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618688|回复: 9777
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3-17 11:10:00 发表
现在我就音响系统还原唱片信息问题发表点滴体会,供烧友们参考与探讨,不到之处请大家斧正。先说小提琴演奏的还原,这里分为以下几等等级:
1.小提琴的琴声丰满度。
2.小提琴琴声的清晰度,如:
2.1是否能分别弓子在G,D,A,E四根琴弦上的音质;
2.2演奏技巧的表现,如:把位高低的表现,双音的表现、泛音的表现、滑音的表现、调性的转换、弓法的表现(含连顿弓、飞顿弓、飞跳弓、抛弓等);
2.3


敬佩!
此帖值得好好学习!!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5/22 21:30:46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3908# 670707 的帖子

67兄或者前辈客气了,也谦虚了。很少来168论坛,前几天因本地朋友老苏的极力推荐,来此专门拜读贵帖。尽管初略看了几页,但能感觉到67兄您看问题透彻,分析独到,观点、学识与境界实在令我辈有仰望之感!!!这是实话。这么长的帖子留待我慢慢咀嚼,感谢您的分享!!
最后编辑三皈依 最后编辑于 2011-07-19 22:04:02
TOP
3#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这个话题提得好,好就好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者最终的答案,给予我们很大的参与探讨的余地,也可能会吸引很多素养高深的超级发烧友前辈分享自己的理解、认识与经验。由于每个烧友的天生音乐方面的感受有所不同,后天的学识、阅历与经验包括个性气质皆有不同,因此,从横向比较看,对于好声的认识标准绝对有差异;从纵向看,每个人的不同发烧阶段的认识、看法乃至所谓的境界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昨天的好声未必今天继续认可,昨天没有感受到的好声也许明天会“暮然回首”而有所发现。但是,有一点,今天的我发现它越来越重要,那就是对于唱片本身的音乐内容的认识实在太重要了!!!
TOP
4#

回复 3910# mxtq 的帖子

M兄好!我来168论坛得向兄等多多学习。
TOP
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3-18 10:57:00 发表
声音密度与力度问题,以我的理解说的再详尽点,举例:刚才说到弦乐拉出“温暖而又强韧的音色”,“温暖”是情感的表达,如果声音密度不够是无法体现的,“强韧”是力度的表达,在这里要求演奏者的有节制控制力度;诸位试想:这两个问题完美的结合起来要求音响器材能还原,其难度之大实属不易啊!


67兄解读到位呀!赞叹!温暖与强韧看似矛盾,实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能同时具备这两个素质的艺术家包括音响系统不是很多。学习!!!真是一付好帖。
TOP
6#

[quote] 原帖由 红茶 于 2011-5-2 23:35:00 发表
现在的音乐会在很大程度上能打动俺的也就是在正曲开始前滴校音由一提 长笛 双簧引领整个乐队和声由P到F的渐进的几秒钟,这个乐队是否优劣就这几秒钟
大致也就能见分晓了。

老苏好!
“红茶”一名取得好,喝茶如品人生,您在音乐方面的学识与修养也如真实的“红茶”一般令我辈在与您的接触中慢慢“品味”和学习。
完全赞同您的这个看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尽管我对于古典音乐是外行,但是可以理解音乐作为艺术的基本道理,很多艺术的原理本质是一样的。正象书法家在书写作品的第一笔一样,这一笔举足轻重,是通篇书法章法与行气的关键所在。乐队演奏开声的几秒钟凝聚水平与素质的精气神,开头不好那么后面的演奏必定受影响。
TOP
7#

听音乐实际就是聆听自己的心声,找到了那种感觉,听什么都是次要的了!呵呵!
TOP
8#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7-28 11:24:00 发表
入门先从巴赫。巴赫是古典之祖,单一乐器基音最多,入门应从浅入深。初入者勿以音色华丽为先,否则容易走火入魔。

先听这几套:

1、卡萨尔斯《大提琴小品》。
2、《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3、《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4、《十二平均律钢琴》。
5、《勃兰登堡协奏曲》


好推荐,感觉欣赏方法和理念很有道理,学习了!
TOP
9#

回复 4834# 聆听之乐 的帖子

有的时候人很矛盾,论坛时间用多了听音乐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少了。呵呵!
这些天,本地朋友给我搞的几张唱片我觉得都很不错,我现在一边听一边写帖子。古典音乐是感性与智性的海洋,流淌着丰富、睿智的人类灵性,富含生命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这些哲理不是僵死的,是鲜活和生动的,这些哲理在音乐中化作了美妙的音符和声波。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常常令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
最后编辑三皈依 最后编辑于 2011-08-02 22:23:3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