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极品器材的声音完整性——全球限量30对的高文旗舰后级玩转丹拿证... [复制链接]

1#
          1,空间的决定性




          开篇 先弄明白一个道理,声音喂饱空间后,空间的大小决定音场的规模!



        过大的空间放置小系统,声音过于稀梳,很难喂饱房间,听什么都会有股子寡味!

      相反,小空间玩大喇叭,假如之前是玩小喇叭时已经喂饱房间,那么大喇叭并不能带来更大的音场规模,但是密度会变大,同时乐器结像也会变大!乐器结像变大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小乐器的结像不大,声音不失细致,仍然可视为提升!比如,小箱子播放交响曲大提琴部,小里小气的,但是大音箱播放出来就庞大得多了,声音结像是否庞大过度,用人声一试便知,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才是正确,不然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谈何重播?


       回过头来,我们经常听发烧友讲音场破墙而出,不但破墙而出,而且后来还说音场越来越深,那么假以时日音场此不是从广东跑到北京去了?可是在现实当中却从来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任你器材牛比哄哄,换上了十多万一条的线材,原来的破墙还是差不多!如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空间的特性基本决定破墙的深度与宽度,任你换更大更贵的系统也没辙!


       2,系统的短板


        系统的短板是一个非常微妙和深奥的问题!假如我们能明确地知道系统的短板就可以轻松地对症下药了,可惜音响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上很多线材、附件、部件,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如此一来系统的短板就笑嘻嘻地跟我们捉迷藏了。别以为这是低端器材的共性,极品器材同样是这个德行,比如,某系统,用群星荟萃的旗舰唱放,声音阴柔,听感好,但是听动态大的碟,少了那股**劲头!换上柏林之声旗舰唱放,张力动态都有了,就是声音有点硬邦邦的。总的来说,音响系统,你越是玩进细微处,你就越发觉人类知识、力量的渺小,当然,玩不进细微处又有点本事的人,很容易会觉得天下劳资第一的!话说各行各业不都是酱紫吗?



       假设在同一个空间里,在喂饱空间的基础下,不同等级的音响,所呈现的声音规模是不会有根本性的差异的,也就是讲几千元的舞台音响和几百万的发烧音响在声音规模(量)这方面来说,是不会区别太大的,但是两套系统给人的听感(质)却大不一样,也就是讲音响系统真正值钱的是声音的质感!!上佳的声音质感给人各种美妙的感受,质感不佳的声音给人各种难受,要听大声兼恶,去K房足够了,何必费那么多心思玩HIFI?这个道理似乎任何人都懂,我可以告诉大家,懂是懂,但是绝大多数懂得不深!为何这么说?下面来展开一下:


        上面论述的基础是什么?喂饱空间!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最基本的是我们要看菜吃饭,按照空间的大小选择喇叭,选择的喇叭小了,喂不饱房间,任你如何玩,都只能听听味道!记住,同一品牌的HIFI器材,入门与旗舰的最大区别是,一个只能在小房间里耍,一个却可以在大空间里挥洒自如!也就是说,声音规模是决定音响器材价格的基本!有了足够的规模,才有讨论声音质感的资本!


       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因为消费习惯或者各种原因,发烧友们往往喜欢不断地在某一个环节追加升级,而无视明显的短板!不贵的器材,却用上极品的线材,甚至还见过一对喇叭线是音箱的数倍价格。毫无疑问,突出某一方面同样可以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人家有钱啊,有钱当然可以任性,平民发烧应该尽量杜绝这种非理性的升级!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8-10-19 14:36:11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7/6/16 11:21:32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3,极品器材声音的完整性!


         那为何会有那么多发烧友无视器材价格的匹配,在某些环节花大价钱呢?因为极品器材、线材等等大多有一个非常重要共性,那就是声音的完整性!声音的完整性,希望大家好好地理解这个定义,笼统来讲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更加具体的描述请翻阅本人其他的文章!



