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高频延伸的实测。 [复制链接]

查看: 23670|回复: 174
1#

另外补充一点,Cardas的这张测试LP,说明是第一面的测试用的各种频率,强度都是恒定的-14分贝,所以我不知道为何楼主画出来的那个频率响应图会如此地不平坦——但是假如按照楼主列出的产品说明书的那些看上去很“优秀”指标来算的话,情况再坏也不至于坏到如此(下图为楼主实测的频响):

[upload=jpg]Upload/20065711165047700.jpg[/upload]

还有,那些所谓的“镜像”,电子学里称为谐波失真。从测试图来看,楼主的LP系统的谐波失真比较厉害。
最后编辑felixcat
分享 转发
TOP
2#

我觉得楼主很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张Cardas Frequency Sweep and Burn-In Record是如何制成的。

首先,我们无必要去研究一个唱头究竟能反映什么样频率的信号:事实上由初中物理课程我们就知道:电磁感应现象里,只要线圈一在磁场里动,就会有对应的电流产生。所以不要说30k的振动了,只要你能有本事把唱针连接在10000000000000000000000Hz的振动源上,那么理想情况下线圈里肯定也能产生对应于10000000000000000000000Hz的信号出来。

以上道理同样适用于任何涉及电磁转换的模拟式记录方式,包括磁带。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在由母带 ->LP母盘刻制的时候,能不能比较准确地记录下信号源极高频的信息。我们来看看这张Cardas Frequency Sweep and Burn-In Record:

http://www.cardas.com/content.php?area=music&content_id=4&pagestring=System%20Setup%20Tools&album_id=8


大家清楚地看到,这张测试LP在刻制的时候,不是以正常的33 1/3转速来刻的,而是以半速(16 2/3)来刻的——所以在刻这张LP的时候,我们需要输出给刻盘机的信号不是1K - 30K,而是仅仅用1K - 15K就可以了(16 2/3 rpm转速下的15K信号,用33 1/3来播放的时候就变成是30K频率了)。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关心一下:为何Cardas在制作这张LP的时候,不敢用原速(33 1/3rpm)来刻制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假如用原速来刻的话,LP这种格式对于高频信号是很难准确记录的,会有极大的衰减的。

那或许也会有人问:那为何Cardas在半速来刻的时候,为何只输出给刻盘机最高15K的信号呢?——具体原因我无法知道,不过我个人的意见:估计15kHz的高频信号已经是16 2/3这种转速,在失真不明显的前提下,能够容忍的最高极限了。
TOP
3#

JWang 在 2006-5-7 13:26:19 发表的内容
在我的结论中,我已清清楚楚地讲明,我的测试是关于是否有的问题。失真度有多大不是我的目的。而且,假定失真度很大,但共认的人的听力上限是20kHz,那么这种失真是不是可以被莫种途径感受到是很有疑问的。但是这是黑箱操作,我在别的贴讲过,我不愿涉及。我在这里证明了,LP格式可达到30kHz的信息。这是问题的关键。这也回复了felixcat的责疑。

再强调一遍。LP是可以很好地达到30kHz的。


假如是测试“是否有”的话,那什么话你都可以说了——仅仅是“有”的话,但失真很严重,完全变形了,那“有”来何用?

对于录制音乐信号的LP来讲的话,原速刻录是不可能达到30kHz的——假如可以的话,Cardas就不需要用半速来刻录30k信号了。但是假如你一定要用半速来刻录磁带母带上的音乐信号,那么对应的磁带播放机也要用半速来运行,用过开盘机的朋友都知道,带速减半,eq曲线的调整又是很头疼的事,会引起磁带输出频响的平整度,所以半速刻录音乐信号又会遇到另外的无法根治的问题。

还有,注意到了吗,Cardas把30k的信号放在了LP最外缘的第二轨,那是因为LP外缘的线速度高,能够比较准确地记录高频信号。另外注意到:LP播放到最内圈的时候,半径相对于外圈来讲已经减半了,所以:33 1/3转速播放LP内圈的线速度 = 16 2/3转速播放LP最外圈的线速度。

根据由Cardas的半速刻盘只提供最高15K的信号,我可以大胆地推断:33 1/3转的LP播放的内圈的时候,频响顶多只能到达15K而已。
TOP
4#

JWang 在 2006-5-7 13:34:01 发表的内容
线圈可以产生很高频率的信号,但我这里不同的是。这个信号是由LP产生的,和你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有些怀疑楼主是否清楚LP播放的原理:LP坑纹带动唱针震动,唱针的振动通过切割磁感线在线圈里产生电流。

问题是通过低速来刻录单一频率的信号到LP上,然后用高速来播放,以证明LP在实用中能够播放高频的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做法根本没有实质意义:试想,假如我用极低0.005 rpm的转速,用激光束来在母盘刻10kHz的信号,那你用33 1/3rpm的速度来播放的时候,会得到66000000Hz的信号,那是否就说通常来讲LP可以容纳66000000Hz的信号呢?——这样有意义么?
TOP
5#

