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复制链接]

查看: 8830|回复: 57
1#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19563-1.aspx

这里讨教的是一般的专业,说的多的是其中所谓三大重点之一的混响。希望李兄说说结构与材料运用等另外二个问题。

如果李兄也认同大陆二个好声的厅,是否留意:他们都是矩形结构,都是木材与泥灰为主要装饰材料?
分享 转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

回复: 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6-28 14:58:00 发表

......木材与泥灰为主要装饰材料,倒是需要讨论的。大量使用木板可以美化音色。但是木板会吸收低频声,特别是当薄镶木板后留空腔时,低频会大量损失。在天花和侧墙如果采用这种薄镶木板留空腔的构造做法,声波在大厅里每秒约撞墙10次,10次反射后125hz声波所留下的声强仅为原来的一小部分。

相反抹灰墙体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抹灰墙体在10次反射后低音强度没有损失多少,所以声音发出1秒后抹灰墙体要比薄镶木板空腔构造墙体,低频声强很多倍。

白纳瑞克推荐三种做法:厚木板、抹灰、或是任何厚度木板牢牢的贴在抹灰墙或是混凝土墙体上。应尽量减少薄镶木板空腔构造的面积,一般仅用在台口。

......



白纳瑞克?应该是白瑞纳克吧?你们同济出版过白瑞纳克的一本专著。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

回复: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木材和泥灰还有多大讨论的余地啊?从实践来看,他们的使用,到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李兄在上面引用白瑞纳克的话,已经都指出了。

一个是木材用的并非越多越好。北京音乐厅前次装修,曾经有个观点,多用木材。事实上,这是另一种错误极端。木材太多,容易造成低频不足。最有意思的例子,就是瑞典哥德堡音乐厅,一个大量运用木材装修的厅。这个厅远近有名,音质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肯定不是那么完美。木料用的太多的时候,最好结合泥灰一起使用。通俗说,就是木料面上刷泥灰。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家庭听音室装修。

一是避免用薄板材。国内很多厅堂,如北京中山音乐堂,不是石料,就是薄木板,敲打都是声音,不是贺禄汀音乐厅那样结实的木料,怎么会好声?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

回复: 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6-28 15:29:00 发表
不过,从哈尔滨工人文化宫现场测得的......


李兄的话,正好说明了一个基本原则:很多数据是不可靠的。并非数据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准确数据!

音响产品的数据如此,很多是不真实的。音乐厅音质问题大概也有如此问题吧?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

回复: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音乐厅的内部建筑结构与形式,对声音影响很大。从实际的场所来看,常见的主要有矩型,扇型,圆型及各种变形,如马蹄型,椭圆型,或者叫运动场型,这些可能都比八角型、六角型之类的喷泉式扩声的容易好声。

我的理解,多角型的不容易好声,主要是难以从技术上,真正有效地控制各种声音。虽然设计可以用电脑辅助,也可以用很多新材料,但声音还是不容易控制。道理似乎很简单,简单的形式最容易控制声音,如矩形的厅堂内,每一排座位的声音,相对比多角型的容易控制,因为各种声音,没有多角型的那么复杂。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6#

回复: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我的另一个片面看法是,厅堂的形状对声音的影响很大,厅堂的宽度影响也非常大。实践证明,左右宽度不是太宽的场所,获得好声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很宽的大很多。

新式的所谓多角型场所,虽然可以缩短听者与乐手之间的距离,加强直接声,但却常常扩大了左右宽度,加上不容易控制各种声音,容易造成反射声不足,大大影响到整体听感。所以,新式场所获得好声的几率,小于矩形等那些传统型厅堂。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7#

回复: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说来惭愧,我听音乐是着眼听音响为起点,听音响是着眼听音乐为终点。对演奏场所,或重播系统的环境,也成为兴趣的一部分。发现国内很多搞专业的,不管搞音响的,搞音乐的,还是搞建筑的,不能说不专业,总是有些失望,其实失望的是 很不“敬业”!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8#

回复: 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7-4 21:52:00 发表
传统这种矩形厅与目前人们全方位追求舒适的特点(如视觉、就座的舒适程度等)有矛盾之处。当然最重要就是规模问题,目前商业运转模式下,小面积的音乐厅很难在商业模式下生存下来。

目前音乐厅的趋势,显然不再将矩形厅作为主要考虑了,在追求大容量音乐厅时,非矩形是必然的选择......

目前目前音乐厅的趋势:1.缩短最远座位与舞台之间的距离、2.增加座位数。这两个要求都与矩形有矛盾。目前环绕舞台的做法是越来越多了......



认为矩形的厅堂太小,很有可能是一个误区!像所谓的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各地纷纷效法建设的这样有“规模”的建筑,他们都不可能是艺术上或经营上成功而生存的,他们只能是普通纳税人的吸血鬼!

北京做过调查,交响乐爱好者,最多二、三千人,东艺做过调查,上海只有一半。这个数字意味着与场所什么关系?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9#

回复: 闲话音乐厅(续)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7-5 1:11:00 发表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7-4 21:52:00 发表

对声学来说,需要保证大多数座位都有很好的直达声和侧向反射声,合适的混响时间等......需要对墙体的弧度、形状好数量等有很高的要求......


......马歇尔曾经在一个椭圆形大厅中安装大块反射版,结果所测试到的侧向反射可以使非矩形大厅几乎和鞋盒型大厅的音质一样好。 




对墙体处理,理论上不是什么很难的,就象搞反射板,可以改善音质,不是很简单么!搞专业的都相信现有的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事实真是这么理想?

远的例子也有,不说了。就我知道的一个厅堂,同一个设计师,原来老的设计,音质很好,重新装修的设计,却把声音搞的非常糟糕。

这类情况,李兄应该很了解,能否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缘故造成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