         好声的系统套套相似,不好声的系统才套套不同!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系统的声音太残缺了,才显得那么不同!这套少手,那套少了脚,有的肥,有的瘦,听起来当然有很大的不同!身体完整的人,在外星人看来肯定都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好的系统,连器材的个性都会被磨到最少,不同的只是那仅剩的一点点风格,或者主人的调声美学取向!打个比方,某发烧友刚刚开始玩ATC100时,声音正是地道的ATC,但是随着不断升级,用到极品前级,贵价线材,好的器材架后,ATC原来的风格一步步地减少了,速度更快,原来丰厚过度的低频也开始收敛,播放很多音乐跟德系、新兴的陶瓷单元,有了更多的共性,当然ATC还是ATC,不会变成ALTEC!


       这也是本人强调的,玩音响有共法和不共法之分,共法是声音的素质越高越好,比如两端延伸、动态、音场的深度、宽度、声音的密度等等,不管任何系统,这些都是共同需要的!不共法是音色、味道等等,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太一样的癖好,但可以肯定“悦耳”是不共法里的共法,因为不管我们喜欢什么样味道的声音,都必须让别人坐得下去,假如因为自己的癖好,别人来到却连一分钟都听不下去,那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


       在本人无数次为朋友、顾客调整系统中逐步发现一个规律,声音越完整的高级系统,籣谷垫材的效果就越小!籣谷垫材本身具有的声音填补的功能,在高级系统中发挥不出明显的作用,因为那些声音本来就很完整的系统,根本补无可补。所以,籣谷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籣谷是让中端系统发出中高端的声音!在这里要说明,胆机系统是一个例外,无论再高端的胆机系统,一旦搭上不好推的喇叭,都极难玩出全面的声音,在这类系统里,籣谷如鱼得水,效果显著!至于低端系统,还是建议多把子弹向着三大件吧!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3 16:23:11
TOP
3#

靠什么喂饱空间呢?
靠声压?还是靠和谐共振荡动空间空气?
如果只是声压,再大的喇叭单元都是填虚的,只是炸响耳膜而也。
所以箱子越来越大、单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6/13 15:49:42

是靠声音的所有元素,包括实体的结像和泛音,填饱空间不在于声压的太小,当然太小了肯定不行,太小都听不见了。如果这么说有点老赖的话,那就勉强换个说法:喂饱空间在于破墙后具有的高密度的音场!
TOP
4#

讲起音场的宽度,当地有一位发烧友,厅的,宽度有7米,长度有8米,虽然玩的是大箱,但是声音远远喂不饱,这时低频的结像在音箱向墙壁方向近一米的地方出现,但是低频结像与音箱之间又没有什么内容,显得稀稀拉拉的,还有发烧友讲他那里的的音场好。其实是音场远填不满,低频滑到一边去,我将这类声音称为“滑铁卢”,一笑!
TOP
5#

       4,调声之惑


       作为一个公认的调声高手,起码在朋友圈子里人家大多都是这么叫的,按说自己系统的声音应该非常了不得,可是本人却并不满意,在这里并没有谦虚的表情,可以理解为本人无比挑剔!明明一年前音场已经破掉后墙,还在墙后形成立体感,可是昨天一听,好像音场还浅了些!这就是调声之惑,明明作了那么多的功夫,那么多地方升级,但是声音的提升却没有办法叠加!


        在这里再说出一个令音响界为之变色的真理:在一空间里,一对音箱一摆进去,在功放功率相搭配的基础下,出来的第一声就已经决定了有多少料!




       换什么前级、音源,玩什么线材、避震,统统都是改变一下“料”,但是不会增加多少“料”!希望大家理解,本人在这里并非砸自己饭碗,否定音响调校的作用,相反是让大家明白调校的基础和方向!打个比方,一个杯子里是一杯清水,平淡无味,但是同样一个杯子,装着30年的老茅台,虽然都是几十毫升,这个区别可大了。但是假如你想让这个杯子装多一点,不管是酒还是水,我告诉你,不可能!除非你换一个杯子!



