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22612|回复: 98
1#
贝多芬和莫扎特一样,是永远也讨论不完的话题。不知是否是意外,贝多芬的大多数作品总会让人觉得是百听不厌的。这个帖子将要讨论的贝多芬的全部五首钢协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

写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近来一直在聆听的Gilels和Szell在68年合作录制的这套钢协全集,让我对贝多芬的钢协有不少新的感受。以前觉得他的钢协已经听得比较熟了,现在真觉得贝多芬为何在音乐史上能有如此地位,其功力真是名副其实的——只要演绎者善于发掘,总会有新feeling产生的。

从贝多芬的作品里面,我们可以听出他的性格在骨子里是倔强的。听福莱的《安魂曲》,我们可以感受到就算福莱名义上不是基督或者天主教徒(事实上福莱信教的),他内心其实已依靠在某种他自认为存在的超自然力量之中了;而贝多芬,从他的作品里面我们丝毫听不出他对于宗教有多少感情(我特地查找了不少资料,似乎没发现有记载贝多芬是信教的,假如有疏漏请指正),这或许也可以从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贝多芬的上百部作品中可能和宗教有些联系的只有《基督在橄榄山》、《庄严弥撒》和《C大调弥撒》这几部。

贝多芬为何不写《安魂曲》之类的作品呢?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因为我始终觉得宗教音乐是“报喜不报忧”的——净挑圣经里健康内容来做文章,而圣经那些宣扬杀异端人和描写淫乱的篇章则躲开不谈。贝多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绝对是率直和刚强的。请听他的第一钢协的第一乐章的引子,人文精神是多么浓厚啊!

说回钢协,现在我很推崇吉列尔斯和塞尔合作的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531515125928044.jpg[/upload]

吉列尔斯的这个版本里面有好多丰富的故事,每当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都会有“津津乐道”的感觉。因为明天要一大早起来考试所以稍后再续。

(未完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贝多芬的第一钢协,实际上创作年份要稍晚于第二钢协,只因为出版印刷早一些所以才列为第一。这部钢协的手稿现在藏于柏林德意志国家图书馆。

这部钢协的首演者目前是有争议的,有一些音乐史专家认为是1795年3月29日由贝多芬本人在Burgtheater(维也纳的一个著名剧院,网址:http://www.burgtheater.at)的一个为维也纳音乐家行会已逝会员的遗孀们筹款的仪式上首演的。

贝多芬本人很看重这次音乐会的,因为这次音乐会是他的作品首次面向维也纳听众(之前贝多芬仅仅在一些贵族的沙龙里面演奏过自己的作品)。但尽管这样,第一钢协的创作却是在“临阵磨枪”的情况下写完的——在演出前两天的下午,贝多芬才把第三乐章最后确定下来。

(未完待续)
TOP
3#

ZXW2216 在 2005-3-15 18:30:56 发表的内容
终于又见到felixcat的精彩文笔了,您前段时间去哪里玩了??


这段时间特别忙,各种事情都凑在一起了。。。倒是梦境中梦见过好几次外出旅行,呵呵
TOP
4#

宗教,一种社会现象。

的确没有了宗教的话,比如说没有了基督教,可能17、18世纪的大科学家的人生都完全不同,或许科学的样子会和现在完全不同。但是,是否我们就认为宗教很有功劳,应该值得发扬呢?

我觉得不然。有些宗教虽然能够解释一些东西,但是事实证明了现在我们的科学能够更合理、更大范围地解释更多东西;并且科学里面没发现有矛盾,只有尚未知道的领域,而事实证明宗教教义里面早已矛盾重重了。现代科学要比宗教更让人信服。

所以对于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我承认,但绝不赞扬。

当然,假如仅仅为了找精神寄托排遣郁闷的话,那是个人的自由了。话说多了,让我们继续来看贝多芬的钢协吧。
TOP
5#

看回第一钢协。这部钢协是贝多芬题献给Odescalchi公主的。这位女孩原名Anna Maria Luisa Keglevics,曾经是贝多芬的学生。这位女孩对于钢琴演奏很有天赋。据记载其样貌不太漂亮,贝多芬曾经和她关系暧昧。那时贝多芬和该女孩是邻居,曾经有人看到贝多芬穿着睡衣、脚上踢着拖鞋走过街去给她上课。除了第一钢协之外,贝多芬还把第七钢琴奏鸣曲题献给她。

1795年3月29号的那场音乐会,贝多芬还准备首演第二钢协。其实贝多芬在此之前还在考虑究竟是只演第一钢协还是只演第二钢协,但最后决定还是两部都演。尽管贝多芬对于这次演出很重视,但当时他对这两部钢协很没有信心,甚至在他的信件里面他很明显地流露出这种思想。他的这种态度多多少少影响了当时的乐评。

很不幸地是,那次的首演果真反应平平,后来几年的几次演出,都没有任何报纸和评论提起这两部钢协。问题在1798年的布拉格的演出得到转机——那个音乐会里面贝多芬亲自演出了第一、第二钢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反应。
TOP
6#

其实在作品编号15的第一钢协之前,贝多芬在14岁的时候(也就是1784年)也曾经创作过一首降E大调钢协。这首钢协只有独奏钢琴部分完整地谱写下来,乐队部分只有主旋律的指示,现在通常把这部钢协称为“第零号”,Philips的小双张系列有这个曲目。在第零钢协的手稿首页,我们能够发现贝多芬那时候的笔迹还很幼稚。
TOP
7#

在这个68年的录音之前,吉列尔斯在早些年为EMI录制过贝多芬的钢协,由Ludwig指挥爱乐乐团。在64年的时候,EMI就打算再请吉列尔斯重新录制一套贝多芬的钢协。EMI的制作人Peter Andry(他以前是演奏长笛的)原先打算在欧洲录音(采用欧洲的乐团)。但是好几个月过去了,都是好事多磨——当吉列尔斯有空的时候,联系好的指挥或者乐团却没空;指挥、乐团准备好了,但吉列尔斯却抽不出时间来。这样一来负责筹划这件事情的人们都觉得这件事看来要泡汤了。

(未完待续)
TOP
8#

米开朗其利,我最喜欢的是他弹的第一钢协,感觉上比其余的几部发挥更加出色。
TOP
9#

名级潜水艇 在 2005-3-24 15:15:05 发表的内容
你觉得第五谁弹得好?


我自己觉得很不定的:有时候觉得这个听得顺耳,有时候又是那个顺耳一些,弄来弄去觉得大家都弹得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