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NAXOS以一批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开始推出它们的历史录音系列。长期以来,NAXOS走的是使用名气不大的音乐家录制低价CD的路子,而且经营得十分成功。突然推出历史录音,要与EMI、RCA这样的老牌公司分一杯羹,实在有点出人意料。
在托氏的非商业性现场录音之后,NAXOS陆续找来EMI、RCA的78转经典唱片(超过了50年版权限制)翻制出版。其实早已有不少小型唱片公司专门倒腾所属公司还没“来得及”出CD的“古董”,但售价都不低,甚至比大公司的正价片还高,而NAXOS的历史录音还是以他们一贯的低价出售。联想到NAXOS自己录制的出品素质(虽然在廉价片来说算是可以,但平均水平与大公司的录音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难免让人怀疑这些历史录音的翻制水平。但亲耳听过后,结论是:与大公司的近期翻制相比毫不逊色,如果与大公司一些早年的翻制相比,NAXOS还要明显胜出。NAXOS运用了名为SNS的先进消噪技术,还请来了Obert-Thorn这样世界著名的古董翻制专家,有出色的效果也不足为奇了。
NAXOS历史录音系列至今已出版了一百多个录音,大部分都是历史珍品,以下是其中部分。
托斯卡尼尼
NAXOS这一大批托氏现场录音来源于NBC电台保存的广播录音,还有部分来自私人的录音收藏,录音时间为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以往不少乐迷对托氏的了解大多来自于RCA那批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录音,其实那已不是最精彩的托斯卡尼尼了。晚年的托氏常被批评为过分凌厉驱策,缺乏感情,早些年的托氏就不会给人这种感觉,而是在严谨精确之下有一股熊熊燃烧的火焰,令人激动不已。这里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交响曲,还有“悲怆”等都是其中之代表,还有一张与纽约爱乐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及三重协奏曲,比NBC的更出神入化。不可不提的是其中托斯卡尼尼与霍洛维茨(老柴第一钢协、勃拉姆斯第二刚协)、海菲茨(门德尔松小协)的“巨人对话”。RCA已有托霍翁婿合作这两首钢协的录音了,可这里的勃拉姆斯明显要比RCA的精彩,老柴则不分上下。
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自己的四部钢协加帕格尼尼狂想曲,市面上以往见到的是RCA的92年版。这次NAXOS的新翻制比RCA的旧版效果好得多,钢琴的质感更强,乐队的清晰度更高,背噪更是少得多。此录音好像并不因为是作曲家本人的演绎而被公认为经典(今人对拉氏的钢琴造诣似乎认识不够),甚至不少人听惯了其它版本后再听这个“现身说法”的演奏反而不习惯。细细咀嚼这个版本,我倒有这样的疑惑:拉氏作品的本来面目是否被后来的演奏者歪曲得太多了?听得发腻的第二,最后还是觉得拉氏本人最恰到好处。第三似乎已变成了霍洛维茨的专利,但其实拉氏的技巧根本不比霍氏差。
海菲茨、克莱斯勒
Naxos出版这两位琴王的协奏曲录音(其中克莱斯勒的协奏曲录音要出全部,包括同一曲目录了两次的,如勃拉姆斯、莫扎特,海菲茨看来也要把单声道时期的都搞出来),可说每张都是珍宝。从翻制效果来看,无论乐队和独奏小提琴的音色,都比过去的日本版(克莱斯勒)、参考系列和海菲茨全集(海菲茨)要更出色。
克莱斯勒的小品是一绝人尽皆知,但他用这种“游唱诗人”的风格去演绎大型协奏曲更是后无来者(海菲茨的路子很多人在走)。
梅纽因、胡贝曼
梅纽因16岁时在作曲家本人指挥的协奏下录制的艾尔加小提琴协奏曲,早已是“世纪名盘”,EMI也多次翻出CD。而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是梅纽因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EMI却还没出过CD,为了此曲就值得拥有这张Naxos。
相对于梅纽因,胡贝曼可能已逐渐被今人遗忘,但这位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创建者在世时在欧洲的声誉甚至比海费茨还高。胡贝曼的狂热风格在今天已失传,听他老柴协奏曲的首尾两个乐章,其它的什么“激情洋溢、火花四射”的演奏与之一对比都是小儿科了。
鲁宾斯坦、科托
大多数人对“鲁宾斯坦弹肖邦”是停留在他晚年(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录音,Naxos翻出的这些三十年代末——即鲁氏刚奠定乐坛大师地位时的早期录音,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鲁宾斯坦不同时期的风格。恰好最近日本RCA的鲁宾斯坦录音集中出了一些他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的录音,同样是以往在CD上没见过的,鲁宾斯坦迷大可以把他前、中、后期的肖邦来一番对比。
在部分人心目中,科托才是真正的肖邦代言人,其实科托弹得精彩的绝不止肖邦,Naxos这两张CD中的舒曼、圣桑等都是艺术性无与伦比的演奏。
除了以上所述,该系列中还有不少罕见的宝贝,如佩特里、赫斯这两位几乎被遗忘的钢琴大师,还有理查·斯特劳斯、费茨纳等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伊里奇·克莱伯的德沃夏克,还有一大批歌剧录音,难以尽述。对古董迷来说,Naxos的历史录音系列无疑是一个宝藏;而对于以往较少接触历史录音的乐迷,该系列录音的不断推出更是一个重新认识乐坛辉煌年代的机会。