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6320|回复: 1950
1#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4-16 20:28:00 发表
这图中超距的前、中、后都不在一个圆弧上啊!赶紧改吧!




牛仔兄如此明目,难得!
本主题由 版主 leslie 于 2017/10/26 8:17:02 执行 屏蔽帖子 操作
分享 转发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2#

阿杰讲:  只有在超距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向心的侧滑力。


这是1cm 负距时针尖的运动。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7 00:29:47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3#

我把我在极品的言论转过来。阿杰现改变了讲法i,但他还是错的。

现在我想把我的实验来概括一下。主要是给有兴趣的朋友看看,单从推翻超距导致侧滑这个错误的命题来说,上面的视频已经足够有余。当然我本着让大家增进知识的目的来总结一下。

这是唱头装在臂上的状态。




先看第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负距1cm。我先从外圈落针,大家可看臂向中心移动直至最内圈处而静止不动。我又提起臂从小于内圈的地位落针。大家可以看臂向外移动大约为5毫米。


再看第二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的负距为2cm。我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大家可以看到臂达到静止点为内外圈的中间。向外滑和向内滑的距离大致相等。





现在看第三个视频。这里的负距为4.5cm。这时的臂向外和向内移动的距离正好是和第一个视频中的状况相反。




先作点说明。讲侧滑,我们就是在讲一种向中心移动的力,当一种力向外移动时,我会表明这是向外的侧滑力。图中黄色圆弧线是在超距下的针尖轨迹。绿色弧线是在零距下的轨迹。红色弧线是在负距下的轨迹。

为了明确地表明出向内侧滑和向外侧滑的分布,我画了张图。图中黄色区域是存在超距时臂运动的方向。红色区域是零距和负距时臂向内运动的区域。蓝色区域为负距下臂向外运动的区域。图中红色小圆分别为三个视频中臂原地不动的地位。




先来看黄色部分,我想这个部分是没有争议的。在超距下总是有侧滑存在。但是这个存在不等于这个侧滑是由超距引起的。

现在来看红色弧线。红色弧线是表明在负距下的针尖的轨迹。在第一红线上,其负距为S1至G的距离。当针尖在第一个红色轨迹上运动时,即G至F,其中在某一点上,臂的运动是静止的。即不向中心移动也不向外圈移动。这个点我称为S2,或称呼为静态点。在S2点上也就是SRX兄所说的臂的中心线和唱片音槽的切线相吻合。向外的力和向內的力相等。在S2上半部的针尖轨迹上,臂向外移动。在S2点下半部分,臂向中心移动。即存在着侧滑力。

现在我来增加负距的距离。在第二条红线上,负距为S1至A。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负距下,也有静态点,我称之为S3。侧滑同样存在。存在侧滑的部分为S3至H。

现在我再次增加负距直至它的红线上的静态点和最外圈相交。这时的负距为S1至B。静态点为S4。在这里侧滑完全消失,只有向外的侧滑力。

我现在来看零距。在零距上,静态点S1正好是盘的中心。也就是说,零距上臂的运动全为侧滑力,即向中心移动的作用力,而不存在向外的侧滑力。

那么我现在连接S1,S2,S3,S4四个静态点,我得出一条曲线。即图中的蓝线。我称之为静态曲线。这个静态曲线存在于零距和负距的前提下。这个静态曲线是侧滑和向外侧滑的临界线。

理解了静态曲线,相应地就有零距和负距下的侧滑存在区。图中为绿色区域。绿色区域的每一点上都存在侧滑。也有了向外侧滑存在的区域,图中红色区域。红色区域的每一点上,都存在向外的侧滑。

到目前为止,我想有关侧滑和超距的问题应该是很明确的,没有什么可以多争的了。

在这个图中我可以看出些规律性的东西。既臂的几何特点和盘的运转相互作用而导致了这个臂运动的分布。红色区域中也有侧滑力,但这侧滑力是在超距不存在的情况下而存在的。故结论是:

超距不导致向侧滑力。

现在我把阿杰的新错误的观点加上。图中蓝线是他的新讲法。





这里他有两个错误:

1.零距线不应是直线,而应是弧线。

2.就是按他错误的零零距线概念,这零距线全部在红色区内。也就是,全部为向外的侧滑力。而不是如他讲的,零距,侧滑力为零。

关于这条S1至S4的曲线是我的发现。我的上面这张图是没有人提出过的。我是第一个。我把这曲线命名为侧滑力静态曲线。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8 11:03:59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4#

上不了图

我在极品已把Kogen有关侧滑的全文翻译成中文。并加了评注以帮助理解。还有最后部分1没有译出,争取尽快完成。大家可去一阅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8 03:00:27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5#

我不想在这里多讲,但在关键的时刻,我会讲的。

阿杰要不要教教大家如何看两声道的输出的均等来调侧滑?

这也是我明确地向你指出这是不正确的方法。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6#

回复 99# 无难 的帖子

我在极品都回答了你的问题。可自己去查。

但我这里告诉你把测滑力调在针压的十分之一是不正确的。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7#

实际上阿杰在这里的新说法是制造毫无意义的新说法,偷换人家超距概念的内含。何苦呢?我说过多次了,没有人期望把你打入死地。这只是兴趣爱好,错就错了罢。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8#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4-18 1:58:00 发表
也围观过极品上的贴子,无奈自己水平太低一知半解。不过总算是见识到极品那位自称来自民主自由国度的版主人品了!用广州话说就是抓住鸡毛当令箭,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利将有讽刺质疑的贴子点评全部删除,这样心胸狭窄的人会是技术高手?挑,我宁愿相信猪乸会爬树!


不管怎么样,感谢你还用了讽刺一词来形容被我删除的贴。我建议你去极品去看看阿杰那个没有必要存在的帖子。技术方面的不用看,因为你说你看不懂。看看他们是怎样在骂街的。好在都在。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8 04:34:17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9#

无法上图,知道的请帮一下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