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电脑hifi的潮流不可阻挡-----从jitter说起 [复制链接]

查看: 18641|回复: 100
1#
目前PC上的ape音乐资源已经非常多了,几乎是海量,而且ape的音质是无损的这点也已经认同...但是很多人对于电脑hifi还是持怀疑态度.

主要理由还是以下几条:
1. 电脑里面电源不干净,
2. 声卡讯号干扰多
3. 硬盘做转盘是否降低了jitter没有定论.
4. 传统CD比PC出来声音一般要好些.

其实, 以上说法均不成立! 电脑出来的音质和CD完全是一样的! 下面将会逐一反驳.

为了讨了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搞清楚一下几个概念.
a. CD里面存储的音乐是否也是数据?
b.数据传输是否存在jitter?
c. jitter到底存在于何处?

a. 音频数据也是一种数据,既然能用数据CD存储刻录,和 存在硬盘上的数据完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无论他的格式用什么: WAV,APE,FLAC, ZIP...只要是无损的格式,都一样. 没有区别. 最后都能完全还原CD.

b. 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jitter? 可以肯定的说,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是不存在jitter一说的. 因为, 数据和时间因素无关. 而jitter是和时间紧密相关的.

设想一下如下场景: 有一个高级CD随身听, 带有巨大的内存缓存,假设是1个G把. 他的执行方式是首先从CD上面把整张碟都读入内存,然后开始播放. 假设这个随身听还有一个功能,是可以用usb从电脑读入数据, 也是读完放在内存, 然后开始播放.

会有区别么? 因为内存里面数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播放效果完全一样.

c. 那么jitter到底存在于何处?
还是用上面那个假设的CD来说, 是否这个CD就没有jitter了呢? 错!
即使内存再快,也依然存在jitter. 因为时钟发生器不是无限精准的(当然, 回放设备的时钟精准到超过录音设备的jitter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这时, jitter误差已经在录音时候发生了) jitter是时基误差, 只要有DAC的过程存在,就会存在误差. jitter存在于音频数据和时间发生关系的环节, 就是DAC开始的所有环节.  毕竟人类无法读懂0,1的数字, 音乐还是模拟的, 因此jitter 永远存在无法消除.
分享 转发
TOP
2#

再回到上面的问题, 从jitter发生的原理可以看出, 理由1,2,3 均可以有明确答案了.

-------------补充说明: 因为有DX觉得以上解释没有说清楚,这里补充一下。 声卡数字输出就是传递的数字信号,即数据,只是这种格式是可以通过DAC转换成音乐模拟信号的。而数字信号是在传输过程当中无损的,因此不管机箱内电源如何,干扰如何,最终DAC设备都能100%准确的取得信号数据。

所以,问题3不是问题, 从DAC开始才有jitter, 之前都是100%准确的.
-------------------------------------------------------

那么, 4的问题怎么会存在呢?

首先, 是大家用电脑的方案不对. 电脑是存储,传输数据用的, 而目前的声卡, 都是模拟输出, 已经带有DAC, 以如此劣质的环境和低廉的成本, 带的DAC功能当然不hifi了!

所以, 声卡必须用数字输出. 不包含DAC过程.

其次, 想要靓声,外置DAC必须要好,  目前用pc hifi的大部分是穷学生,因此普遍用的不是高档DAC,  廉价的DAC大多是求真的, 想和求美的动辄几万几十万的hifi器材比,当然比不过.

另外, CD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档CD机全部都是不hifi的....

这里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了, 大家是求真还是求美?

可以肯定的说, 绝大多数CD都是求美的, 因此并不hifi, 就是高档CD其实是有很大的失真的. 当然, 这个失真是讨好耳朵的失真.

因此, 就hifi性来说, 求真派完全是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pchifi的.

至于求美派, 相信将来中高档DAC完全也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由于目前pc hifi发烧友不多,因此中档求美的DAC产品还不多见, 这块是个空白市场.


因此,大胆的预言一句, 随着pchifi烧友的增多, 中档求美DAC将很快大大流行.
最后编辑小雨哥
TOP
3#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电脑hifi的一些基本方向:

寻求便宜的顶级数字输出声卡, 个人认为目前德国坦克火网1723的就是一个选择,  目前售价250.

寻找合适价位的DAC, 求真还是求美应该都有自己的选择.

求真派建议试下 apogee mini-DAC, 这个是专业做监听设备的厂家.

求美派建议用 apogee mini-DAC 加上软件均衡器调整. 例如foolbar 2000里面带的均衡器.  具体求美的调整曲线可以用google 搜索一下, 玩过的DX 有介绍哪个频点怎么调整.