        明白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调校的方向,而少走很多弯路!没有满杯的先弄满杯子,满杯的看看怎么把水换成茅台,别痴心妄想要加多两斤料!以前我老不相信这个邪,老想着怎么加料,结果,就是瞎折腾!用点音响文字来阐述,那就是音响调校的方向应该放在声音的通透度、质感、细致度、音乐味等等这些方向上面!而那些你以为加了料的调整,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都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接下来再讲讲换“料”的范围和方法,敬请期待!
TOP
6#

所谓的调音就是在软同硬之间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Peterlo2011 发表于 2017/6/13 17:59:56
如果调声仅仅是辣么简单,就没有我什么事啦。兄弟这么说我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1,兄玩的大多是素质极高的器材,只要找到软硬平衡度声音就很完美了。2,兄并没有多少把玩的心得!我希望兄是第一种!
TOP
7#

调声之入门——三段的平衡


        说是入门,但是随着折腾升级,每一步都要进行三段平衡的再调整!大到换器材、换线材,小到换对前级胆。比方说,原来声音很平衡的胆机系统,在前级由德国胆换了一对英国古董胆,一般来说,声音马上会厚暖,但是可能高频会暗下来,线条也没有那么明晰,这时就得在解析力、中高频上面提一提,才能真正利用好这个英国胆!可惜绝大多数发烧友,插上就了事,觉得不好就换下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体会过超高解析力下英国古董胆有多么迷人!所以这个基本功,将伴随我们玩音响的一生!



        话说,有一位音响设计师跟我说,调声是减法!也就是说,声音会越调越少。开始我也认同,但是后来我否定了这个说法。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任何调整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而三段平衡的调整,其实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一件成功的器材,三段本身是平衡的,只不过因为搭配或者空间的缺陷等等原因,导致三段的失衡。这时候我们就得通过一些调整把平衡找回来。



      有些系统声音过亮,低频缺的,就将能量往下盘移一点,自然就好听!


       方法:

       1,使用线材调整,米多的,换点低频量感多的牌子线,少米的也简单,随便用上点传说中的西电线,大多都会让高频的能量转到中低频去!

       2,避震调整,在系统后端丢掉一切尖钉,用些软避震!



        有些系统低频过多,高频黯淡无光,那就拆点低频能量去补高频,如果你就喜欢这种低频过多的声音,OK,那就留着别动了。


        1,线材调整,换点解析力高的线材自然万事大吉!

        2,避震调整,所有器材都垫、垫、垫,连线材也架起来,要是没有线材架,那就用小木板或者小亚克力板,反正硬的物品,将线材架起来。器材方面,尽量杜绝使用原装塑料脚,这些塑料脚,成本不到5毛钱,妄想它能出好声,不可能!这时候尖钉可以派上用场了,用的时候,三个钉尽量内收,声音会更加飘逸!




         调整方法只能笼统讲讲,讲太多我就没有饭吃啦。这些调整的基础是,你自己首先得建立正确的听音观念,深刻地理解三段平衡是一切美声的基础!别以为这个观念很容易建立,看过多少聪明绝顶的老烧、大师,都是喜欢听失衡的声音!三段平衡可以解决很多声音的毛病,比如声音赶,声音慢、拖等等!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4 08:37:08
TOP
8#

          声音的散、乱、朦


        声音乱,相信很多发烧友都知道是什么回事!但是对散、朦的认识却并没有那么深刻!什么类型的声音是散、朦?一切没有音场的即视感、音场的通透度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散、朦,这个毛病最最容易出现在中高端以下的系统中,特别是国产器材!!!胆机尤甚!!!!!


