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 [复制链接]

1#
“一种观点认为,不同声音来源的高低之分,是最考验系统的,……”

我比较支持这个观点。

因为:哈斯效应、德•波埃效应、劳氏效应、李开试验,共同奠定了立体声系统定向(定位)的基础。

为了不干扰其他的帖子顺利进行,特别把这个话题放到这里来。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加讨论。谢谢!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3 21:58:25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立体声系统定向(定位)的好坏,与许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他直接影响到系统声场声像的还原。

市面上几百元的立体声系统,只要能响,左右定向(定位)是一定存在的,左右定向(定位)是基本能够表现的。因为这时候他主要是遵循[德•波埃效应(二)]:(2)如果两只音箱的强度级差ΔL不为0,此时听音感觉声音偏向较响的一只音箱,如果强度级差ΔL大于等于15dB,此时感觉声音完全来自较响的那一只音箱。所以,左右定向(定位)很容易就能实现。

但是这类低级的音响系统是不能营造出左右定向(定位)超过左右两箱之外的声场声像的,声场声像只能居于左右两箱之间。

声场声像的远近表达,也就是声场声像的深度感,这类低级的音响系统也是不能营造好的。这是因为低级的音响系统对信号细节(微信号)的还原能力往往比较差,人耳判断声场声像深度感却恰恰主要依靠这些信号细节(微信号)的还原。例如:声音强弱不同、音色差信号、声音里不同频率成分比例的强弱变化等。

至于声场声像的高低定向(定位),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要求就更“不一般”了。

所以说:
1、左右定向(定位)都没有的系统,那只能是单声道节目。用一个箱子听就可以了。立体声节目也听不出左右定向(定位)的立体声系统,那该找找原因了。就算有了左右定向(定位),但声场声像不能超越两箱之外(两侧),你仍然需要找找原因哦。因为这是立体声系统起码的要求。(注意: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声场声像的远近表达再现能力,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远近距离的表达是不是自然?远去的声音(声像)它是否自然平滑的消失?还是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都反映了系统的水平。因为这是入门级立体声系统起码的要求。(注意:环境的影响仍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3、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哈斯效应、德•波埃效应、劳氏效应、李开试验等,他们共同奠定了立体声系统定向(定位)的基础。理论上,只需要两只音箱的立体声系统,就完全能够还原出全方位的空间包围感。而高低定向(定位)只是“全方位的空间包围感”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注意:环境的影响仍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一个立体声系统完全没有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那么,这系统是存在明显问题的。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LJZLJZ 于 2008-1-6 13:24:00 发表
支持,一切源于器材参数的支持


谢谢LJZLJZ兄!如果有相同的或者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都是正常的,每个人的知识面不一样,体念不一样,总是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观点。欢迎参加讨论。

但是,一些基本的声学知识不了解,在音响的问题上,就可能会导至错误的理解和观点。
在错误的理解和观点的左右下,怎么能发现器材的不足?怎么能玩好立体声音响?怎么能DIY出优秀的器材?

这是发此帖的重要顾虑因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61996199 于 2008-1-6 14:19:00 发表
很好的教材.要好好的学习了.
楼主所说的三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三维地立体声声场?


大概这三点已经概括了三维立体声声场的主要元素。实际上三维立体声声场还不止这些,例如包围感,空灵感等。
没有包围感和空灵感,宁静而抚远的感觉将会荡然无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6 14:41:00 发表
这是我的贴子里话题的引升,蛮有意思的话题。

就我所了解的立体声录音中,音场的前后、左右是录音所必需具备的要素。但高低就基本脱离立体声录音的范畴,电平、频率、残响等等无一与音场的高低有关连,不仅如此,......


不要无中生有去追求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了。”录音中有则有无则无。——这句话我非常赞同!
但事实上,立体声录音中是有音像的高低、形体比例存在的。就看你的系统能不能还原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6 15:02: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6 14:50:00 发表
但事实上,立体声录音中是有音像的高低、形体比例存在的。就看你的系统能不能还原她?