相信完全可以做到和普通cd方式一样的hifi!
最后编辑小雨哥
TOP
4#

随着大家对pc 的ape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高性价比的DAC越来越多, 随着软件的越来越容易使用, 随着硬件ape解码的推出, 相信电脑音乐hifi烧友会越来越多,这个趋势将无法阻挡!

欢迎大家拍砖.
TOP
5#

有热管散热的机器卖的, 没有风扇,另外室内开点空调, PC就不回太热了.
TOP
6#

[quote]Raxel 在 2006-2-10 6:26:38 发表的内容
Jitter有几种,一种是在数模,模数转换过程中由于时钟精度误差产生的,还有一种是存在数字介面传输过程中,例如转盘到解码器这个过程.

------------------------------------------------------------------------------------------------------------------
数字介面传输过程是不存在jitter的.  上面已经解释清楚了, 数据在数字传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缓存, 只要缓存一下, 所有jitter都不存在. 因此, 失真从DAC开始.

之前, 不管你的声卡是什么接口, iLink, 1394, USB, PCI, 通通都没关系,只要他输出的是数字信号.
------------------------------------------------------------------------------------------------------------------

我也使用电脑hifi.倒不是因为需要下载,而是带硬盘比带几百张CD方便多了.


----------------对的,大家都是这样觉得.

我觉得就回放效果而言,关键是要一个精准的将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的设备,同时播放软件,要能够跳过windows xp的硬件驱动,这样原来44.1khz的信号不会被resample成48khz后输出.如果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之类的就会有这种劣化音质的过程.


-------------我前面已经说清楚了, DAC过程开始产生失真,因此DAC设备必须考虑各种模拟因素的影响. 例如电源, 信号干扰等等.

所以DAC采用外置是必须的.---------------------------------------------


同时我也觉得外置解码器比买什么专业声卡好,用专业声卡就好比买台电视机回家用它的喇叭听音乐,不对路.专业声卡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信号编辑等上面.

-------------right--------------------------

我现在的声卡是创新最便宜的外置声卡,缺点是不能支持24/96输出,最高24/48.以后换的话,会考虑slimdevice之类的外置播放器.

---------只要他是数字输出, 无所谓-----------------
最后编辑小雨哥
TOP
7#

SMERT 在 2006-2-12 17:06:06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6-2-12 15:25:24 发表的内容
看了一遍,没看懂。

究竟“PC HiFI”是定义为包括哪些环节呢?——假如影响最大的DAC这个环节不包括进去的话,那此问题真的就类似于“伪问题”了。



9494,外接DAC的话,这个问题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完全赞成.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PC hifi完全可以达到CD的效果的, 只要采用外置DAC.
最后编辑小雨哥
TOP
8#

烈破 在 2006-2-12 23:21:31 发表的内容
但是完全依靠下载实现曲目的收集是不现实的

下载来的数据 也不过是通过高价小小的光驱 抓出来的

这种方式又被人批判错误率高的话

那下载的方式 对于 HI-END 更是 噩梦

买碟来抓轨  然后将光碟放在一旁完全封存 更不可能
(转卖二手?)



这个问题已有定论. 抓轨的是完全一样的数据,只要是用合格的光驱加上EAC抓的.

你的问题应该是大家都抓轨,后下载,是否正版碟的销量会少? 答案恰恰相反, 正版碟的销量增加了.

因为没有下载的情况下,你能听到的碟是少量. 可以下载ape, 你可以听到海量. 因此同一个碟, 他的销售范围扩大了. 虽然白听的人多,可是卖的也多了, 他并不亏的.
TOP
9#

Raxel 在 2006-2-12 2:00:00 发表的内容
小雨哥 在 2006-2-12 0:48:28 发表的内容
数字介面传输过程是不存在jitter的.  上面已经解释清楚了, 数据在数字传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缓存, 只要缓存一下, 所有jitter都不存在. 因此, 失真从DAC开始.

之前, 不管你的声卡是什么接口, iLink, 1394, USB, PCI, 通通都没关系,只要他输出的是数字信号.


自己搜索一下什么是interface jitter.如果转盘和解码器之间不存在jitter,那么benchmark DAC1卖点之一的dejitter技术是什么?一些顶级转盘和解码器之间为什么还要来根同步时钟线?


呵呵, 你说的这种是很老的解码器了吧. 也许那时候, 内存很贵,根本不可能缓存. 或者原来的设计者根本没想到用缓存,所以用的是什么相位同步技术之类...此时需要转盘和解码时钟同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