      本人听过的一些系统,声音之散、朦,奇怪之程度可以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第一奇,这样的声音为何还能听下去??其实发烧友大多都是喜欢折腾,可能他们折腾过后,以为这个价位器材的器材就是这个素质,没办法,就这样听吧!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只要后级和音箱的搭配没有出现大问题,只要你的功力够,功夫足,在声音的通透度这方面来说,任何器材都可以调至接近最顶班系统的那种通透度!区别的只是1,喇叭单元本身的特性!2,器材本身的个性,或者胆石、模拟数码之别。3,大规模的通透与小规模的通透(这也就是本人讲的:昂贵的顶级大系统可以在大空间里完成庞大的音场重建,而小系统只能在小空间里耍)





     第二奇,为何这些系统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本人总结过很多原因:


1,功放与音箱不搭。
2,空间具有极大缺陷。
3,电源供应极差。
4,接插件氧化。
5,器材未作任何避震处理。
6,超10年以上器材的零件老化,或者单元老化。这点不得不引起重视,自从欣赏音乐成为非主流后,音响器材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很多零件、喇叭震膜、器材根本熬不了5年。
7,未知、未知,因为哪怕系统没有以上几点问题,但是声音就是散!


解决声音散、朦的方法:下回分解!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4 09:20:36
TOP
9#

心得真实,理念中肯。总而言之,音源、功放为喇叭服务,喇叭为声音服务,声音为音乐味服务。声音是魂,器材是形。勿贪念形而失去魂。
xtrfl 发表于 2017/6/14 9:19:48

总结得很好,我也说不出这么高格调的话,呵呵。
TOP
10#


声音散、朦是一切低级重播状态的基本特征,我们面对这种声音应该尽量想办法处理好,处理的方法就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


1,功放与音箱不搭。
2,空间具有极大缺陷。
3,电源供应极差。
4,接插件氧化。
5,器材未作任何避震处理。
6,超10年以上器材的零件老化,或者单元老化。这点不得不引起重视,自从欣赏音乐成为非主流后,音响器材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很多零件、喇叭震膜、器材根本熬不了5年。
7,未知、未知,因为哪怕系统没有以上几点问题,但是声音就是散!

以上面,几点作为参考:

1,多方尝试,确定功放是否与音箱匹配。

2,在空间处理上严格遵循前扩散,中吸收扩散结合,后吸收的原则。

3,理清电源的供应,该升升,该换换!

4,接插件永远应该金光闪闪!

5,优秀的避震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声音散、朦的问题,下面间作文介绍。

6,自己看着办吧!



下面回到本人的专业,来讲讲为何震动会导致声音的散、朦?



      正在播放音乐的系统,因为系统中每一件器材自身不同的重量、材料、结构等等,会有不同的震动频率,而声音本身就是靠震动传播的,器材不同的震动直接影响并参与声音的重播,除了系统本身之外,对声音影响最大的就是震动!在这里再透露一个秘密,很多发烧友喜欢玩线材,这条线这种声音,那条线那种声音,觉得很好玩,线材的奥妙很多,但也有很大程度其实是不同线材具有不同的重量和软硬程度在影响着声音。

      器材不同的震动直接影响并参与声音的重播,会产生多个平衡重叠波(如下图),这种重叠波并不能被仪器有效地测出,是属于微观领域,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到,平衡重叠波具有对原本信号的抹平功能,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听某些系统觉得声音平白、直接,没有什么音乐的细节,听不出演奏者的情感!这是因为音乐的微小起伏、微细表情已经被抹平,这就造成了信号丢失,出现散、朦的听感。
      





     而经过合理避震处理后的系统,在将杂波变成正常的音乐信号本身后(如下图),信息、动态、两端延伸都具有增加的效果,我们发烧友常常用一个词来形容“诸神归位”,在这里代表让杂乱的能量重新回归到音乐本身,而“极致平衡”正是目前如何处理器材震动,统一音乐信号最为有效、最为完整的理论!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6 08:09:03
TOP
11#

   在这里重温由籣谷声学首创的几个音响重播术语:

1,“平衡重叠波 ”Balanced overlap wave


       每一件器材自身不同的重量、材料、结构等等,会有不同的震动频率,而声音本身就是靠震动传播的,器材不同的震动直接影响并参与声音的重播,产生平衡重叠波。




2“平衡重叠波对微细音乐信号的抹平功能”简称"微细抹平" Micro Polishing



平衡重叠波的波峰与波谷互补,导致信号丢失,这就是平衡重叠波对微细音乐信号的抹平功能!