这句话对也不对,......


但我们也不能把(站立演唱的)演唱者的音像高度与乐队的音像高度[一样高的]声音音像还原称为正常的”声场“。他们是应该有高低区别的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前面反复强调:对于立体声还原系统而言,音场的大小、音像的高低定向(定位),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音场的大小、音像的高低定向(定位),他们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另外,我们的器材已经满足了对这些信息的还原了吗?

当我们了解这些现象和问题后,我想,你会知道自己手上器材存在的缺陷而不再满足;你会知道并把握DIY或“摩机”的方向;你会有新的“创意”,新的玩法,新的思考…………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8-1-6 17:11:00 发表
转点资料支持松香味大侠。

   1.频率域的主观感觉 
    频率域中最重要的主观感觉是音调,像响度一样音调也是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它是听觉判断声音调门高低的属性。

  心理学中的音调和音乐中音阶之间......


哈哈!非常感谢sometimes兄!这些正是我下面准备分别介绍的主要内容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8-1-6 17:17:00 发表
至于后来的话题,再转一点小文,是对是错自己慧眼识别,如不幸捅破窗纸,希望大家不要骂我。

Q值有许多表达方式,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储能/损耗,每一个电子产品都有Q值,往往不止一个,根据每个产品的不同频率的Q值可以鉴定产品的身份.比如喇叭大家经常见到的Q值,还有不表达的Q,如硬盆阻尼小(损耗小),高频处会产生高Q值的谐振峰,其实每一套的设备都是单个元件Q的综合,变压器有明显的高谐振峰,一般在几百到几KHZ.当你用不同的电源线(有不同的电容,电阻,电感)那么你就改变了变压器的Q,就进一步改变了系统的Q.最简单的例子,系统用了金属脚钉,损耗小,那么Q高,引起整套系统Q提高,你拿示波器看方波,就可以看到上升速度提高,角变尖,声音变得亮丽.其实Q自己也能测量,只需要双踪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如果真正理解Q,你就可以设计出你需要的任何声音.


正解!佩服!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6 17:35:00 发表
老的单声道录音做成双声道的CD,可以有左右前后的定位,但高度的定位应该不会有吧?


老的单声道录音做成双声道的CD,还原出来的声场可以有比较模糊的前后高低方位感,但是不能产生左右的方位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为什么说老的单声道录音做成双声道的CD,还原出来的声场可以有比较模糊的前后高低方位(定位)感,但是不能产生左右的方位感呢?

根据双耳效应:双耳效应的基本原理是这样:如果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此时由于声源到左、右耳的距离相等,从而声波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差为零,此时感受出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而不是偏向某一侧。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

因为单声道录音(单麦克风)仍然能够很好地纪录声音的强弱不同,所以我们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前后)距离。

再根据德·波埃效应:
(2)如果两只音箱的强度级差ΔL不为0,此时听音感觉声音偏向较响的一只音箱,如果强度级差ΔL大于等于15dB,此时感觉声音完全来自较响的那一只音箱。
(3)如果强度级差ΔL=0,但两只音箱的时间差Δt不为0,此时感觉声音向先到达的那只音箱方向移动。如果时间差Δt大于等于3ms时,感觉声音完全来自先到达的那只音箱方向。

那么,如果单声道录音(单麦克风)仍然能够很好地纪录任何声点发出的直达声和地面反射来的(比较强的但又比直达声弱的)延时声,这个“声点”就保留下了高低方向(定位)的特性。所以我们就能够听出它的“比较模糊的”高低方向定位。



但是录音环境两侧面和顶部往往距离“声点”较远,反射回来的声音(或者经过多次反射的声音)延时较大、且声音较弱。

根据劳氏效应:劳氏效应是一种立体声范围的心理声学效应。劳氏效应揭示:如果将延迟后的信号再反相叠加在直达信号上,会产生一种明显的空间感,声音好像来自四面八方,听音者仿佛置身于乐队之中。