JWang 在 2006-5-7 15:54:44 发表的内容
看来felixcat等根本不了解所谓的Half-Speed Mastering概念。从音乐进行的速度必须和重放的速度保持一致是不错。但是为了更好地在LP上复制原始母带的信息,低速刻制LP是有效的手段。这就是“半速Master"

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s stepped in to fill the audiophile niche market. Their Half Speed Masters were special pressings of the albums. They (smartly) realized that not all audiophiles were classical music buffs, and that the rock generation was beginning to come into its own, with big bucks to spend. 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s had made superior quality pressings of albums by using thick, virgin vinyl, and by locating low-generation copies of the master tapes and using those as a source for their albums. The term "half-speed" refers to slowing the cutting lathe to half-speed while cutting the album stamper, resulting in a more accurate and deeply etched groove that held low tones better.

http://pw1.netcom.com/~zmoq/pages/halfsped.htm





相信认真看过前面页数的帖子的朋友都知道,我在此帖第三页顺数第三个回复里就清楚地写着:

“但是假如你一定要用半速来刻录磁带母带上的音乐信号,那么对应的磁带播放机也要用半速来运行,用过开盘机的朋友都知道,带速减半,eq曲线的调整又是很头疼的事,会引起磁带输出频响的平整度,所以半速刻录音乐信号又会遇到另外的无法根治的问题。”

半速刻录这种方式的症结不在LP的高频上,而是能否保证信号源的频响在复原的时候能否平直(半速刻录这种方式理论上对于中低频是会衰减削弱的,原因由于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解释清楚,这里就不占用大家宝贵时间了)。不要看到MFSL和RCA、CBS 80年代的时候出过半速刻录就以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半速刻录是一把“双刃剑”,它弥补了一些东西,却同时会附带一些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复刻LP的发烧厂家品牌都采用原速刻录,而不用半速刻录。

所以要讨论“LP上能不能有极高频”,我觉得必须首先要使得如下条件被保证之后才能考虑。

1. 要保持中低频段能和信号源那样平直(半速刻录有这方面的毛病)

2. 极高频的失真不能大。

以任何理由来回避上述两个前提,所得出的结论我觉得都是无意义的。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6#

Timme 在 2006-5-8 1:44:13 发表的内容
idle tones是ad、da的事。不过我宁愿相信是碟本身就有失真


我也不太相信问题会出在楼主的声卡上,而是出在JWang的LP或者LP播放系统上。因为我测过自己的laptop的廉价声卡,对于单频率声音取样都不会出现类似糟糕的事情。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何LP不应被列为能准确还原母带声音的媒介。
TOP
7#

JWang 在 2006-5-8 1:49:10 发表的内容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对我来讲,我的观点是Open的。


既然你对实验中产生的严重偏差的现象的观点是open的话,就不应该下结论说“LP是可以很好地达到30kHz的”。更何况Cardas测试LP里说明33 1/3转速播的时候最高只刻录到30k的信号,但你分明在32.8k的时候仍能测到强度差别不大的信号,这就是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自相矛盾,这个矛盾甚至可以全盘推翻你的测试结果的。
TOP
8#

我重申一下我对此实验的意见:

楼主用来测试的LP,实际上制造时是用16 2/3 rpm的转速,刻录最高15kHz的单频率信号;因此用33 1/3rpm的速度播放的时候,很自然就变成最高是30kHz的声音。

但问题是这并不是广泛的商业LP采用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对于音质,利和弊同时存在,这一点前面一页最后的回复里我已经解释了。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大家都看见楼主用来测试的系统,谐波失真很明显,很厉害,因此我很怀疑他前面列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天晓得那些谐波失真有没有影响到那些数据,或者还有没有其它没在图中反映出来的致命毛病存在于楼主的系统中呢。

另外,Cardas这张测试LP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在33 1/3rpm转速下,它最高只有30kHz的信号,没有刻更高的。但在第一页楼主自己写的数据里,大家分明看到在32.8kHz的频段,竟然还测有强度几乎相当的信号,这种自打嘴巴的自相矛盾使得我更加怀疑楼主数据的真实度。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9#

JWang 在 2006-5-8 0:09:06 发表的内容
好了,错就错了。男子汉大丈夫要有点勇气。人家Stan Ricker(Cardas 测试LP的Master的人)不用你这种人来教转速的问题吧。


请你说出我哪里有错。还有,Stan Ricker造这张LP不是给你用来证实LP里可以有30k的信号(人家说明书中都已经写着你用33 1/3去播的话会有的,用得着你去验证么?说实话你这个实验纯粹就是多此一举,就类似“验证感冒胶囊的确可以治疗感冒”一样)

还有,从楼主的测试图反而可以看出,楼主用的设备谐波失真很厉害啊,尤其是二次、三次、四次谐波,希望这些谐波失真不是产生在楼主的LP环节里,否则的话楼主今后任何有关LP唱片的音色听感都十分不可信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