   3  “极致平衡”Ultimate balance


          是在严格按照每一件音响器材的重量,配以适当载重力的籣谷钉,令正在进行音乐播放的每一件器材都处于相对接近的震动频率,从而使系统中各个部件得以极佳的交流和互动,令杂乱的能量回归到音乐信号本身!

        另外:极致平衡的理论适用于一切多部件配合运作的系统,航空、航海、汽车等领域亦不例外!本人也正在与合作伙伴探讨这个课题,专利已经拥有三个,申请国家专利已经没有什么挑战性了,计划的是投稿《国家科技创新导报》,申报国家科技项目,为更为广阔、高科技的行业服务,请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6 17:35:43
TOP
12#



    非常感谢以上几位的互动!
TOP
13#

         填补功能的调声方向与启发


        玩音响到了一定的年月,我们也掌握了一定的调声经验和方法,当我们对某些问题出现深深的疑惑时,意味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即将向前进一大步,但是进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放平心态和认真总结!


        比如我们换胆,从一百元的入门级胆换到几千元的顶级胆,可能会带来全面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并非称得上可观的程度。而从几千元的德国胆换到几千元的英国胆,其声音的改变可能会令我们为之着迷,但是这很难称得上是提升,这只不过是让声音的质感和构成改变一下而已!很多时候换元件、换线材,甚至是换等级相近的器材,得到的回报都是类似!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线材、元件这些作为信号与电流的通道,是必然产生损耗的,超导体这个概念在音响界还没有办法实现(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下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的性质),也就是讲通过处理信号、电流通道,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声音的提升会出现惰化,声音变来变去,却万变不离其宗,这时候我们玩音响必须另辟蹊径!



        玩黑胶,最迷人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回答:是系统刚刚由CD换上黑胶的时候。



       玩胆机,最迷人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回答:是系统刚刚由石机换上胆机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得到是根本的、质的变化!!



        但是,当我们黑胶系统声音的素质越来越高的时候,会发觉跟CD的声音越来越像了,当你有机会去听那些同时玩最顶级的CD与黑胶的系统,会发现,仅仅是微小的质感和听感的不同了。也就是讲假如贵府的黑胶与CD声音差别很大,即可视为某一种音源组成的系统存在极大的缺陷!



          胆机同理,胆机系统声音的实体在不断进步中会慢慢接近高素质的石机,当然,以本人的经验,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调整过程。到最后,只在声音的质感、听感、氛围等微妙之处产生差别。



          也就是说:当声音的解析力、细节、频宽、张力、动态、密度等等一切音乐组成的要素被填补得越来越完整的时候,各系统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小,最终同时指向录音的现场,区别的只是微妙的个性和规模的大小,当然这只是世界大同般的理想境界!现实当中不可能出现!描述这些,只不过是让我们采用逆向思维去看待问题,明白以下这个道理!



         调声的最高级别:是具备对声音的各要素的全面填补能力!这种能力是站立在以往我们所讲的一切调声技巧的基础之上!是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一套系统的声音状态全面抛离另外一套系统,从来不能只靠“味”,而是必须从全面的素质中体现!通过持续不断填补声音的各种元素找回音乐原有的吸引力,即音乐味,才是调校音响正确的打开方式!而一开始便以味道而作调整,最终都会因为声音素质不高而坐立不安,折腾不休!有志之士当悟透此理,以此为奋斗目标!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7 10:41:57
TOP
14#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数码模拟之战,还是得强调一下!


从声音的角度来讲:玩黑胶的买90年代之后录音的黑胶唱片,与玩CD的买70年代之前录音的CD都是意义不大的!




