况我遇到不少了,也无所谓了。类似的帖子,在这之前的2008年1月也在HIFI168这里发表过,见: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0004-3.aspx
难得老浦东也能认同这些观点,哈哈!!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