所以,在一个良好的立体声系统中播放优秀的单声道录音唱片,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但不能感受到左右方向定位。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06 19:34:3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总体来说:在一个良好的立体声系统中播放优秀的单声道录音唱片,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比较模糊的前后高低方位(定位)感,但不能感受到左右方向定位。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3#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如果仍然怀疑唱片能够还原出音场的大小、音像的高低定向(定位),请播放下面这张CD第五轨,看看里面的雷声第一声是不是来自头顶前方?第二声雷声是不是来自远方的高处?结束前最后的雷声是不是来自绕远的天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8-1-6 17:45:00 发表
根据荷姆霍斯积分,录音时如果多于两个点,那么还原时一定有高度信息的,只是这个高度信息是相对的,和原来相对位置是否相同,就看还原的精度了,有专门的逆散射分析,只是不太容易理解...


非常专业的分析!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6 22:3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6 15:16:00 发表
但我们也不能把(站立演唱的)演唱者的音像高度与乐队的音像高度[一样高的]声音音像还原称为正常的”声场“。他们是应该有......


看来东莞肥仔兄是不相信有了。
既然反复读了好多遍还不能理解,没有关系,那还是自己体会认可才有说服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6 23:1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8-1-6 17:45:00 发表
[根据荷姆霍斯积分,录音时如果多于两个点,那么还原时一定有高度信息的,只是这个高度信息是相对的,和原来相对位置是否相同,就看还原的精度了,有专门的逆散......


据一些资料上了解到,那些“密密麻麻吊在头顶”的麦克风绝大多数是大于180度全指向性的,几乎可以吸取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水平横放还是吊在头顶的放置形式已经影响不大。当然也有使用指向性强的情况,指向性强的麦克风是用于吸取某些指定的目标的声音。他们由录音总调控台控制,有主有次,吸取的声音“对象”也不相同,例如有专门用于吸取反射混响声的等等,有的甚至是没有使用关闭着的。具体是怎样的情况,录音总调控台操作人员才知道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7#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别的我们先不说,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面对面谈话的时候,我们能够明确他的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当一群人面对面谈话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明确他们的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这是因为这些发声点传来的声音已经“具备”或者说已经“包涵”了辨别这些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而且,距离越近,所包涵辨别这些声音方向的信息、特别是高低方位的信息就越丰富。

麦克风录音时,它距离录音对象总是比较近的,由于位置和距离的关系,麦克风能录音下辨别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就比较丰富。甚至比我们听现场还要好。

我不否认现在的一些录音都有后期加工“做作”的情况,但是也不能否定麦克风能录音下辨别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既然唱片里已经有了这些信息,为什么就不能还原出来呢?我想,还是应该从器材和还原系统去找问题吧。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07 00:57:1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7 1:3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6 23:24:00 发表
看来
[url=http://bbs.hifi168.com/showuser.aspx?userid=72186]东莞肥仔[/url......



声学理论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只是理解的问题。对声学不了解的朋友一下理解不了这很正常,不必在意,更不必否定声学理论的意义。有时候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一下反应不过来二减一等于一也正常,例如一些我根本就不了解的知识,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就对我就是复杂的。如果仅仅背诵这些声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就能够完全理解它吃透它,那就不用读四年五年的大学了。尤其是声学知识的普及实在太少,所以,大家都不必太在意。

但是,德·波埃效应、李开试验等已经建立了立体声的基础理论,注意:这里说的是“立体声”,而非二唯平面声。不管谁相信不相信,唱片里确实存在立体声信息,而非二唯平面声信息,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7 17:03:00 发表
听了N张碟,说了一大堆,还就是想说重复N次的话:“录音中乐器和人的形体比例大小、前后左右高低的位置是靠电平大小、频率分布和残响营造出来的。音场的再现更多是存在于录音中,什么左右关系、前后距离、高或低,去听现场吧,闭上眼,你能分辨出左右,分辨出前后,能分辨出高低吗?录音师都不注重的元素,不要无中生有去追求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了。”


哈哈!建议东莞肥仔兄就保留自己的观点好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07 19:01:3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