黑胶与CD最大的声音区别在于软件而非硬件!播放一张58年录音的头版黑胶与播放一张该录音的哪怕是头版CD,好的系统将出现天堂与地狱般的差距!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7 09:18:53
TOP
15#

“  调声的最高级别:是具备对声音的各要素的全面填补能力!这种能力是站立在以往我们所讲的一切调声技巧的基础之上!是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仅仅强调“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反而是隔靴抓痒……
音响终归是科学技术,是声学、音频、材料、机械与电学技术的结合,音响系统任何声音表象的状态或改变,都源自音频电学、机械振动指标的参数及特征。一种声音现象或声音的改变,都对应着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6/17 12:29:05

时光兄说得非常好,只是我倒看不出兄说的与本人的论点有什么原则性的差异!


具备电路改善与设计能力的人,会从电路入手。


喜欢玩空间处理的,从扩散吸收入手。


喜欢摆位的,从摆位入手。


而我则尽我所能,从我可以掌握的一切方面入手。当然大多数发烧友是从多方面入手的,只是个人深浅不同罢了。



而我重点表述的是,调整应该以何为方向!比如,本人现在经常折腾的吸音材料,因为产品很好,效果显著,开始时不断地加,声音柔和顺耳,但是听jazz鼓不够劲道,便开始拆,重新探索如何运用吸音产品能够在保持最高素质的基础下,又达到其产品的效果。
TOP
16#

一切音响系统的终极级杀手指标——等时频宽


等时频宽的来历    


         首先说说“等时频宽”这个术语的来历!


       话说大半年之前,本人以历时数年玩避震的经验思考总结出“极致平衡”的理论,体会到音乐重播非常关键的一项要素,但是没有办法将其明确理论化,只能通过主观的描述近似性形容,如下文:极致平衡的声音特点“大音量之下,声压会显得略微钝化而转化为音乐的规模感、纵深感、和暗踊感。如:播放马勒第四交响曲,大动态来时犹如开山劈石,而旁边的小提琴伴奏依旧气定神闲,保持优雅适度的音量大小!”直到一个年轻的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乡小哥说起某系统的听感,“之前高频分高频、低频分低频,换了调音台后,高中低频一起出来,救了他那套七百多万的系统”,我听到此时恍然大悟,立刻明白他所说的话。之后经过数月的酝酿,终于首创出“等时频宽”这个专业音响重播美学术语!



等时频宽在重播美学中的重要性






       等时频宽,意指在同一时刻音响重播的频响宽度!是以传统所说的指标频宽为基础的一个跨越,指标频宽是死的,等时频宽是活的!


         关于这点可以打个比方,汽车在低档位时,马力强大,但是速度不快,高档位时可以达到高速度,但是用来爬坡马力不大,汽车的行驶就是在马力与速度这两个矛盾对立两面之间的平衡下进行的。而越是高端的跑车,这个平衡点就越高,也就是汽车界常讲的一个指标“百米加速”!



       回到音响重播系统,为何等时频宽那么重要?因为所有音响系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矛盾死结——能量的分布!能量少了,所有频段都不够用,如同低端汽车。能量多了,其实能量怎么会多呢?能量永远不够,只不过是在某些频段显得多了。而音响系统的能量是永远不够用的!因为系统的能量会指向单元的口径、性能,指向后级的功率、指向那一根根保险丝,而最终一切都会指向入户电源线那可怜巴巴的横截面!而这些局限导致音乐重播中,一把小提琴需要的能量会直接牵扯着定音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个定律引起的负面效果就是合奏时声音的中庸化,小提琴和定音鼓都向中频走,所有不同音色的乐器的色彩都趋向一致。这就是为何我们听绝大多数系统在播放合奏段落时,听不出多种乐器原来应该有的多姿多彩的音色的原因,就连体现乐器数量的规模感也大为压缩!


       而在演奏现场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小提琴不会跟定音鼓抢能量,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能量体!扩而化之,一个演奏中的交响乐团,动辄上百个独立的能量体,每一个乐器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演奏家,所以现场永远具有嘲笑音响的资本!以严格的等时频宽看待一切器材、系统,都是不过是不合格的产物,是世间一切音响系统的终极级杀手指标!




