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在音乐会现场更注重声效还是演绎? [复制链接]

查看: 6378|回复: 40
1#
这里的现场是指专业音乐厅现场,不包括使用扩声系统的音乐演出。
分享 转发
TOP
2#

winkll 在 2004-1-11 23:50:35 发表的内容
我去现场还多了一个“看”,当敲打定音鼓时,我会看鼓手打鼓的动作,单簧管响的时候我会看乐手吹奏........

同感!
TOP
3#

当然是演绎啦!音乐会现场都用真乐器,还谈什么声效?难道还要谈论高中低频、声底厚薄、声音冷暖、两端延伸吗?这问题真是问得苯。
TOP
4#

演绎.
TOP
5#

Moka 在 2004-1-12 0:00:02 发表的内容
最忆是儿时 在 2004-1-11 23:55:08 发表的内容

听大型的管弦乐,也坐在最后一排,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我也很想知。请DX指教。


MOKA  兄,你的經歷,我也親身體驗過兩次,兩次都是買最平宜的樓上票子。第一次是十多年前聽 PREVIN 指 PITTSBURG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是老柴第六 『悲愴』交响曲,當時座位是樓上的最後第二行,因為很少買樓上的票子,所以全場都伸長了脖子看着全隊交响樂團的動作也是很難得的經驗,在大合奏時我忽然感到有一陣清涼的微風吹過我的臉上,感覺很怪異,於是瞪大眼看看是什麽一回事,原來每次大合奏時,那 CYMBAL 在舞台的後面把氣流帶到樓上的最後一排。另一次是聽日本的鬼太鼓座,那次也是買了最平價的樓上票子,當其中一節由巨型鬼太鼓作主奏,再由四個約兩英呎直徑的鼓作伴奏,那節音樂頗長,在那驚天動地的鼓聲中﹙我有一位朋友買了離舞台約四五行的高價票,音樂會後他說他幾乎被震得內傷了﹚,我明顯聽到了兩個不屬於音樂的聲音,一個是在舞台上的金屬碰撞聲,另一個是樓上左面牆壁有些怪聲,剛巧那天我的同伴帶了望遠鏡,我便拿來一看,原來舞台上的金屬碰撞聲是來自四個較小的鼓的其中一個,這個鼓的兩邊都有一個金屬手抽,其中一個手抽鬆了,我在望遠鏡中清楚看到每當鼓手擊鼓的時候,那鬆了的金屬手抽便振動一下,另外牆壁上的怪聲是由其中一盞鬆了的壁燈被強勁的鼓聲帶動起了共振而形成的。
TOP
6#



确实是很有意思的经历。

是不是因为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上,所以听到乱七八糟的声音就会很多?
[/quote]

剛巧相反,一個設計優良的音樂廳,不管聽眾的位子在那兒都應該清楚聽到舞台上任何最微小的聲音。
TOP
7#

严格来说应该都注重。但由于现场对演奏者、指挥或乐队的关注,有时对声效反而会不太注重了。再加上如果是非常熟悉的乐曲,通常都会把现场演奏与你听过的CD的演绎作比较,声效应该是不好比较的了(除非是太次的乐团,否则,从声效上讲,音乐厅都会比音响播放系统好)。因此,对演绎的注重会多些,也就是主要看现场的演奏是否能真正打动你。
TOP
8#

fever 在 2004-1-12 3:00:55 发表的内容
MOKA  兄,你的經歷,我也親身體驗過兩次,兩次都是買最平宜的樓上票子。第一次是十多年前聽 PREVIN 指 PITTSBURG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是老柴第六 『悲愴』交响曲,當時座位是樓上的最後第二行,因為很少買樓上的票子,所以全場都伸長了脖子看着全隊交响樂團的動作也是很難得的經驗,在大合奏時我忽然感到有一陣清涼的微風吹過我的臉上,感覺很怪異,於是瞪大眼看看是什麽一回事,原來每次大合奏時,那 CYMBAL 在舞台的後面把氣流帶到樓上的最後一排。另一次是聽日本的鬼太鼓座,那次也是買了最平價的樓上票子,當其中一節由巨型鬼太鼓作主奏,再由四個約兩英呎直徑的鼓作伴奏,那節音樂頗長,在那驚天動地的鼓聲中﹙我有一位朋友買了離舞台約四五行的高價票,音樂會後他說他幾乎被震得內傷了﹚,我明顯聽到了兩個不屬於音樂的聲音,一個是在舞台上的金屬碰撞聲,另一個是樓上左面牆壁有些怪聲,剛巧那天我的同伴帶了望遠鏡,我便拿來一看,原來舞台上的金屬碰撞聲是來自四個較小的鼓的其中一個,這個鼓的兩邊都有一個金屬手抽,其中一個手抽鬆了,我在望遠鏡中清楚看到每當鼓手擊鼓的時候,那鬆了的金屬手抽便振動一下,另外牆壁上的怪聲是由其中一盞鬆了的壁燈被強勁的鼓聲帶動起了共振而形成的。


确实是很有意思的经历。

是不是因为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上,所以听到乱七八糟的声音就会很多?
TOP
9#



一般来讲,根据各位的经验,听交响乐和钢琴独奏音乐会分别在什么位置最好?

我知道这个问题涉及因素很多,不好回答,请大致说说。
最后编辑Moka
TOP
10#

演绎当然是首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