等时频宽的特点



         等时频宽是一种受到指标频宽的局限制约,又不受其影响的动态活性指标!它的关键在于系统各部分的高度协调,一个短跑运动员速度很快,但是让他带着一个篮球奔跑速度马上下降,唯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熟练协调后才能慢慢再提升速度。但是,这种提升是在原本的速度局限内的,绝对不可能出现带着篮球比不带球速度还快的情况!


       原本奔跑速度并不是很快的篮球运动员带球比一个短跑运动员带球跑得快,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同理一套指标频宽较狭窄的系统,在状态良好的基础下,等时频宽这个指标完全有可能高于另外一套指标频宽较宽阔的系统!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简单、低端的系统的乐感反而会比那些高端的系统好!在这里不是为穷人作卫道,而是表述明白这个道理。等时频宽,不再单纯是音响的频宽,而是玩家的能力的频宽,是音响调校者心智的频宽!




展望



         如何在现有的指标频宽下开发出更佳的等时频宽,是所有一切低、中、高、顶尖音响系统的重要课题!等时频宽由籣谷声学提出,随着音响界对此认识的加深,将会成为评判高端系统重播状态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再回头看看,音响二十要这类标准,就会明白什么是基础,什么是进阶!什么是局部,什么是整体,而恰恰分割开种种音乐元素去建立音乐重播美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低级知识。从艺术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实践为基础、更高层次地从整体的角度去重建现场与重播的内在关系,或能揭开音响重播的新篇章!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8 22:33:27
TOP
17#

这些现象在电学上就是音频设备输出的频段范围、平趟度、线性失真、动态指标、回转速率……
至于专业调音台在家用音响系统的运用,不可否认,在听感上有一定弥补式的调节作用。
但是专业调音台是混音前用于单轨调节的,原素材单轨调节,或者多路输入时(比如语音、背景 伴奏多路)调节。
当一个多轨原素混音合成为成品录音作品后,已经是一个完成的整体,好比炒好的一盘菜,调料都是各种原食材料入锅混炒时加入调制,当成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6/18 13:43:54

是的,本人对调音台也保持不碰的态度,而且一套系统是否会因为加入调音台而令等时频宽变得优秀,是一个未知数。我认为里面包含着不同调音台的素质与个性在里面,更大程度上讲是搭配运气的成分,本人只是在调校实践的基础上,受到小哥说话的启发,仅此而已!
TOP
18#

你的经验同论点都很好,很全面,我很认同。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能明白。因为好多人心里面把(尺)吴岩,而文字表达好多时他们都未领悟到意思。比如(包围感),很多人会以为身处舞台中,所有乐队歌手都伸手可触。那就是误解,因为这种效果就是吴甩箱,所有野都冲晒上来,低频dom心口,距仲以为靓声,你话死唔死?而我认为的包围感:你永远是坐观众席,同舞台是有距离的,你能感受到乐器与乐器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乐器之间的空
Peterlo2011 发表于 2017/6/18 21:15:51

        握一下手,想起16年音展后兄对某复刻号角的音箱的听感,刚好本人也听了一耳朵,只听一耳朵就听不下去,跟你的听感是很类似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不便说出来,人在江湖啊。能有得如此听感,必定是经验丰富了。


         写一些音响文字,一来是作为记录,二来通过描写令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三总结出来,便是完成,可以适当忘掉,不然永远会牵肠挂肚。没有对音乐重播具备强烈的企图心,没有对音响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是不可能看得懂我的文章。


        谢谢!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6-19 08:27:06
TOP
19#

声音最高境界---平衡!耳朵接受音频信息(各种各样的感)的平衡。就像视觉中一个人的五官、身材合乎比例,就是平衡,就能获得美感。
xtrfl 发表于 2017/6/19 10:25:14

YES,现场中演奏者的协调平衡成为音乐,而音响中的平衡协调与否决定重播的优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